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互住共好: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

文、圖/鄭弘裕(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4-09-15

  「下一個佛將不會以個人的形式出現,而可能會以社區的形式出現。這將會是一個實踐理解和慈愛的社區,也是一個實踐正念生活的社區。這可能是我們對於地球的存活,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一行禪師

  當代社會深受資本主義影響,強調競爭而非合作,每個人都是原子化的個體,無法思考集體問題。在雲林古坑有一群人,因著共同信仰而組織意向性社群(Intentional Community),開始從事社區營造,透過共同關懷、合作與集體行動,不僅解決生活需求和困難,更拉近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曾旭正,2021)。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簡稱:城實組)曾旭正老師(臺灣心靈生態村協進會理事長)開設《永續環境》課程,2024年6月30日(日)安排修課同學前往「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簡稱:古坑心靈村)參訪,邀請劉義群(麻園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謝侑均(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總幹事)、陳浮容(蓮珠緣管理委員會主委)等講師與同學交流,認識古坑心靈村的發展歷程與挑戰。

▲城實組同學與曾旭正老師在生態廁所前合影

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

  古坑心靈村位於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和崁腳村一帶,其範圍大致為「崙仔溪以南、華興溪(舊名石龜溪)以北、台三線以西至古坑鄉界之間」,面積約1350公頃,包括麻園、東耕、平和、中洲、中和、後湖、崎崙尾、崁腳等聚落,以及周圍向台糖租借的有機農地、福智教育園區、慈心大自然莊園等。其中,福智教育園區是古坑心靈村的核心,自2003年開辦小學開始,陸續新增幼兒園、國中、高中和佛教學院。由於福智團體長期關注心靈、環境、環保、食農等議題,吸引許多民眾搬遷至此,周圍有300至400戶同修、學生和家長,漸漸形塑一股特別的地方能量。

  與許多生態村(Ecovillage)不同的是,古坑心靈村並非在空白土地上,從零打造一塊淨土,而是真實地坐落在農村聚落裡,與數代勤耕的農家共處。在多位有志之士的推動下,試圖集結新舊居民一同發想未來願景並付諸實行。目前古坑心靈村提出「創新農業、全人教育、健康照護、景觀療癒、循環經濟、共生聚落、低碳智能」七大目標,期望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集居,在生活上降低對環境和社會的衝擊,並且強調心靈提升、關懷互助和持續共學,致力於營造理想的生活模式。

▲曾旭正老師利用地圖向同學說明古坑心靈村的概況

新舊居民的撕裂與縫合

  麻園社區發展協會的劉義群總幹事,從東吳大學體育室退休後,返鄉展開新的生活。起初,他只是想要減輕哥哥(劉義岳)擔任麻園村長的負擔、改善會議效率,卻一不小心當上了總幹事,加上身兼在地居民與福智同修兩種身分,自然而然成為新舊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在多方的鼓勵下,他開始從事社區營造,並與夥伴一同撰寫《麻園村史》,透過口述歷史與文獻回顧梳理村莊的前世今身。參訪當天,劉總幹事以熱情地的口吻向我們介紹麻園的各個面向,包括農業(柳丁、菸草、鳳梨、烏殼綠竹筍等)、食品加工(桶筍等)、地方仕紳(林國華、賴勁麟等)、水文(水塘、大湖口溪等)、農村女性處境等議題,讓我們對麻園有基本認識。

  接著,劉總幹事從兩個面向切入麻園「新居民」(福智同修)和「舊居民」(在地居民)的衝突:第一個是福智教育園區設立以後,時常辦理大型活動,加上平時老師和家長的通勤,讓原本寧靜的農村湧入大量車潮,一方面導致鄉道堵塞,另一方面雙方使用道路的習慣不同,像是農民在路上緩慢行駛鐵牛車時,容易與後方急著通過的轎車發生爭執;第二個是生命歷程差異頗大,新居民是來自各地、學經歷多元的福智同修,舊居民則是世代在此耕田的農人,雙方在生活習慣、語言、肢體和觀念都有極大差異。多年下來,彼此產生諸多誤會與矛盾,雖然立足於同一片土地卻各過各的生活。

