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藝周邊聚落觀察:西庄

文、圖/黃雨秦(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3-03-15

引言:概介城鄉空間觀察法

  在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老師的方法引領下,學生一同探索南藝大附近的農村。以下藉由本所的「城鄉空間觀察方法」,邀請你一同認識距離南藝大很近但你也許陌生的村落:西庄。

  由象集團提出、建築所陳永興老師引介的城鄉空間觀察方法,是一套著重於「尺度」差異,由巨觀至微觀的一套空間觀察法;大至地景,小至生活場所乃至於人類行為,都可以透過這套方法捕捉。

  由此取徑初探西庄,可以理解到北臨葫蘆埤又有嘉南大圳灌溉的西庄,縱然有著優渥的水源條件;然也與當代台灣其他農村同樣面臨著產業單一化、人口外移與老化等問題;慶幸的是,這裡仍有一群延續著地方知識與技藝的人們,彼此照應並維繫著庄裡基本的生活機能。

▲昭和年間成立的協成客運早已於1999年歇業,但「西庄」站牌仍矗立於當地,恍若時間凍結

從三尺度初探實質環境

  就地景尺度言,西庄位於臺南市官田區,南臨曾文溪,北有葫蘆埤;又聚落擇址在河岸地勢較高處,曾文溪水由聚落東側引入葫蘆埤,形成聚落北、東、南三面環水的狀態;如同毛秀容(2002)引述西庄居民所說「頭前就有曾文溪,後壁就葫蘆埤」。

▲西庄村落三面環水,頭前就有曾文溪,後壁就葫蘆埤

  葫蘆埤建於1714(康熙53)年,是因應農業用水需求人工挖掘的蓄水埤,連結番仔橋溝埤與番子田埤而呈葫蘆狀;再加上1930年完工的嘉南大圳麻豆支線,使當地素來灌溉條件良好,「冬天種菱角,夏天種水稻」的菱稻輪作農業型態一直延續至今。至現地勘查,可見嘉南大圳麻豆支線以水橋穿越葫蘆埤,由聚落東北側流入聚落,兩者水體分離;稻田沿著嘉南大圳兩側向外拓展,一片新苗翠綠;也有居民在圳道兩邊種植水稻與木瓜、香蕉、芒果等水果。

▲嘉南大圳麻豆支線由聚落東北側流入聚落,兩側散佈稻田,堤岸也有居民栽植果樹

  就生活場所尺度言,以傳統合院形式民宅為主的居住空間集中在聚落內地勢較高處,而農業生產空間則大片地包覆在建成區外圍;至現地勘查,沿著聚落東側聯外道路,兩側三合院保存完整,開口朝向馬路,甚至有土埆厝留存,其中百年歷史的陳家開庄祖厝仍保存完整,正廳內木桌椅古雅厚實,留有前世紀簡靜雍穆的時代氛圍。再者,村內沒有教育機構,國小就學得經隆西街到隆田國小,或由市道171線至麻豆國小,前總統陳水扁幼時便是如此日日往返於西庄與隆田國小。此外,村內中心偏北有惠安宮作為信仰中心,主祀湄洲媽祖,宋江陣等宗教活動延續至今。

  進一步從行為尺度,與當地居民閒談,居民說到幼時在葫蘆埤捉魚的記憶,至實地勘察,仍可見到葫蘆埤上,居民以竹竿撐篙,放網捕魚,顯示葫蘆埤除了農業灌溉的正式機能外,也成為西庄居民日常休憩的場所;而惠安宮也不只是村內的信仰中心,也成為午後居民聚集閒話家常的集會場所;原先挾帶特定機能目的的場所,在空間的人為使用過程中,逐漸被居民附加以不同的機能與意義。

