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樂大師班 拍動異國風

文、譜/吳玫玲 圖/吳玫玲、中國音樂學系  2019-02-15

  本次活動由國樂系主任施德華統籌策劃,第二度邀請大久保宙老師至系上舉辦大師班,以手鼓(Frame Drum)為本次交流的主題樂器。身為打擊樂專業的施主任對於打擊樂的教學不遺餘力,多次舉辦講座與大師班等相關活動,本次活動邀請到音樂系打擊樂老師陳俊庭擔任翻譯工作,與打擊樂同學和擊樂愛好者進行互動教學,以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成果。

  大久保宙老師是日本當代相當活躍的打擊樂演奏家,畢業於美國Anna Maria College, US. The Hartt School , Univ. of Hartford(GPD),擅長演奏樂器包含爵士鼓、Cajon、Djembe、Frame Drum等打擊樂器,時常於歐美亞洲等各地演出,亦出版相關教材與音樂影音產品。

  活動分為兩部分:一是演出表演;二是互動教學大師班。開場即由打擊樂演奏家大久保宙與巴拉圭豎琴演奏家栗田広海分別以獨奏與合奏形式演出。雙人合奏時,栗田広海特別穿上巴拉圭的傳統服飾,充滿濃郁的南美風情。巴拉圭位於南美洲中部的內陸共和國,音樂充滿多種族的混合元素。表演樂曲有應景的聖誕歌曲、活潑輕快的波卡舞曲與柔美的樂曲等多元曲風,並由大久保宙隨著不同曲風採以手鼓、Cajon等節奏樂器伴奏,使全場沉浸於柔美又充滿陽光熱情的南美風情。大久保宙在獨奏時,除了基本的鼓點節奏之外,加上自己創新的花式輪音方式,增加了感官的刺激與視覺享受;演奏Cajon時,更是手腳併用,使得演出的音色產生音高與音響的多變性。

▲開場表演:大久保宙(手鼓)/栗田広海(巴拉圭豎琴)

▲大久保宙演奏木箱鼓(Cajon)

  優美的琴聲結束後,進入今天的重點活動:手鼓互動教學大師班。現場與會的打擊愛好者近三十位師生,每人皆持手鼓,從基本持鼓方式、基本演奏姿勢、手鼓演奏方式到花式技巧等,由簡入繁的互動模式,進入手鼓的節奏世界。

  大久保宙示範手鼓的基本演奏方法,而後口傳心授,引領學員演奏,現場充滿歡樂與躍動的鼓聲,每位學員也從原本羞澀緊張的心情,到後來跟隨節奏開懷地演奏手鼓。

▲大久保宙示範教學

  手鼓基礎三大音色演奏法:

(一)DUM:讀「咚」音,以手拍鼓心奏擊,使鼓產生共鳴的聲響。

(二)PA:讀「叭」音,以手掌拍擊停於鼓心位置,產生悶擊的聲音。

(三)TA/KA:讀「噠」或「喀」音,以第三或第四指快速甩擊於鼓邊,產生響亮的邊框聲響。

▼譜1:手鼓基本三大音色

▲大師班活動側拍照

  充分掌控、清楚區分基本三大音色後,運用帶入BALLADI的基礎形節奏(譜2),演奏同時口唸鼓譜:DD TKTK D-TK P-TK,以加深對於鼓譜的記憶與鼓點的演奏熟練度。

▼譜2:BALLADI基礎節奏

  因現場學員均為打擊樂主修師生及打擊樂愛好者,大久保宙決定傳授大家進階版的BALLADI,在基礎節奏形加上裝飾音的演奏技法(譜3)。難度雖然增加不少,但現場的學員皆感到新奇並躍躍欲試。

▼譜3:BALLDI加花裝飾節奏

  除了手鼓裝飾音,大久保宙更加碼講解三種花式演奏技巧:

(一)彈指裝飾奏:運用手指交疊的彈撥方式,彈在鼓皮上產生單裝飾音演奏法。

(二)裝飾音演奏法:運用4、3、2指快速拍打在鼓邊,運用手指時間差產生輪音。

(三)輪音演奏:將大拇指(手比七)上下撥動、手掌上下翻轉演奏輪音法。

▲教授花式演奏技巧

  打擊樂可以單獨演奏,亦可為器樂伴奏,而手鼓屬於打擊樂器中便於攜帶的樂器,同時具有不同的音色變化,因此常見於獨奏與伴奏,各地民族並發展出各具特色的手鼓,如新疆的蛇皮手鼓、烏茲別克手鼓、伊朗手鼓等。任何大小活動都適合打擊樂的加入,不同的節奏形態與特色帶給聽眾不同的律動與感官刺激,容易感染周遭的群眾,增加活動的熱鬧與氣氛,因此擁有眾多的愛好者,如同本次活動中的每位師生,抱持愉悅的心情,在充滿律動的BALLDI節奏聲中享受有趣又富有深度的大師班。

▲活動後師生大合照

吳玫玲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