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揪來作田:在日常打造可以吃的景觀

文、圖/鄭弘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3-10-15

  如果我們能在校園教導孩子認識食物、選擇食物,我們就能改變世界。(艾莉絲.華特絲)

專題演講:可食地景 ✕ 社會設計

  生活在南藝大的我們是否時常苦惱於校園內部與周遭的飲食選擇不多呢?你是不是也吃膩了少數店家的固定菜色、便利超商的微波食品呢?環顧本校的環境,我們擁有豐沛的自然資源,鄰近聚落居住著許多經驗老道的農夫。如果有一天,我們開始在校園種植蔬果,未來就有機會在校內取得親手種植的農作物,形成自給自足的食農網絡,讓食物的選擇更多元且營養!

  今年九月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以下簡稱:城實組)藉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弗克思2.0課程—建築創作演習C(1)」邀請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的「連振佑」副教授(以下簡稱:連老師)蒞臨本校以《可食地景 ✕ 社會設計》為題進行專題演講。連老師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與博士),曾任中原大學景觀學系專任副教授、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專案經理。連老師長期參與社區營造、社區/社會設計、都市規劃/設計等工作,關注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多元關係,致力於參與式規劃設計,探索公共生活的機會。本次演講連老師分享可食地景的多種可能,內容包含可食地景的概念簡述、歷年的行動回顧、國內外案例、都市農學、樸門永續設計、社會網絡分析等面向,啟發城實組師生對於可食地景的想像,拓展本組師生在操作可食校園時的視野。

▲連振佑老師與城實組師生合影

▲老師藉由大量的案例分析建構我們對可食地景的初步認識

▲邀請老師至建築藝術研究所二樓多功能展示室辦理專題演講

不只是生產地景,也是人文地景!

  當有人提及「可食地景」(Edible landscaping)時,你會想到什麼畫面呢?可能會聯想到稻田、菜圃、果園、雞舍、豬圈、蜂箱和魚塭等生產地景,也可能會聯想到家庭農業、相放伴、割稻飯、歲時節慶、飲食文化等人文地景。在《Greening Cities, Growing Communities: Learning from Seattle's Urban Community Gardens》一書中,作者認為城市中的可食地景不僅綠化了城市、美化了城市,它也會促成社區成長、生活成長。因此,可食地景不僅是生產的行為而已,也是氣候、環境、生活習慣、群體關係和營造行為等人文的再現,並在地景中反應社會網絡的多重關係。有別於形式、外觀和美學等層面的觀點,許多可食地景的案例結合生產和人文地景,以創造好的關係、新的關係作為主要關懷,促進人、植物與動物之間的交流。尤其,當代社會面臨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等問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形塑良好的「生產—消費循環關係」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嘗試建構具糧食自主精神的小型食農網絡,一方面提升糧食自給率,另一方面維護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的平衡,成為城實組師生所欲實踐的一項重要任務。

推動可食地景的基礎工作

  操作可食地景時,連老師建議從空間盤點開始著手,應用普及的軟體工具(例如:Google Earth、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臺、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地籍圖資網路便民服務系統),系統性地調查生活周遭的綠色公共開放空間,依照不同的特性分類,像是公園、屋頂、圍牆、巷弄、安全島、行道樹植穴、畸零地、閒置空間等種類,了解其背後的使用者、目的、動機和行為模式,因地制宜地規劃可食地景,依據地方的真實需求展開行動。

  除了地理資訊的盤點之外,連老師說明社會網絡分析也有其必要性,理解所處社區的生活圈、組成樣態將幫助我們推動可食地景。一個特定地理範圍內的社區可能包含著不同面向的社群,包括社區組織(社區發展協會、管理委員會、村里辦公室)、生活社群(土風舞班、一起下棋的、一起做菜的)、技術社群(水電、木工、泥作、鐵匠)、議題社群(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社區大學、協會)。理解不同社群對於可食地景的觀點與想像,可以讓我們找到適合社區的推動方法。但是,連老師提醒我們不能太過依賴社區組織,因為透過社區組織來動員時,常常會將目光限縮於某些社區居民而忽略其他社群,進而增加推動的難度,更可能造成一翻兩瞪眼的二元對立狀態。另外,連老師認為邀請社區的議題社群十分有幫助,像是串聯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來辦理參與式工作坊,經由不同的專業視角來集思廣益,在討論中發想空間藍圖和經營構想,可以讓計劃的進展更為落地且實在。

