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蛋雞共跑.與社群共好:城實雞舍參與友雞運動會

文、圖/鄭弘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5-08-15

  「友雞運動會是食二糧與友雞共好共創夥伴定期舉行的共融活動,其藉由具有目標性、競爭性、趣味性、互動性、激勵性,跟人與社會有連結性的友雞共好共融活動,讓友雞同好與友雞陌生人能藉由雞賽跑與創意雞賽跑服活動,一起友雞同樂,雞友們藉此保有動能來發揮友雞共好的利他力量——生命力、療癒力、環保力、自立力,來產生社會正向影響力,讓不同族群體認動物福祉,以及蛋雞多元運用的價值對人、動物、社會與環境影響,進而尊重生命與善待動物,並為永續生活動起來。」——食二糧〈友雞運動會〉

  雞賽跑不是為了競爭,而是以此為媒介來增加人與雞的連帶關係,甚至在過程中建構養雞社群內部成員的凝聚力,達到社群營造的目標。所以友雞運動會既是一個增進大眾採取友雞飼養的方式,也是打造人與人、人與雞、人與環境連結的手法。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簡稱:城實組)的「城實雞舍」,受到新化社區大學和食二糧的邀請,在2025年4月12日和5月17日前往新化國中參與《第四屆友雞運動會環島巡迴賽》成人組臺南場。其中,城實組派出由蛋雞志工共同飼養的兩隻母雞——「雞翅」和「雞腿」參賽,期許牠們為南藝大奪得佳績。現場除了新化社大雞優股社團的師生之外,還有洄稻佳里的農友,以及來自其他社大和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的夥伴一同參賽,創造一個讓大家互相交流經驗和深化友雞知識的場合。

▲南藝大建築所城實組參與友雞運動會,榮獲「雞力獎:最需要吃好料獎」

引導課程:友雞動物福利教育

  友雞運動會是「一場結合人、雞、環境的趣味競賽!它不只是比賽,更是一場跨世代、跨社群、跨地域的共融盛會,透過雞賽跑和創意雞賽跑服大賽,推廣高齡關懷、動物福利、社區共融與環境永續」(友雞運動會,2025年3月24日)。因此,在進入雞賽跑之前,楊環靜老師在新化社大的教室安排一場「友雞動物福利教育」引導課程,說明「友善飼養 」相關知識,讓參賽者了解友雞運動會的目的不只是比賽,還是加強動物福利的倡議與行動。

  在一小時的課程中,楊環靜老師一方面讓參賽者認識蛋雞的多種角色,像是發揮除草、廚餘、堆肥和療癒等功能;另一方面說明籠飼對動物福祉的傷害,以及採取噴藥除蟲和基改飼料等飼養方式,可能使牠們生產出來的雞蛋內含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因子。另外,楊環靜老師講解友雞運動會的辦理緣由與歷程,播放過去賽事的精華影片,讓參賽者對友雞運動會有了初步的認識。

▲楊環靜老師向參賽者說明「友雞運動會」的內涵,以及「友雞動物福利教育」的知識

▲經由楊環靜老師的引導,城實雞舍的兩隻蛋雞——雞翅和雞腿,乖巧地站立在籠子上面聽課

小試身手:雞賽跑(初賽)

  引導課程結束之後,楊環靜老師帶領參賽者從教室移步到風雨球場,進行雞賽跑(初賽)。這是由新化社大與食二糧夥伴共同佈置的會場,地面鋪設印有賽道圖形的帆布(綠、黃、紅),並在兩側架設網子,界定出跑道的空間;而且起點和終點各有社大夥伴協助監看跟計時,確保比賽能夠公平地進行。起初,城實組的兩隻蛋雞因為不熟悉環境,在開跑後呆愣在起跑點,直到牠們看到遠方裝滿飼料的容器,才興奮地跑向終點。後來兩隻蛋雞分別以18秒與20秒完成初賽,雖然初賽的成績不盡理想,但是楊環靜老師仍鼓勵蛋雞志工繼續跟蛋雞培養感情,並且對牠們加強訓練,相信在一個月後的決賽會有不錯的成果。

▲楊環靜老師教導參賽者正確的抱雞方式,使蛋雞能在吵雜的環境中安頓下來

▲比賽前,楊環靜老師向大家介紹比賽規則,以及賽道環境,讓參賽者快速了解比賽的進行方式

▲蛋雞以飛快的速度奔向終點,兩旁的觀眾熱情地為牠們加油

▲第一次參賽的蛋雞,因為不了解場地和狀況,開跑後仍呆愣在起跑點,城實組同學不斷提醒牠們往終點跑去

日常訓練:重新認識自己與蛋雞的關係

  為了一個月後的比賽,志工對蛋雞展開行前訓練,期許牠們在決賽時得到好成績。首先,志工發現蛋雞認得餵飼料用的「藍色水杓」,這是志工每天將飼料盛進餵食槽的容器,只要蛋雞看到這個物件便知道有食物吃;於是志工常常拿著水杓在放牧區奔跑,讓母雞追著他跑,進而訓練牠們的跑步速度與肌耐力。再者,因為蛋雞非常喜愛栽種在放牧區菜箱的「豬母奶」(白花馬齒莧),這是2023年底城實組在建築所館開闢可食地景時栽種的作物,不僅可以供人食用,對蛋雞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藥用植物;所以志工透過豬母奶來引誘牠們跑步,並且加深牠們對於特定物件的記憶。透過發掘藍色水杓和豬母奶兩個物件,母雞有了跑步的動機,常常以飛快的速度奔向志工,而且因為吃到藥用植物,讓牠們得以調養身體,變得更加健康。

