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垣記憶三重奏:重返、重現與重建

文、圖/蔡慶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教授)  2024-08-15

  因緣際會之下,南藝大紀錄所蔡慶同老師,取得了前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所捐贈一批1990年代「外省人研究」與「眷村文化保存」的檔案,其中包括了文字、照片、幻燈片、錄音帶、錄影帶與DV帶等等媒材。

  有鑑於這批檔案的價值與意義,他偕同了動美所袁子賢老師,共同開設「數位典藏與加值應用:外省人記憶」的課程,並帶領紀錄所學生黃宇振、李昕柔、林宇庭、動美所學生呂佩亦,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將這批檔案完成數位化的轉檔工作。

  在這批檔案之中,基於原臺南市北垣社區(含樂群、光復與實踐三個眷村,如今已改建為長榮社區)的資料相對完整,因此,師生們聯繫上長榮社區發展協會的潘美純老師、當年進行訪談錄音的研究生尚道明先生,決定以「北垣記憶三重奏:重返、重現與重建」為題,舉辦歷史影像(聲音)的放映及其策展。

▲長榮社區發展協會的潘美純老師,和當年的眷村居民一起翻看老照片,回憶眷村生活點滴

  臺灣是座移民島嶼,不同世代的人們,或因經濟、或因戰亂等諸多因素,匯聚於此,人的生命經驗,層層疊疊在土地上,構成特殊的人文地景,昔日的北垣社區,是1949年後外省軍人在臺灣以克難的方式興建而成的眷村,然而隨著都市計畫與土地更新,竹籬笆已改建成高樓大廈,人與人緊密的連結與情感雖不復見,但記憶仍迴盪於人們的心中。

  2024年06月29日的下午在長勝里社區活動中心,聚集了二、三十位北垣社區第一代與第二代的居民,也有不少行動不便、坐著輪椅的老人家前來,我們主要放映的是1995年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的活動紀錄、廣電基金製播的《在地生活:北垣》節目(從1997年大年初一記錄到被拆遷)、1994年的訪談錄音檔。

▲三十餘年前的北垣社區活動錄影帶,經數位化轉檔後,重回舊地放映

  伴隨著動態影像、口述聲音與靜態照片的播放,回憶也自然而然地在這個空間中開始浮現與流動,大家紛紛指認影片中的人事物,或者有人激動地大叫:「那個是我爸爸」,或者有人因感傷於片中的長輩多已過往而哽咽,或者有人重新回首當年從無到有、發起眷村文化保存的心路歷程。

▲當天有多位北垣社區高齡八、九十歲的第一代居民在晚輩陪同下來到現場,除了難得和老鄰居敘舊,也在觀看歷史影像的過程中勾起許多回憶

  本次活動係透過影像、聲音、照片與史料,「重返」歷史現場,透過文本「重現」北垣社區集體的生活圖像,以「重建」多元的歷史敘事,正如法國歷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以「記憶所繫之處」思考歷史與記憶的多線敘事,今日,我們以「重返」、「重現」與「重建」的記憶三重奏,企圖重新理解北垣社區的歷史記憶。

▲活動現場以老皮箱為意象,將舊時眷村蒐集來的照片依主題分為「重返」、「重現」與「重建」三個單元,勾起許多居民的回憶

▲潘美純老師邀請往日社區共同打拼的夥伴上台分享,大家強調眷村的女人們是最堅強的力量

▲一堂課程的成果展覽,竟成為北垣社區居民難得的聚會。活動最後,居民們和與會師生留下珍貴合影,為社區歷史再添一筆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