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官田渡頭社區的101—「春子の冰店」

文、圖/張皓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4-05-1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112學年度第二學期的「建築創作演習C(2)」課程選定「臺南市官田區渡頭社區」為研究場域。同時,筆者以渡頭社區的冰店為研究主題,探討冰品歷史、飲冰文化、冰店之於渡頭社區的意義,希望藉由文章記錄「春子の冰店」的故事,以答謝冰店老闆—胡家福先生對於筆者的大力支持與協助。

▲筆者於「春子の冰店」訪談老闆胡家福。再次感謝老闆協助與故事提供

藏身於渡頭社區裡的老冰店

  渡頭社區有一間開業超過60年的老冰店—「春子の冰店」。民國60年代(1971年),冰店還有文具店、雜貨店的功能。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外,還有清涼飲料和冰品。當地人都會來這裡約會、談天,宛如「渡頭101大樓」般的存在,為社區提供多元的販售服務,是渡頭社區重要的消費場所,可見當時的繁華景象。

▲一到「春子の冰店」就可以看到老闆在門口熱情招呼來客

  春子の冰店主打「清冰」(SAKI),又稱為水冰、雪淇淋,是源自於日治時期的消暑甜品,外型為球狀、清透雪亮,仔細看卻是由細小冰晶組成,口感綿密,帶有一點特殊的香蕉味。在過去,製作傳統清冰得先經過阿摩尼亞製冰機降溫,並混入香蕉油、少許奶粉後,用冰鏟賣力「翻炒」。若是動作稍有中斷,清冰便會結塊而影響口感,是相當費力的製作過程。

▲冰店販售多種口味的清冰,用料皆是老闆親自手工製作

以前的冰塊是怎麼來的?

  自古以來,各地皆有與儲冰、製冰相關的文史記載,例如:將鹽巴撒在冰塊上吸熱,或是將食物和碎冰一同放進冰井、冰窖,延緩腐敗。據說在西元前400年,伊朗和阿富汗就存在一種古老的冰窖形式—雅赫恰爾(yakhckal),其外型酷似圓錐,以山羊毛、石灰、沙子混合作為隔熱層存冰,並設有遮陽牆,可以減少日曬時間、維持內部低溫。

▲左圖為「雅赫恰爾」,右圖為工人們在冰坑裡清理冰塊的照片,攝於1930年。(圖片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khch%C4%81l)

  古代中國亦有專門掌冰的官吏,稱為「凌人」。由於當時保冰不易,儲冰量到了夏季就會消耗掉三分之二,因此在冬季提前儲冰時,就得先估好三倍的使用量,正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

  這些分割好的方型冰塊會被放入冰井,鋪上稻草、石灰保溫,如此一來,不僅能減緩融冰速度,還能讓冰塊之間不沾黏,方便運送。

  當時,儲存起來的冰大多是提供皇室、貴族使用,偶有商販私下向宦官購買冰塊販售,在民間稱為「涼水」,而用於食物保鮮的冰塊則稱為「冰鮮」。直到製冰技術逐漸成熟後,飲冰文化才漸漸出現在常民生活中。

灣的飲冰文化

  18世紀末,日本引進美國的製冰技術,而臺灣則在日治時期(1896年)時,臺北大稻埕設立臺灣第一家製冰廠,因製冰產業利潤高,許多工廠相繼成立,並集中在靠近鐵路、公路等交通運輸方便之處。

  另外,臺灣當時發達的糖業也是飲冰文化的推手之一,許多糖廠皆有販售冰棒,並開放給小販批量購買,臺灣便在1920年左右,有了許多賣冰的街販。

  在當時,除了剉冰和冰棒外,還有臺式冰淇淋(吧噗冰)、清冰等冰品。飲冰作為日治時期的全民風潮,甚至讓日本中央研究所藥學博士中尾萬三發刊於《臺灣日日新報》,提醒大眾「文明飲冰」,避免傷身。