在「社區」實踐可食地景

  由於連老師曾任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的專案經理,參與多個社區的空間營造,因此在演講中大量分享曾經參與過的案例,希望透過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參與師生認識可食地景在社區的具體實踐。當中有兩個案例讓城實組師生特別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的「開心農場」。2009年臺北市政府為了因應隔年的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推動一系列的都市再生計畫,期許改善醜陋的市容。其中有一項《臺北好好看》專案,鼓勵民眾申請拆除老舊合法建物、違章建築,即可獲得「騰空期程獎勵」及「美化容積獎勵」,最高可得10%的法定基準容積。雖然促成了許多公園綠地、社區菜圃,但因建商只需將建築基地綠化18個月,所以受到輿論批判,認為其為假公園,變相讓建商獲取龐大利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連老師與其團隊成員認為操作這個專案仍是改善都市地景的機會,因此在羅斯福路的建築基地規劃臨時性的社區菜圃,邀請鄰近社區居民一起來種菜,推廣健康永續的生活概念。有別於生產和效率導向的直線型田區規劃,連老師設計出符合人體工學的鑰匙孔型田區,讓居民可以在一個洞的範圍內照料其所認養的植栽,不必過度移動且因包覆而具有安全感。開心農場也訂定了認養者的權利與義務,例如不得施用農藥和化肥、鼓勵使用環保酵素、只有使用權而無擁有權、不得轉手他人耕作、荒置兩星期或雜草長逾15公分者終止認養等規定,期許居民可以自主管理與維護。

  第二個是位於臺北市大安區的「錦安屋頂」。臺北市的屋頂不僅大量加蓋鐵皮,還有許多公/私部門的屋頂處於閒置狀態,像是錦安區民活動中心的空曠屋頂。連老師與其團隊在將這個基地操作成社區菜圃時,必須先克服公家機關的慣性,說服其釋放公有閒置空間的好處,並且降低其對公共安全和營利行為的疑慮,進而擴大居民參與。一開始,連老師邀請居民一起設計變形蟲造型的菜圃,並在一次又一次的綠屋頂營造工作坊中,依照菜圃的不足來進行改善工作,漸漸發展成幾個實作面向。其一是「咫尺花園」,藉由釘製模矩化的木框,讓放在地上的木框能按照種植需求以木板或繩子劃分成數個單元,若要種植攀藤類植物也可在木框側邊釘上直立背框。咫尺花園不僅讓種植行為更有秩序,也保有彈性讓不同使用者調整;其二是「木箱綠改造」,使用木條製作成固定尺寸的量體,再進一步設計成不同功能的木箱,包括座椅、儲物箱、工具箱、蚯蚓箱、雨水回收箱、街貓休息站和小菜圃等機能,在有限空間創造多種用途;其三是「雲和堆—咖啡渣變堆肥」,蒐集附近協力店家的咖啡渣,建立在地的資源循環系統,結合社區的技術社群所擁有的堆肥技術,待其腐熟後即可做為肥料,用來實現屋頂綠化,改善社區公共空間;其四是「高架菜圃—美味的四季餐盤」,將可食蔬果與花草的盆栽架高,讓不易彎腰、無法蹲下、坐輪椅的民眾可以輕鬆操作,更可以解決地面積水的問題;其五是「環保的植栽綠化」,將廢棄的大寶特瓶的兩側剪出弧形開口、底部鑽出排水孔,再依序填入碎石、泥土與植株,即可創造出吊掛式的綠意;其六是「雨水回收桶」,充分運用屋頂較大的集雨面積,匯集雨水供給菜園的日常用水,達成良好的循環體系。製作以上硬體設施的同時,團隊也邀集社區居民組成「社區農藝班隊」,進行友善農法的實務課程,培養居民照顧菜園的能力與管理機制。

  上述的案例都體現了連老師對於設計的信念,即是設計不是為了形式和美感,而是為了服務社會的需求和人的需求,因此連老師相當重視使用者的感受,講座中也一再提起曾經發生的事件,以及從居民的話語和使用中得到的反思與回饋,讓臺下的師生可以想像人的使用足跡,建構一幅人文風景。

▲城實組學生利用廢棄木棧板、木屑製作堆肥箱,讓日常生活的廚餘經過發酵腐熟成為質地鬆軟、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

