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手合一的地方實踐:苑裡掀海風

文、圖/賴昊群(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4-06-1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簡稱:城實組)於2024年4月16日(二)藉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弗克思2.0課程—建築創作演習C(2)」前往苗栗縣苑裡鎮,參訪在苑裡深耕十多年的「苑裡掀海風」團隊,一同跟著兩位年輕的創辦人林秀芃和劉育育,認識苑裡掀海風的發展始末,走讀苑裡獨特的人文風景。

起「點」:掀冊店

  掀海風的基地就在距離苑裡火車站不遠的「掀冊店」,這間隱匿在巷弄中的書店,外觀看似溫馨小巧,實際走入店內才發覺比想像中寬敞許多。入口的右手邊是櫃檯與流理臺,再往後走便是寬闊的多功能空間。靠近入口左手邊的房間則是掀冊店的書區,不同於一般著重書籍陳列的豐富量感,掀冊店的氛圍更像是社區圖書室,透過沙發、矮凳與簡單的佈置營造親近不拘謹的閱讀空間。書櫃上的幾個大分類:「地方書寫」、「空間與歷史」、「紀實—文學」、「社會人文」,也讓初次來訪的我們,對「苑裡掀海風」的地方關懷建立初步印象。然而是什麼樣的契機,促使這幾位青年在苑裡落地生根?這就要從十年前的「苑裡反瘋車」運動說起。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師生參訪苑裡掀海風的主要據點「掀冊店」

從反到返:反瘋車與掀海風

  由於環保意識抬頭,以及未曾停歇的核電爭議,政府努力推動再生能源。然而,看似理想的大型風力發電,實際上卻對原本居住在沿海地帶的住民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是風切聲的噪音干擾,巨大的風機也為當地帶來強烈的景觀衝擊與安全疑慮。種種因素迫使苑裡居民在2012年底成立「苑裡反瘋車自救會」展開抗爭行動,許多在苑裡成長和關注此議題青年,也在此時凝聚起來。當運動到達階段性成果後,幾位青年開始思考還能為苑裡做些什麼。因此在2014年成立「掀海風」團隊,透過田野調查、舉辦藝文活動、出版《掀海風》雜誌等多種形式持續關心在地公共議題。更在2017年開始,藉由民間募資舉辦「海風季」,除了讓更多人看見苑裡,也讓掀海風不斷反思團隊未來的方向。最終在2018年成立獨立書店「掀冊店」,作為掀海風的主要據點。

  「為什麼是書店呢?因為閱讀能讓孩子們認識到不同的世界與觀點。」當天為我們解說的秀芃分享了最初開書店的想法。除此之外,書店的出現也讓掀海風能更具體的被人們認識,透過點、線、面逐步編織相同理念的在地社群,如同一場寧靜的社會運動。然而,在經營過程中,團隊也漸漸發現單靠閱讀書籍是不夠的,因此轉而創造更多元的「走讀」、「風土食」以及「人的閱讀」,吸引更多不同興趣的夥伴加入掀海風的地方轉動。

▲掀海風共同創辦人林秀芃介紹團隊的發展歷程

社區互助共生迸發新連結:教芋部、海風獎學金

  當然,這些活動只是挖掘地方知識的第一步。為了建構更緊密的地方網絡,掀海風更進一步提出教芋部、海風獎學金等行動,以互助共生的模式解決地方問題。2019年,團隊協辦音樂會之後剩下許多咖啡,因此發文邀請學生們到掀冊店喝咖啡讀書,意外吸引許多準備大考的學生,讓書店順勢成了K書中心。當時剛好在店內的麵店楊老闆(交大電子物理系畢業),也熱心地在書店協助學生們解題。這個偶然給了掀海風團隊很大的靈感,發起了「教芋部」免費課輔行動。團隊與苑裡在地的芋農合作,並招募「教芋股東」認購芋頭,一部分資金作為支持種植友善芋頭的芋農收入,另一部分則作為教育志工的補貼。而參與免費授課的學生,則必須投入老人照護、弱勢家庭、動物保護等地方社區服務。「教芋部」計畫透過這種機制巧妙地將原本看似無關的教育、友善農業推廣、社區服務串連再一起。