▲葫蘆埤上,居民以竹竿撐篙,放網捕魚

閒談間發掘覆蓋的歷史縱深

  藉由與居民閒談往歷史的斷面向下深掘,村內目前尚存有2間雜貨店以及3間飲食店,也是維持著村落基本生活機能之重要場所。庄裡唯一的麵店店名直白就叫「呷飯」,老闆娘從台北大稻埕嫁來這裡,已經開店20幾年,原本在大廟的戲台下賣。「中間一度不做了。」老闆娘說,但左鄰右舍勸她「村裡不能沒有賣麵的!」才又重新開張,一直堅持到了現在。

▲店名直白的飲食店,因為鄰里飲食需求,堅持看顧著居民的腹肚20幾年

  座落於村廟旁的柑仔店,店主陳先生的祖父從日本時代開始,三代經營至今超過百年,看著陳老闆和顧客及往來於小徑上的居民寒暄話家常,可知柑仔店除了是村民民生物資之所繫,也是百年來庄裡人情匯聚交流的重要場所。

▲年過90的柑仔店老闆,對於村庄的變化感慨頗深

  此外,庄內亦有百年碾米廠,雖大門深鎖早已歇業,然木製碾米設備仍留存完整,見證大型碾米廠興起以前,稻米產業的蓬勃與米穀收穫直接在庄內加工集散的歷史印痕,與全村農業生產者分攤機器成本的傳統智慧。

  庄內有著氣派立面的兩層樓擬洋風建築「源記商店」,是庄內罕見的街屋形式建築,據村民描述,曾是庄內南北雜貨橫陳的熱鬧所在,如今也已歇業;在氣派的外觀上曾留有二二八事件時彈孔痕跡,然整修後彈孔已抹平,如今只能從舊照片中見證政權改易之際的衝突歷史氛圍。

▲村裡少數的街屋建築,有著氣派的擬洋風立面,曾是雜貨橫陳的熱鬧場所

村民處境與當代課題

  雖然西庄交通條件優良,東有國道三號的官田系統交流道,西有阿扁任內啟建的國道一號下營交流道;但如同當代台灣的其他農村,這裡也面臨著產業單薄、人口外移與老化問題,因為就業機會與生活機能受限,年輕人即便在台南找到工作,仍多選擇搬往善化、隆田與麻豆居住,「『少年人』去外面比較多,村裡都剩『老歲仔』。」雖然三合院留存甚多,但常居當地者以年長者為主,許多空間閒置甚至傾頹荒廢,只因產權複雜難以處分不得已留存;而年長者從事的產業仍多為農業,以菱稻輪作為主。

▲村裡人口外移,房屋年久失修傾頹,綠意重回這片土地上,呈現另一種「生機」

  如同其他村莊,這裡一度在「客廳即工廠」政策推行的1970年代,有幾間小型工廠設立;但亦如同其他村落,隨1990年代土地與人力成本攀升,民間小型工廠外移,村內尚遺留有護龍改建的小型工廠建物,如今大門深鎖。問居民「如果長者離開了,三合院與田地不就也荒廢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居民無奈道。

▲1970年代的小型衛星工廠,如今大門深鎖徒留護龍改建的工廠建物

  就村內商業機能言,居民表示庄內欠缺市場,有賣魚賣肉的小販,卻沒有賣菜,買菜還得跋涉至隆田市場。作為阿扁前總統故鄉,村內一度發展觀光產業,但好景不常,「只有阿扁剛選上那幾年遊客比較多,還砍掉芒果樹作停車場,後來就沒有了。」

▲阿扁當選總統後,作為總統故鄉的西庄曾一度觀光興盛

  褪去阿扁當選時的熱鬧喧囂,農村復歸質樸的面貌;縱使與其他農村一同面對著當代的共同困境,然而嘉南大圳的水仍流淌在這片土地上,田裡仍有農作物的新芽冒出,村民們在此辛勤勞動,傳遞著祖先與土地的情感連結、知識與技藝,並且熟絡地彼此照應著。本文僅作為初步的引介,而在人們真實生活的「地方」,尚有更多過往的故事等著被發掘,未來的可能性等待著結穗,只要人們願意在這塊土地上努力耕耘的話。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