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寶德紀念館2024《南創獎》頒獎典禮

文 / 鄭宇真(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學士班) 圖 / 鄭宇真、藝術推廣處  2024-09-15

  為激勵校內學子藝術創作潛力,漢寶德紀念館(以下簡稱漢館)策劃《南創獎》作品徵選,五位入選藝術家分別為黃姿婷、陳昱維、魏銘儀、鄭育及鄧樹榮(依姓氏筆畫排序),並於113年8月16日在漢寶德紀念館隆重舉行頒獎典禮。

  本次致詞貴賓包括南藝大校長邱上嘉、前漢館副館長暨資訊長羅禾淋副教授、藝術推廣處處長吳明靜副教授,以及慕名而來的來賓與教職員工生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場溫馨的典禮。此外,典禮後由此次獲獎藝術家魏銘儀,帶來「好碳埋皂 - 綠碳生活通」手做活動,以綠碳製作手工皂,帶領學員體驗如何將環保理念結合藝術,融入生活。

▲ 2024《南創獎》受獎人魏銘儀(左三)、鄭育(左四)、鄧樹榮(右三)等人,從南藝大校長邱上嘉(右四)手上接獲獎狀及合影。(攝影/藝推處)

黃姿婷《異夢・亦夢》——現實與夢境的交織
  黃姿婷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所影像美學組。她的創作多以錄像裝置和劇情影像為主,常透過影像探索意識與夢境之間的關聯,將無形的思考具化為視覺語言。

  在她的作品《異夢・亦夢》中,黃姿婷透過多頻道的呈現手法,展示記憶與想像如何在不斷交錯中呈現出似真似幻的世界。作品探討真實與虛擬之間的落差,並邀請觀者進入她所創造的內在時間與空間。她以三幕劇的形式使故事易於理解,同時讓觀眾得以投射自身的經驗與情感。透過切換彩色與黑白畫面,觀眾可見兩種相反的敘事順序,這不僅塑造不同的結局,還巧妙地模糊了現實與虛擬的界線。作品中的畫面留白,給予觀者自由想像的空間,並邀請觀者加入創作過程,延續時間與感知的多重維度。

 

▲黃姿婷,《異夢・亦夢》,錄像裝置,2022。(攝影/鄭宇真)

鄭育《香愁》——記憶與氣味的無形羈絆
  鄭育,目前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就讀。鄭育的創作聚焦於政治與影像介面,透過幽默且直接的方式,探討當代臺灣社會與政治議題。

  其作品《香愁》源自鄭育在桃園求學期間的經驗,桃園市是移工人口相當多的地區。鄭育經常搭乘區間火車,與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同車,並聞到他們身上的濃烈香氣。這種氣味最初令她感到不適,但當她離開桃園後,這氣味的缺失反而強調了它的存在。鄭育開始思索這些來自移工身上的香氣,從香水到洗衣精,皆承載著文化習慣與對故鄉的思念。對移工而言,香氣不僅是嗅覺體驗,更是文化認同與情感記憶的延續,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氣味是懷念家鄉的重要方式。然而,對臺灣人來說,這些氣味可能會帶來陌生感與不適。

  在《香愁》這件作品中,鄭育選擇在移工不常出入的公共空間,如高鐵、廟宇和畫廊,噴灑他們常用的香水,藉由嗅覺與視覺的衝突,試圖打破人們對於社會階級的固有認知。觀眾被邀請進入一個氣味交錯的領域,當嗅覺與視覺產生矛盾時,他們對於身邊人物的身份認同開始模糊。鄭育利用第三人稱錄像與第一人稱書寫兩種方式展現不同的視角,這兩者相互補充,讓觀者拼湊出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意涵。透過這種創作方式,鄭育探索了氣味、文化與空間之間的複雜關聯,並邀請觀眾重新思考台灣社會中的移工議題。

▲鄭育,《香愁》,行為及錄像,2023。(攝影/藝推處)

▲《南創獎》入選藝術家鄭育(右)

 

陳昱維《這一切都與我無關》——集體與個體的關係

  陳昱維的作品《這一切都與我無關》以實驗舞蹈劇場錄像的形式,透過錯落的紙張、變幻的光束和聲響,探討人與世界的關係。表面上,作品似乎是一種對世界冷漠的自我陳述,然而,陳昱維巧妙地利用「否定」來表達個體對於外界連結的渴望。每個人如同孤島,在「無關」與「有關」之間尋找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微妙聯繫,並揭示孤獨作為人類本質的核心。劇場錄像中的舞者穿梭於斷裂的訊息與情感之間,創造出觀者處於在場與不在場之間的灰色地帶。投影機的光束變換顏色和場景重構空間、錄像和聲音解構時間,這種碎片化的重組過程構築了當代人內心深處的紛繁與喧囂。