  有鑒於此,劉總幹事與清幢法師、謝侑均等人,藉由組織「敬老義工」進行「逐戶家訪」,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實需求。從傾聽居民的不滿開始,在陪伴的過程中,找出居民關懷的議題(例如:健康、農業等),再進一步思索解決方案與媒合相關資源(例如:綠色照顧、農村再生等)。每週四上午在麻園井頭教室或社區活動中心的「共學」是維繫義工的重要場合,除了閱讀《全廣》之外,也會彙整家訪的發現、討論遭遇的困難。同時,經由吳松霖、劉欣恆等人(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引進「參與式預算」來凝聚力量、促進居民參與公共事務,並積極舉辦共餐、平安節、掃街等活動,找回社區「做公工」、「相放伴」的精神。

▲劉義群總幹事介紹麻園村史、新舊居民的衝突,以及近年的社區營造歷程

▲敬老義工每週四上午都會舉辦共學,一同討論社區家訪的問題

互住∕互助共好的實踐

  當天下午,我們拜訪位於麻園村和崁腳村交界的「蓮珠緣」,是一棟因應福智同修、學生和家長居住需求而興建的集合住宅。首先,我們抵達四樓的一戶單元,由管理委員會的陳浮容主委無償提供給義工使用,是私有財產公共化的表現。現場,由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的謝侑均總幹事、多位義工向我們說明「互助共好」的行動。這個行動大致分為對內的實踐與對外的推廣兩個部分:對內的實踐著重協助住戶「在地安老」和「在宅善終」,組織一群義工一同守護居民,建構社區機制以接住彼此的照顧需求,練習付出與接受幫助,既培養關係也磨合耐性;對外的推廣重視「社區家訪」,促進福智同修關懷在地居民,傾聽和了解大家的生活窘境,嘗試給予協助,像是社區診所(請醫生到社區)、陪伴長輩、引進長照服務等工作,形塑「居民互助共好網」。

  再者,陳主委帶我們走訪大樓的公共空間,認識生活的真實樣貌。當我們在頂樓平台遠眺整個古坑心靈村時,剛好遇到一位牽著年幼男孩的孕婦上來散步,陳主委便自然地關心近況,詢問有沒有要幫忙的部分。最後決定待會讓男孩到主委家玩耍,撥出時間讓媽媽休息,可見居民之間有著良好的互助關係。在一樓入口大廳,我們遇到一位熱心的警衛大哥,他會關心經過的每一個人,甚至熟記居民的姓名與需求,並適時給予協助,讓大家備感溫馨。大廳櫃台左側有一個被陳主委稱為「誠信商店」的檯面,鄰近小農會將居民預訂的農產品放置在此,方便訂購者自行取貨再將費用投入指定容器,顯示農民與居民之間的連結與信賴。此外,我們也造訪一樓的公共空間,像是餐廳和廚房,每周一、二舉辦共煮和共餐,藉由食物交流彼此的感情;還有一個寬敞的佛堂,滿足居民的信仰需求,又能符合參訪、活動、會議等多功能用途。雖然蓮珠緣是一棟私有產權的集合住宅,但是居民並不會自掃門前雪,願意走出家門關注彼此,並努力透過軟硬體來創造充滿關愛與活力的社區。

謝侑均總幹事(右)與黃淑玲義工(左)說明互助共好的行動方案

▲陳浮容主委關心懷孕住戶的近況,並適時給予協助

▲位於蓮珠緣大廳的誠信商店,是住戶與鄰近小農的交易場所

散佈在村落各處的據點

  為了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古坑心靈村,曾旭正老師安排走讀生態廁所、悅和共購中心、福智佛教學院、綠竹藏碳、官家&冊筍書屋、中洲慈心苑、玄武宮等地點,一來說明古坑心靈村是由散佈在村落各處的據點所構成的整體,二來認識新據點如何與原聚落共生、共好,以下介紹三個我們拜訪的地點:

(一)生態廁所:這是一座在柚子園的生態廁所,由藝術家拉馬.默提司(呂沐芢)設計與建造,期望藉由藝術創作提升人們對土地和環境的關注。生態廁所大量使用原生、可再生和可回收的材料,像是三合土(石灰、粘土和細砂)、塑膠瓶等資材。同時,搭配雨撲滿、尿液回收系統、固體糞便堆肥系統,不只節省用水,也讓排泄物成為有機肥料,實現養分的循環利用。同時,建造過程辦理土牆實作課程,邀請居民、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與,親手體驗作品以感知自然變化。

