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火燒島-向白色恐怖受難前輩致敬
文/杜秉芸 圖/杜秉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研究生)、音像藝術媒體中心 2024-08-15
音像紀錄研究所除了專注於紀錄片創作,還強調學生的田野調查技能,因此這學期特地開設了田野調查工作坊的課程,課堂中不時會有移地教學,就是希望以曾吉賢老師的自身經歷,透過實地走訪來分享給學生。
▲2024南藝大音像紀錄研究所移地教學-現地的再現:新生訓導處策展與影像紀錄 海報(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提供)
4月的尾聲,我們來到了吉賢老師2008年拍攝紀錄片《囚 · 島》的綠島,這部紀錄片是當時和博物館學第五屆的張瑞峯學長來到綠島規劃策展時所拍攝的。而此次一行人經歷風浪踏上島後,正好遇上降雨鋒面,於是首先就來了一場陣雨迎接我們,便將原先要去十三中隊向前輩致敬的行程往後安排,改為先到訪綠島人權紀念公園,又稱為「綠島垂淚碑」。那螺旋狀的設計,碰上天空下著的細雨,順著兩旁集水渠匯入中心滴落,彷彿天空也在為受難前輩們哭泣,進入垂淚碑旁有遮蔽的建物下,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用塑膠板輸出的受難者清單,從老師口中聽聞這些塑膠板從2009年沿用至今,感嘆它們如同各位前輩們一般非常堅毅不搖的同時,也對於這般粗糙的紀念方式感到心寒。
▲由綠島人權紀念公園開始此趟課程。圖為張瑞峯學長講述策展過程,後方則展示為2009年起沿用至今的塑膠輸出版,上面皆為受難者的名字(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提供)
翌日,我們開啟在島上的第一堂課,先到新生訓導處聽導覽,這位導覽員本身是綠島島民,她親切的和我們分享很多自己小時候對這些政治受難前輩的記憶,包含當時島民生病家人會帶著她們來到新生訓導處看醫生,因為這些關押的人當中,有不少是醫生,展場中,1:50的全區模型館,是由當年張瑞峯學長、陳孟和前輩和策展團隊們經歷口述、討論過後,憑藉前輩們的記憶所塑造,整個模型展現了15年間,新生訓導處的縮影,有他們親手從海邊打石頭建造的克難房、山壁上鑿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字樣、在牛頭山上開墾出的農地等等…,透過模型加上解說,腦海中浮現著他們在島上的身影,我們以這樣的回望,去感受這段不曾經歷卻也不該忘記的歷史,生活在可以自由發言的世代,不敢說能產生多大的共鳴,但心裡卻有某一小塊角落好像隨著前輩的青春,被遺留在了綠島。
▲新生之家內的新生訓導處全園區模型館。以1:50比例製作新生訓導處全區模型,呈現政治受難者在綠島的生命故事(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提供)
▲新生之家內新生訓導處第三大隊展示區內合照(音像藝術媒體中心提供)
導覽過後,回到教室張瑞峯學長和我們分享他當初的策展概念,包含很多和陳孟和前輩的手繪稿,前輩就讀過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的美術系,因此透過手繪搞,我們可以看到非常精緻的繪畫,以及從策展的細部中看到他對色彩的敏銳度和要求,甚至因為他曾在照相部工作,有留下照片可以還原更多當年的場景,陳孟和前輩親力親為的指導各項細節,連一公分差都要講究,就是為了用他撿回來的那條命,把這一段被埋沒的歷史、地形、情景留下來。
▲《走揣你的形影》為陳佑禎學長拍攝,影片講述受難者二代對於父母親遺物或是記憶做尋訪的過程(杜秉芸拍攝)
傍晚,我們和吉賢老師一同到牛頭山觀賞日落,沿路也由老師分享著當時做陳孟和前輩口述中提到,他們一行人上山種菜的地方,攻上山頂,我們在周遭發現一隻鐵炮百合,是前輩們種菜時如果有看到會摘回去放在床邊的花,雖然我們因為雲層沒有看到日落,但被晚霞照映著的海和鐵炮百合卻是更加令人難忘。晚餐過後回到教室,再由吉賢老師分享從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文化地圖、檔案到囚島的創作歷程,吉賢老師說道起初為了策展所需的影片,無法加入過多個人的情感,必須採納各位前輩的諸多建議,才得以做出大家皆可接受的展覽影像,但隨著老師和孟和前輩接觸的越深,越是希望能發展出一部可以替他發聲、傾訴他心聲的作品,於是《囚 · 島》這部片誕生了,作者電影中就可以加入更多感性的回憶,包含孟和前輩對母親的情感,對素未謀面姪女的感情,為了送小姪女禮物,他專程請教了懂做木工的難友,教授他親手刻出一把小提琴,這些充滿他既思念親人又溫暖的個人特色,這時才可以被充分的展現出來,而老師想交給我們的觀念是,無論是記載眾多前輩口述的文化地圖,還是充滿寫情寫景的作者電影,這兩者都是紀錄片的不同典範,甚至缺少了前者的口述,或許就無法發展出後者的詩意紀錄片。《囚 · 島》過後,同為音像紀錄所的陳佑禎學長也拍攝了《走揣你的形影》,講述受難者二代對於父母親遺物或是記憶做尋訪的過程,觀看完這兩部片,讓我們對整個文化記憶的概念,似乎越加清晰了。
▲三峯岩,為綠島重要地標,也是前輩們綠島歲月中的深刻記憶(杜秉芸拍攝)
▲牛頭山上遙望三峯岩, 陳孟和前輩提到新生上山勞動割草後有時會採「鐵炮百合花」下山,插在隊上通鋪上邊的木窗上,在身體被囚禁的夜晚裡,帶著百合的香味,到達自己想到的地方!(杜秉芸拍攝)
在島上的最後日,從實地走訪綠洲山莊開始,這聽起來像是渡假山莊的地方,當初是因為泰源監獄事件後,為了讓政治受難前輩無處可逃而新建,取名綠洲山莊的美名則是為了掩蓋它是一座監獄,參觀一圈後,對這座監獄最深的印象是,它帶給人的壓迫更重了,除了建築更加封閉外,房舍空間十分狹小,雖說有設立圖書館和一些可以做美術的部門,但是活動範圍都僅在同一排的空間。離開綠洲山莊,我們回到了第一天未完成的行程,十三中隊及燕子洞的走訪,十三中隊是在綠島時離開的難友埋葬的地方,因為原先編制十二中隊,因此稱呼他們為第十三中隊,曾吉賢老師和張瑞峯學長陪同前輩回到綠島時,這些前輩都會不時的到這裡紀念他們的難友,墓碑群的前方就是一片海,因為地處偏僻加上燕子洞曾經是停屍和焚化遺體之地,島民多少都會畏懼此地,因此人煙稀少,也不常有成群遊客的身影,環境是相當乾淨而純粹的,而祂們被葬在這島上最美的地方,卻也埋藏著最心酸的故事。
▲《囚 · 島》紀錄片觀賞及吉賢老師於課堂分享當時的拍攝過程(杜秉芸拍攝)
▲十三中隊(杜秉芸拍攝)
向前輩們致敬過後,這趟旅程也將進入尾聲,除了課堂上對田野概念的學習,實際走訪過,真的會得到更多坐在教室無法獲得的收穫,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走訪,讓曾經在綠島短暫停留過一個月打工換宿的我,對這座火燒島,衍生出新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連結。
▲吉賢老師與瑞峯學長帶著學生們重返關押政治犯的「新生訓導處」歷史現場合影(杜秉芸拍攝)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