  陳昱維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學生。他的作品涵蓋錄像、實驗影像與敘事影像,常因個人體驗而聚焦於「身體感知」與「存在」等議題。作品《這一切都與我無關》曾入選金馬賓館美術館的「2024 Video Sandbox影像沙盒」計畫。


▲陳昱維,《這一切都與我無關》,錄像裝置,2022。(攝影/藝推處)

 

鄧樹榮《垂死螻蟻》——生命的無聲訴求
  鄧樹榮,2019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後以佈展和擔任藝術助理維持生活與創作,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經歷社會運動和疫情後,他在2021年毅然決定離開香港,揮別家人,帶著所有存款來到臺灣開始新生活。這段旅程中,他感受到無助與孤獨,並深陷焦慮與恐懼,周遭的人無法理解他的處境,而藝術成為他紓解內心困境的唯一出口。

  《垂死螻蟻》直接反映鄧樹榮的個人經歷。他以昆蟲為象徵,將自己比喻為在角落垂死掙扎的螻蟻,體現在異鄉孤苦奮鬥的狀態。作品運用金屬與竹子,模擬一場獨特的葬禮儀式,呈現他面對艱難生活的心理狀態。他將金屬鈴鐺的聲音喻為昆蟲鳴叫,讓聲音成為身體的延伸,並將手腳禁錮,以蠕動的方式象徵身體的掙扎。鄧樹榮使用竹篾與金屬包裹身體,延長肢體的觸角。在這過程中,鈴鐺的聲響隨著動作變化,直到最後只剩下微弱的呼吸聲,最終回歸寂靜。

  作品通過多層次的媒材運用與行為表演,傳達對生命的無力感以及對異鄉生活的迷茫。他的作品不僅是關於死亡的隱喻,更是在困境中堅持、追尋自我的儀式化表現。


▲鄧樹榮,《垂死螻蟻》,行為及混合裝置,2024


(圖6)▲《南創獎》頒獎典禮主視覺及入選藝術家鄧樹榮(右)

魏銘儀《落碳生》——凝固的碳痕

  魏銘儀擁有農業相關的學術背景,並對環境議題深懷關注。他的作品《落碳生》以廢棄的蔬果作為原料,例如榴槤殼、哈密瓜和甘蔗渣等,大部分原料來自果汁店或廢棄農田裡的廢棄蔬果渣。這些原料經過炭化處理,磨成粉末,進而與陶土混合燒製,形成不滲水的陶器。為了達到這種效果,作品在燒製過程中最高溫度達到1260度,並採用掩埋式燒法,將粉狀的碳覆蓋在陶土上,在缺氧的環境中保留碳分子,實現陶土與碳的結合。

  魏銘儀的創作靈感源於他的農業背景和對環保議題的深入思考。他認為,當前的碳循環已經失控,如果能將碳留於地球,而非再次釋放到大氣中,將是有效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解決之道。幸運的是,碳具有遠紅外線放射的特性,與陶土結合後既能保持一定的結構強度,也展現了豐富的創作可能性。這使魏銘儀得以開發出各式不同形態的陶藝品,並應用於日常用品如杯具等。

  在材料選擇上,他對原料的使用極為謹慎,堅持來源必須為在地材料,以避免因蒐集過程而產生額外的碳排放。此外,他善加利用「廢熱」來處理廢棄物。他的一位朋友經營陶瓷工廠,工廠的隧道窯爐全天候運作,陶瓷在冷卻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廢熱。魏銘儀充分利用這些廢熱,將農業堆肥中的生物資源進行碳化,並進一步與陶藝結合,創造出兼具環保意識與藝術性的作品。

  另一件懸掛式裝置藝術從地球的現況中汲取靈感,象徵著人類對環境的傷害。魏銘儀採用低溫技法處理該陶器,使其保持吸水性,並將碳化的植物粉末與水混合,均勻塗抹於陶器的外層,以此呼應人類應努力將更多的碳固定於地球表面,減少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

  透過《落碳生》,魏銘儀展現其將農業知識與陶藝創作結合的創新嘗試,傳達他對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懷。同時,他期望以此作品喚醒大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魏銘儀《落碳生》,陶土與生物碳,2024

▲《南創獎》入選藝術家魏銘儀(右)

 

參考資料
1.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影像沙盒VI:異夢.亦夢〉,
https://www.alien.com.tw/websev?lang=zh-tw&ref=pages&id=378。
2.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影像沙盒 II - II:異體重構〉,https://www.alien.com.tw/u/zh-tw/pages/Reconstructed_Alienation。
3. 鄭育,〈作品集・香愁〉,https://www.chengyuart.com/immigrantperfume。
4. 鄧樹榮,〈圖文城市:垂死螻蟻〉,明報新聞網副刊,https://news.mingpao.com/pns/%E5%89%AF%E5%88%8A/article/20240303/s00005/1709396509334/%E5%9C%96%E6%96%87%E5%9F%8E%E5%B8%82-%E5%9E%82%E6%AD%BB%E8%9E%BB%E8%9F%BB。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