屏東瑪家鄉部落體驗

文、圖/黃毓棻  2022-03-15

  此活動為南藝大原住民資源中心於2022/2/10至屏東縣瑪家鄉禮納里部落進行部落參訪、體驗以及巡禮,作為推廣原住民文化給南藝大參與學生的管道之一。

  我以遊記和自身深刻感觸角度向未能一同體驗的南藝人分享,若你/妳下次有機會來到來到屏東瑪家鄉,務必多走一點多待一會。

  剛過完春節假期幾天後趕回台南,準備參加2/10學校原資中心辦的一日部落體驗活動,一大早集合後開車一個多小時到達屏東原住民文化園區(第一次來也是跟著學校活動,這裡真的很不錯),再走一段路到達瑪家鄉部落群所在處。

  等待當地原民嚮導時大家閒聊年假期間瑣事,微潮濕空氣被陽光漸漸加熱凝結成身上的汗,配上不聞其聲不見其影小黑蚊,嚮導LuZhen(她說自己的名字魯珍別稱魯凱的珍寶,非常熱情風趣的原民朋友)出現正恰到時候。LuZhen邊解說邊帶我們穿梭部落前往迎賓之地,說這裡其實是由多個部落集合而成的新聚落,因莫拉克風災而遷移到此,有排灣族(分為北排和南排,此地為北排)和魯凱族,從每戶人家的建築裝飾中可以稍稍分別出。LuZhen教我們四種族語的打招呼,在不同區域、部落使用的語言完全不同;例如瑪家禮納里隔一條馬路便是不同族不同部落不同語言,族群分布之緊密。

  迎賓地頭目的家,是一個小廣場上四支柱交叉直立,上頭放陶甕及百合花,旁邊立有具象徵意義的大石碑,LuZhen說起百合花與魯凱族之間的故事(族花百合花並非每個魯凱人都能配戴或擁有,男人需具貴族身分或部落族人認定的英雄或勇士才可配戴;女人需純潔無瑕。)。為我們主持儀式是當家頭目,他穿著最完整、隆重族服以族語進行儀式,而LuZhen以中文翻譯,所有人無一點聲響像到教堂或寺廟般謹慎肅穆。我們先一人一杯小米酒,一口乾下後再拿一顆新鮮檳榔想著某些想去除之惡運,邊想邊咀嚼,完後用力吐向西方。

  此生第一次吃檳榔,甜甜澀澀口感很特別,LuZhen說新鮮無加工的檳榔其實是很好的食用植物,它可以當作試紙檢測身體狀況,若你是個會挑食、晚睡、煩惱多的人,吃完檳榔不會回甘而會有苦澀的感覺,是一種檢查身體狀況的食用植物。嚐完小米酒與檳榔,跳原住民圍舞和喊原住民的歡呼,完成所有迎賓儀式,大家也漸漸進入部落氛圍中。

  中午原住民餐點由LuZhen妹妹製作,食材幾乎為當地種植或採集,每一道雖然是不熟悉的味道卻無違和感,從料理確確實實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台灣島嶼的多元。

▲阿粨(abai)、吉那富(cinavu)、烤山豬肉炒洋蔥、甜椒炒花椰菜、紫甘藷、樹豆湯

▲LuZhen解說料理中

▲長榮百合國小戶外教室

▲展示百合國小的原住民文化相關課程成果

▲戶外教室旁的「不賣酒的小九館」

  下午鼻笛製作,製作前吳振榮老師解說鼻笛的故事,在傳統文化中鼻笛只傳男且只有貴族男人能夠使用,用於婚喪、祭祀、迎客等場合。多個原始文化中都存在鼻笛,用法和構造不盡相同,台灣阿美族、布農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皆有鼻笛文化,長兩尺或三尺,一管無音孔以長奏低音,另一管開3或4音孔,吹奏需同時使用兩個鼻孔。

  老師解說製作一支好的鼻笛並非想像中簡單,首先季節要對長的竹子才夠堅硬,長度要挑選剛好風乾半年,鑽好吹孔後竹子是可發聲(有些竹子因竹節結構而吹不出聲),挑選兩支音色搭配和諧的竹子綁在一起才算製作完完整一支鼻笛。

▲15公分迷你版鼻笛

  整日充實部落體驗,感受如出國般文化之旅,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語言、陌生的文化,台灣文化實多元,缺少彼此深入認識的機會,部落體驗是個很棒的入口!

 

黃毓棻 |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大學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