▲在1924年7月20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曾提醒大家要「文明飲冰」,注意事項如下:1、「切忌鯨吞虎吸」,避免身體過寒,造成腹瀉下痢。2、「注意場所、容器清潔」。3、「少飲有添加物的冰」,少量還好,但多吃則可能有危害。(圖片來源: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bowl-of-shaved-ice)

  戰後,以日籍人士為主要客群的「喫茶店」(茶店)式微,紛紛轉型為「冰菓室」,販賣冰品、飲料與水果,是臺灣1940至1980年間的重要社交場所。

春子の冰店是年輕人的重要的社交場所

  民國50年(1961年)左右,春子の冰店的顧客多是渡頭社區的年輕人,大家會點紅茶跟清冰,在店裡聊天、下棋、約會,類似現代的咖啡廳。老闆胡家福笑稱冰店當時就像渡頭社區的101大樓,是社區最熱鬧的地方,在冰箱尚未盛行的那個年代,還會讓鄰居借店裡的冰庫來存放水果和食物。

▲謝招治於1998年繪製的《枝仔冰冰店》。現為臺史博館收藏。(圖片來源: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article.aspx?a=223)

▲以前製冰後,需要再用冰刀切割大冰塊,方便使用

  老闆也提到小時候會騎腳踏車外送冰角(冰塊)給鄰居,或是當隔壁村莊舉辦喜事,會來叫冰角來冰鎮飲料,讓賓客可以喝到冰涼的飲料,同時拿冰角保鮮食材,以防變質。

  近年來,由於渡頭社區人口老化、外流嚴重,來訪冰店的當地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外地的觀光客。在胡老闆用心的經營下,以古早味清冰為特色,搭上自製醬料、醃鳳梨、麵茶,吸引許多觀光客和臺南藝術大學的學生慕名而來,品嚐古早味的同時,也在這個得以認識渡頭社區的休憩故事館聽老闆盛情分享在地故事。

春子の冰店的精神象徵

  除了傳承古早味的清冰之外,店裡還有一臺傳統的阿摩尼亞製冰機。據老闆說,機器約在民國50年間購入,比他出生的時間還要更早。

  阿摩尼亞製冰機裝有冷凝空間以及複數管線組成的冷卻系統,體積龐大,甚至跟老闆一樣高,也因此佔據春子の冰店的一部分空間。然而,阿摩尼亞製冰有時會伴隨刺鼻的氣味,為了不影響街坊鄰居,老闆早已不再使用阿摩尼亞製冰機,改用新式製冰機來取代人工炒冰。新式製冰機的味道不變,反而更能控制清冰的品質;即便如此,這臺老製冰機依然存在於冰店一角,是春子の冰店的精神象徵, 也是50年代社區少數的供冰來源。

  由於冰箱在那時後價位較高,不是每個人家中的必需品。因此,人們來冰店除了吃冰談天外,也會訂購冰塊用於生活和慶典上。反映出社區曾經的食物保鮮模式,可見春子の冰店對在地記憶的重要性。

▲春子奶奶與製冰機合影

▲阿摩尼亞製冰機現貌。以前製冰機的管線很長,連通到後面的建築,在機器老舊及阿摩尼亞刺鼻味道考量下,部分管線已拆除不再使用,但仍可於店內看見其身影

延伸閱讀

  1. Cynthia(2020年7月6日)。冰淇淋冷知識:中國火藥意外開啟製冰技術?。關鍵評論。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7152
  2. 王一中(2020年8月10日)。今晚,你想來點涼冰還是酸梅湯?明清的食涼歲時記。故事。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cube-of-ice
  3. 魏雅蘋(2020年9月21日)。臺灣夏日古早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網。https://collections.nmth.gov.tw/article.aspx?a=223
  4. Wikipedia(2024年4月22日)。Yakhchāl。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khch%C4%81l
  5. 春子の冰店」的Google地標:https://maps.app.goo.gl/pfzTEEBXCXPGHxi66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