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廢不廢|水果套袋再生工作坊
文、圖/詹証傑 2022-11-15
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組邀請來自台中的「美山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林詩樺老師,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在社子社區舉辦「農廢不廢|水果套袋再生工作坊」,與學校不同系所學生、社區居民與外地民眾,藉由手作體驗了解農業廢棄物再生的價值。
在社子社區待了一段時間的我們,時常跟著農民到農地裡了解農業生產的方式,我們發現不可回收的廢棄物在田地間俯拾皆是,如塑膠地膜、秧苗盤、固定用束帶、水果套袋、肥料袋都是田邊常見的廢棄物,一問之下才知道,當作物收成之後,農民會將可再次使用的農業資材蒐集起來下次使用,那些破損不能使用的塑膠布與套袋或使用完的農藥罐與肥料袋,便隨之棄置一旁,經過風吹日曬,塑膠的裂解、農藥罐裡殘留的農藥會滲透到地底,再次對農地產生污染。
什麼是「農業廢棄物」?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的對於農業廢棄物的定義,分成可分解性與非分解性兩種。可分解性的農業廢棄物以樹葉、枝條、果實等可自然腐化的材質為主,有些農民會將可分解性的農業廢棄物,如樹葉,作為覆蓋土地表面的材料,以防雜草生成。非分解性的為塑膠資材為主,如塑膠地膜、棚膜、固定束帶、尼龍繩、肥料袋等皆然。雖然目前政府明文規定不能隨意丟棄、燃燒廢棄物,也有地方政府安排免費的清運車協助農民回收塑膠地膜,但還是有農民為了想快速解決大量的廢棄物,選擇鋌而走險的將塑膠布、果袋等直接在田邊燃燒,讓廢棄物二次污染土地。
我們在社子,常看見農地上遍佈著或新或舊的塑膠地膜,近一步了解才發現塑膠地膜在農業生產中種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抑制雜草生長、減少肥料流失、保水、防止土壤變硬等。目前市面上一般的地膜多為PE材質,農民可依據不同的作物需求選擇不同的地膜厚度、寬度、打洞的間距等,使用的年限可使用一至二年不等,若下一期作物無需使用,農民會將地膜從田地間收起,等待下次需用到時再進行鋪設。這幾年,國內已有廠商研發出可自然分解的「生殖複合農地膜」,以釀酒的農業副產品麥粕做為原料配方,結合聚乳酸與微生物菌株做開發。但與一般地膜相比,還是無法普遍被農民接納,原因有二。第一為使用壽命,一般地膜壽命為一至二年,若無破損可重複使用,但環保地膜大約只有六個月的壽命,有些生長期較長的蔬果在尚未熟成前,地膜就開始分解,失去原有的功能。第二為成本考量,目前環保地膜的成本約為市售地膜的四倍,再加上只有半年的壽命,每期耕作都需添購新的地膜,再加上所溢出的成本,無法直接反應在農產品上,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消費者也無從得知農民用的地膜是否為環保材質。
▲常見的非分解性農業廢棄物以農藥罐、固定用束帶、塑膠布(地膜)、蔬果套袋、肥料袋為主
當蔬果套袋重獲新生
除了塑膠地膜外,蔬果套袋也是一項讓農民頭痛萬分,卻又不得不使用的農業資材。許多農民為了不讓蔬果表皮被蚊蟲叮咬影響外觀,會將蔬果套上套袋。而套袋又因材質的防水特性,以至於難以回收,也很難被自然分解。通常農民會在蔬果採收時先篩選過,將狀態完整、可重複使用的套袋先保留起來,其餘無法被再利用的就只能包裝成一大袋,丟入垃圾車當中。筆者曾在芒果產季時,看著農民將成袋的蔬果套袋丟入垃圾車,鄉公所甚至加開了垃圾車的車次為了解決農民堆積如山的蔬果套袋。即使如此,還是有些農民會趁著沒人看到,分批的燃燒,讓燃燒塑料後的黑煙、毒氣散佈在空氣中。