  同時,志工為了訓練蛋雞跑步,會花更多時間和心力陪伴牠們,也會跟蛋雞培養更深厚的感情。有位志工描述以往餵雞時,僅會進行添飼料、換水、撿蛋和鏟屎等例行公事,不一定有時間陪伴蛋雞,許多時候會匆匆地離開;但是,這一個月為了訓練,志工多了心思觀察牠們的狀態,人跟雞的聯繫也更加深刻。因此,雞賽跑不是一個止於賽事當天的活動,而是分散在每天的訓練和陪伴;它更不是爭得你死我活的競賽,而是促進人跟雞交流的媒介。

榮獲「雞力獎」:雞賽跑(決賽)

  決賽當天,有六位蛋雞志工共同參與,由城實組的兩位碩一生和兩位碩二生各組一隊,其他兩位則負責攝影和協助看顧蛋雞。抵達新化國中風雨球場時,現場已匯聚十多位來自臺南各地的飼主。為了讓蛋雞取得最佳成績,蛋雞志工攜帶本土飼料(十甲有機農場)、藍色水杓和豬母奶到現場,用來吸引牠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終點。比賽開始前,楊環靜老師先向參賽者說明比賽規則和比賽順序,讓八組參賽人員和蛋雞在大家的歡呼聲中逐一進場。

  為了讓母雞更加熟悉場地,安排了一個試跑的環節,才會進入比賽。接著,每組都可以跑兩次決賽,再取其中速度最快的秒數作為成績。比賽正式開始時,城實組同學拼命在終點搖晃裝滿飼料的水杓,還有一把翠綠的豬母奶,引誘蛋雞以最快的速度跑往終點。最後,雞腿與雞翅分別以「8秒44」和「11秒55」完賽;雖然以些微差距無法獲得前三名,但是兩隻蛋雞都跑出歷次的最佳成績。當場有其他與會者認為牠們具有相當潛能,只要再加強訓練,下次一定可以跑得更快。除了賽跑之外,也讓現場與會者票選「雞力獎」,作為一同參賽的鼓勵與激勵,結果雞翅榮獲「雞力獎:最需要吃好料獎」,讓城實組的同學們倍感欣慰,將榮耀帶回南藝大跟大家分享。

▲開跑的瞬間,蛋雞拼命地往終點跑去,為了吃到心愛的飼料與草藥

▲《第四屆友雞運動會環島巡迴賽》成人組臺南場——新化社區大學,提供南藝大同學跟其他飼主交流的機會

蛋雞志工小聚:分享雞賽跑經驗

  在決賽結束後一個月,城實雞舍於2025年6月11日召開蛋雞志工的「期末小聚」,匯集來自建築所、造形所、博古所、藝史系和漢寶德紀念館的夥伴;不僅讓志工可以交流彼此的經驗和感情,也是討論暑假和下學期養雞工作的重要時機。當中,有一個環節是分享友雞運動會的心得,現場有四位前往參賽的志工,各自述說當天的經驗與感想,讓沒有機會參與的志工也能身歷其境。有一位志工分享雞賽跑創造了跟其他飼主的交流機會,因為平時都只有跟校內人士交流,沒有機會參考外面的經驗,導致視野比較限縮;可是在運動會中,有來自各地的飼主與蛋雞,每個人都有特殊的飼養手法,非常值得學習,是一個可以開拓視野的活動。此外,藉由參與友雞運動會,使得志工具有共同的目標,一同訓練和照料蛋雞、關注賽事,進而凝聚了彼此的向心力;所以筆者認為友雞運動會是一個營造社群的手法,又能增進人們對動物和環境的關懷,其所蘊含的社會意義相當豐富。

▲蛋雞志工在期末小聚中,分享參與友雞運動會的心得

  最後,邀請對「友雞飼養」有興趣的南藝大教職員工生,一起加入城實雞舍「蛋雞志工」的行列。其中,「南藝大建築所咕咕雞(城實雞舍)」LINE社群(見下方連結),除了會每日更新蛋雞的狀態,也會不定時發布養雞有關的趣事跟知識。喜歡蛋雞或想體驗養雞生活的你/妳,千萬不要錯過!

延伸閱讀

  1. 南藝大建築所咕咕雞(城實雞舍)LINE社群|https://line.me/ti/g2/t9e9qih_ktwQ6VTDo78ZLrt7mOtz6EjavBSjBA?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fbclid=IwZXh0bgNhZW0CMTAAYnJpZBExeERaWTlVTFVURVplU2RSZwEebjaiqlVtEXdKHxDvm7neuHg7FRM-7DWxgZCgTwS2P8B0ovd8_zorthTrKDg_aem_yAdJnNeDuQ-vQkhwiHLq-g
  2. 鄭弘裕(2025年4月13日)。【城實日常】城實雞舍參與「友雞運動會」初賽。城鄉思維與實踐組。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ULG4MpM7/
  3. 鄭弘裕(2025年5月25日)。【城實日常】城實雞舍參與「友雞運動會」決賽,榮獲「雞力獎:最需要吃好料獎」。城鄉思維與實踐組。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G8tMSmEqR/

參考資料

  1. 楊環靜(2020)。樂齡友雞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2. 友雞運動會(2025年3月24日)。第四屆友雞運動會環島巡迴賽競賽說明。友雞運動會。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2602618605#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