(二)綠竹藏碳:麻園的烏殼綠竹種植面積約40公頃,產銷班每年生產400公噸的烏殼筍,是社區居民經濟的重要來源。可是烏殼綠竹必須每年定期疏竹,以確保良好的發筍率,所以每年的七、八月就會產生上千噸的廢竹。因此,麻園社區發展協會藉由農村再生計畫導入生物炭的製作技術,建造開放式倒金字塔生物炭爐提供居民使用。生物炭的用途廣泛,包括雞舍墊料、改良土質、除濕、除臭等功能,更是循環農業的具體展現(農傳媒,2017)。

▲麻園社區的開放式倒金字塔生物炭爐

(三)官家&冊筍書屋:官家是麻園的一戶官姓人家無償借給社區使用的公共空間,作為服務長者、共廚、共餐的場域。透過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的補助,邀請藝術家拉馬.默提司(呂沐芢)偕同社區居民將儲藏室改造成書屋,陳列募集而來的二手書,促進老幼共學。藝術家活用老舊物件,像是將回收木料做成雨遮和窗戶、將炊粿的蒸籠和抽屜做成牆上書架,以及將水桶、臉盆和竹簍做成燈罩。既符合環保理念,又為老屋注入一股活力(陳秀玲,2023)。另外,書屋名稱由居民集思廣益,取名冊筍為台語「脆筍」之意,代表麻園生產的烏殼筍口感清脆。

▲藝術家拉馬.默提司與居民運用回收舊物改造的公共空間

邁向「無血緣大家庭」

  古坑心靈村因著相同信仰,藉由社區營造連結「新住民與新住民、新住民與舊住民、舊住民與舊住民」,創建「共融」的生活環境。尤其,新、舊住民都面臨高齡化的挑戰,所以他們正在努力探索新的社會照顧模式,打造更人性且貼心的方法,而非過度依賴醫療和長照體系。像是許多居民參與「照顧服務員」訓練並獲取證照,回到社區服務長輩,形塑「老老照顧」的可能。這種超越血緣的互助,如同親人般地相處且相互照顧,試圖在古坑心靈村創造無血緣大家庭。

▲蓮珠緣的住戶們正在從枝條上取下破布子

參考資料

1. 吳松霖(2022)。起步:家訪的逆習——走出舒適圈,麻園義工歸零學習。福智之聲,242,57-63。

2. 黃鈺婷、傅慧純等(2022)。學習:照服重訓後——親密接觸震撼,重新定義人我。福智之聲,242,69-75。

3. 劉義群(2022)。敦睦:咱們放伴去——社區活動迎向需求,村民團結了。福智之聲,242,64-68。

4. 謝侑均(2022)。我在心靈生態村的第一年。福智之聲,242,46-56。

5. 拉馬.默提司(2024年2月19日)。re-live築屋——生態廁所。蓋亞計畫。https://gaianewpark.blogspot.com/

6. 陳秀玲(2023年7月19日)。落實環保✕改造書屋。PeoPo公民新聞。https://www.peopo.org/news/645236

7. 曾旭正、白慧琪(2021年6月21日)。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曾旭正:先對家鄉「雞婆」,匯集群體力量才能改變。微笑台灣。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5755

8. 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無日期)。社區即道場—-在心靈生態村嘗試的心得分享。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https://bwbc.blisswisdom.org/%E3%80%90%E7%A4%BE%E5%8D%80%E5%8D%B3%E9%81%93%E5%A0%B4%EF%BC%8D%EF%BC%8D%E5%9C%A8%E5%BF%83%E9%9D%88%E7%94%9F%E6%85%8B%E6%9D%91%E5%98%97%E8%A9%A6%E7%9A%84%E5%BF%83%E5%BE%97%E5%88%86%E4%BA%AB%E3%80%91/

9. 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無日期)。古坑國際心靈生態村在實驗什麼?。福智佛教學院籌備處。https://bwbc.blisswisdom.org/%E3%80%90%E5%8F%A4%E5%9D%91%E5%9C%8B%E9%9A%9B%E5%BF%83%E9%9D%88%E7%94%9F%E6%85%8B%E6%9D%91%E5%9C%A8%E5%AF%A6%E9%A9%97%E4%BB%80%E9%BA%BC%EF%BC%9F%E3%80%91/

10. 農傳媒(2017年9月5日)。循環農業再一例!古坑麻園生物炭讓廢竹變綠金。農傳媒。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6502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