因此,我們開始思考著這些套袋是否有再利用的可能呢?後來筆者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美山工作室」,知道她們有研究材質、將廢棄套袋做成編織再利用之經驗,因而引發我們在社區裡策劃一場工作坊的想法。「美山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林詩樺,來自臺中市新社區,新社當地以生產高經濟價值的葡萄、梨子、甜柿聞名,農夫為了水果美觀,都會使用套袋包裝及保護蔬果,但也伴隨產生了許多廢棄物。她與同學蔡淺淺組成「美山工作室」團隊,發起套袋回收活動,鼓勵居民一同加入整理行列。
他們以套袋作為材料,透過清洗並曝曬,運用巧思製作成盒子、隔熱墊等生活用品,並在市集販售。他們希望透過自身行動,輔以影像、田野調查、設計創作等方法激發在地對於廢棄物處理的議題討論,激起居民對農棄物再生的關注,並開發再利用之商品,達到創造永續,設計環境的理念。
▲講師講解蔬果套袋的材質特性
▲每種套袋的形式因應著蔬果種類及用途,都有所不同
蔬果套袋再生工作坊
工作坊時程確定之後,我們將消息散播給全校不同系所與社區居民,希望能透過工作坊能讓大家對於這個議題有更多的討論與合作,也希望農業廢棄物的議題能讓更多人關注,並且傳達要好好做回收以及農業廢棄物也能產生出價值的觀念。
工作坊當天,參與的不僅有南藝大學生、社區民眾,甚至有來自學甲的居民。講師在課程中分享她在台中東勢所觀察到的農村現象,有些農民會將農業廢棄物隨地丟棄,或直接焚火燃燒,使她萌生再利用的想法。講師她對材質有特別的研究與見解,依照不同性質的套袋有著不同功用都暸若指掌,也常探索材質究竟能發發展出什麼樣態。比如她觀察到蔬果套袋有透光的特性,所以透過凹折,將套袋折疊成燈具。也試著以香蕉絲結合套袋,編織成坐墊。她也喜歡套袋被自然所染的顏色,如蔬果汁液殘留、發霉,抑或是經過雨水沖洗後,鐵絲鏽蝕在套袋上所暈染的痕跡,那種自然且不造作的結果,都是她所著迷的。
▲講師展示她的編織試驗作品
▲講師利用蔬果套袋與香蕉絲編織而成的坐墊
在手作體驗上,筆者發現每個人在製作作品時,個人特色也隨之展現在作品上。如纖維組的同學會嘗試以不同編織方式,應用在蔬果套袋上,融會貫通衍伸出與他人不一樣的成品型態。經過詢問才了解,他們之前也有利用套袋製作作品的經驗,曾將套袋分解與其他素材溶成紙漿,製造出新的紙張。而社區阿姨也在編織時展露了自己的好手藝,利用套袋做簡單的編織對他來說得心應手,並不是件難事。活動的場域即是串連人的場域,透過這個機會,我們也能與其他系所交流,累積未來的舉辦活動時,能夠運用的人脈。
▲講師示範如何將套袋做編織
▲編織後的單元樣本,圖片為容器的底部
▲纖維組同學利用所學,編織出容器新型態
在活動尾聲,有位阿姨表示非常感謝講師的教學,自己一直以來都想參加這樣的活動。另一位社區阿姨跟我們説家中很多未處理的蔬果套袋,也不敢亂焚燒,苦惱著不知該如何處理,我們表示日後展覽需求可能會使用大量套袋,她在活動結束後就從家裡整理出兩大袋的套袋給我們,也非常謝謝我們幫她處理掉這些農業廢棄物,作為學生的我們也非常感謝她提供我們製作作品的材料,來達成彼此互助的精神。在課程的最後,講師向大家傳達一個觀念,如果消費者對外貌不佳的蔬果接受度提升,未來農民就可以減少套袋使用,是不是就不會產生那麼多難以處理的農業廢棄物呢?
▲民眾在編織的過程中,用雙手了解蔬果套袋的材質
下一步...
除了對非分解性的材質有所涉略,接著,我們也關注自製生物碳的技術。我們將邀請講師來教導如何使用木材枝幹、竹子等自然物質來燒製生物碳。利用生物碳來改善土壤的酸鹼值,讓土質變得更健康。配合建築創作演習的展演,我們將在社子縣道171上的一處空地規劃一座以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所打造的花園,將設置以農業廢棄物製作而成的大裝置,除了透過展示讓居民認知何為農業廢棄物,提倡必須做好環保不亂丟棄垃圾外,也邀請他們以身體感來認識這些以農業廢棄物再生的作品,讓民眾了解農業廢棄物也是能有價值的!此外,我們也規劃了幾場的手作編織工作坊,將所學的蔬果套袋編織技術傳授給民眾。因為編織技術門檻低,所能引起的共鳴就越廣,這次換我們變成實作教學的講師,讓更多民眾了解這個技術,同時讓農廢有再利用可能的想法在民眾心中萌芽。
▲透過低門檻的手做編織,讓更多民眾能接觸農廢再生議題
詹証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