  至今仍在持續進行的「海風獎學金」則不同於其他以清寒、學業為標準的獎學金,是以地方連結的程度作為評量依據。參訪當天的書店的牆上擺滿了學生們的學習歷程簡報,每一份都詳實紀錄著他們參與社會人文、環境關懷、社區參與等活動的過程與反思。此外,歷屆獎學金評審也都邀請出生於苑裡的各界人物,不僅讓高中生意識到苑裡的議題與價值,也讓在外打拼的苑裡人回饋與關注自己的家鄉。

▲午餐時間與掀海風團隊相互提問、交流

走讀苑裡:苑裡公有零售市場、振發帽蓆行、郭芝苑故居

  在認識掀海風一路以來的發展後,秀芃帶著師生實際走訪苑裡的重要據點。首先來到位在天下路旁的「苑裡公有零售市場」,興建於1907年的公有市場是當地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是早期重要的現代化工程之一,並在戰後持續擴建為二層樓磚造RC補強建築。市場的興築規劃不僅見證了庶民生活的變遷與累積,也體現公有市場依著在地有機增生之實踐。可惜在2018年遭大火祝融後僅存部分遺構牆面,在2019年遺構登錄為歷史建築後,目前正推動文化資產修復與市場新建雙軌並行。

▲苑裡公有零售市場大火後僅存的部分遺構牆面

  第二站則是與當地藺草產業息息相關的「振發帽蓆行」,藺草獨特的香氣以及吸濕降溫的功效,自古就被平埔族製成草蓆使用。受到日本西化的影響,藺草帽也成為穿著西裝時重要且時尚的配件。經歷藺草產業輝煌時期的六十五歲以上長輩,幾乎都擁有藺草編織的技術。然而,隨著臺灣發展策略以及居住型態的轉變,許多口耳相傳的編織技術也逐漸失傳。現在苑裡的藺草業雖有社區營造的補助支持,但仍無法根本的解決結構性的問題。該如何透過持續深耕建立地方認同感,是未來需持續努力的方向。

▲藺草編織中的壓一壓二技法,呈現不同觸感

▲振發帽蓆行老闆示範析草分支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郭芝苑故居」,郭芝苑被譽為臺灣現代民族音樂之父,以西洋古典樂為基礎,融入臺灣本土元素,譜寫出多首重要的臺灣樂曲。就連苑裡多間學校的校歌也是由郭芝苑作曲,在苑裡可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郭芝苑故居內除了展示了郭芝苑的生平事蹟及信件手稿,還留存郭芝苑平時瀏覽的書籍與樂譜,這些都是他創作的養分來源。由於故居仍為其後代持有,只有特別預約導覽時才能進入。也因為家族對於基金會成立上意見分歧,目前相關的展覽與活動策劃所需的資料與文物,皆以授權方式使用。

▲郭芝苑故居展示郭芝苑相關的文件、手稿與樂譜

心、腦、手並行的地方實踐

  回到掀冊店實際體驗了藺草編織。在編織的過程中,體會編織技術不只是頭腦對編織邏輯的理解,更考驗雙手的協調性。即便是相同圖像的動物編織,藉由不同人的巧手,也會產生不同的樣貌。回顧一整天的行程,「掀海風」在苑裡的編織也相當精彩,在反瘋車之後將地方的短期動能轉化為長期經營的基石,透過不同的行動讓苑裡的教育、產業與社區相互交織。這不僅需要堅實的組織規劃(腦)與實踐能力(手),更需要關懷地方的「心」,把地方的事都當作自己的事,才能召集更多具備地方認同感的夥伴,攜手共創地方價值。

▲藺草編織體驗,編織動物書籤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