▲城實組學生利用廢棄木棧板製作省水菜箱

落實可食地景的多種可能

  實踐可食地景的手法不限於農耕,畜牧養殖也是可以進行的方向之一。連老師在演講中提及「養蜂」的重要性,圍塑蜜蜂良好的生活環境,種植蜜源植物,將幫助社區菜園的植物傳播花粉,讓蔬果健康生長,並且建立更加完整的生態系統。此外,「養雞」對社區菜園也有相當的助益,因為母雞不僅能提供穩定的蛋源,其糞便也是很好的肥料來源。在心理層面,與雞相處的過程具有療癒的作用,適合社區不同年齡層的居民一同參與,在陪伴中一邊學習食農知識、一邊減緩生活焦慮和加強人際互動。

▲城實組師生於建築藝術研究所二樓平臺以平飼養雞,成立養雞志工團,在校園內推動友雞行動

  有一些可食地景的行動跟社會倡議密切相關,一如具有改變資本主義的土地利用方式、爭取公共空間、改善社區環境、確保食物來源和維持生計等價值觀的「游擊園圃 」(Guerrilla Gardening)行動,透過在未取得合法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土地上進行游擊式的園藝/農耕活動,讓既有的制度和結構產生鬆動,增加居民可使用的空間。另外,分布在臺灣各地的農民市集對連老師來說也是一種可食地景的展現,例如臺中市的合樸農學市集、臺北市的248農學市集、高雄市的微風市集等案例,均創造出讓消費者可以與生產者交流並購買其農產品的機會,重新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形塑從產地到餐桌的良好連結。

▲本學期(112–1)每周三下午五點至六點在7-11前面舉辦的「南藝盛食交流」市集

  最後,連老師透過與城實組師生交流,初步瞭解本組對於可食校園的想像、規劃和行動,並針對「我要把你阿嬤賣掉!南藝盛食交流社團」的運作給予建議。包括提議組上老師開設微學分課程,吸引學生實際投入可食校園的行動,擴展大學部學生的參與度;還有設計刊物,報導本組和社團的理念和行動紀錄,讓校內的教職員工生和校外的社會人士有管道理解社團的理念和運作狀態。期許透過本次演講的經驗分享,幫助本組能夠朝向實踐永續校園的理想邁步!

▲本組學生詢問老師如何擴展校內學生對可食校園計畫的參與度

▲本組學生向老師提問若與社區民眾產生衝突時該如何解決

▲本次演講吸引外所學生和校外社會人士參加

▲活動海報

 

參考資料:

1. 薛荷玉(2015年7月18日)。在大地學習…美國可食校園 菜園裡上科學課。陽光行動。https://sdgs.udn.com/sdgs/story/8372/1063333

2. 艾波學院(2014年10月14日)。連振佑生活建築座談「Open Green!!城市裡的綠色行動」。ACCUPASS。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410060640442289623910

3. 393公民平臺(2014年5月13日)。臺北市政府綠色德政?別傻了,你家旁邊的小公園讓建商賺了 68 億。參玖參公民平臺。http://www.393citizen.com/estate/tax/columndt.php?id=100

4. 李偉文(2022年8月23日)。「都市養蜂」救蜜蜂更救地球!3分之1的食材來自昆蟲授粉!。食力 foodNEXT。https://www.foodnext.net/column/columnist/paper/5111739318

5. 簡小嘉(2012年11月8日)。邁向循環型自給農業—來養雞吧!。上下游新聞。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615/

6. 民視新聞網(2022年3月3日)。異言堂/養母雞的好處有哪些?強調雞的療癒力和陪伴性。民視新聞網。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2303W0266

7. 胡翊軒(2021年3月3日)。天賜良「雞」「癒」見你-療癒雞社會參與計畫成效初探。人社東華。https://journal.ndhu.edu.tw/%E5%A4%A9%E8%B3%9C%E8%89%AF%E3%80%8C%E9%9B%9E%E3%80%8D%E3%80%8C%E7%99%92%E3%80%8D%E8%A6%8B%E4%BD%A0%EF%BC%8D%E7%99%82%E7%99%92%E9%9B%9E%E7%A4%BE%E6%9C%83%E5%8F%83%E8%88%87%E8%A8%88%E7%95%AB%E6%88%90/

8. Wikimedia(2023年10月1日)。Guerrilla gardening。Wikim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Guerrilla_gardening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