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下社區參與的種子

文、圖/陳姵㚬  2021-06-15

農情蜜藝的枝枒

  109年初,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實踐組與官田社子社區開啟了共學共作的合作關係,儘管社子社區鄰近南藝大五分鐘行車距離,但仍對社子社區非常陌生的南藝團隊,一步一步地從社區資源盤點開始著墨,在逐戶訪查及長期蹲點的效果下,讓團隊累積了許多在地人文資源。

  同年年底,團隊與社區共同提案,申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相關計畫,該計劃為逐年申請的長期計劃,期望社區透過短、中、長期願景利用補助資源,將農村中的生活、生產、生態作為發展基礎,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及活化再生,打造出更宜居的地方。

▲南藝團隊與社子社區的例行會議

計畫的走向,由大家決定!

  110年初,水保局核定了生態保育類計畫,但有經費操作後,我們對於社區想要的東西還是非常模糊。儘管社子社區有著優良的生態條件,但是談起「生態保育」四字,能包裹的面向仍非常龐大,過去南藝團隊曾在社區試著進行環境保育等議題倡議及擾動,但是發現社區居民對於這類型的行動興致缺缺,經常是鄰近社區的外地居民較有興致,甚至還遠道而來參加。

  該計劃的第一年,是以社區資源盤點為主,團隊前期田調的結果發現居民的生活經驗共生於腳下這片土地,與我們落差好幾個世代的經驗差異,經常是在我們的想像範圍之外。如過去日本時代無法溫飽的日子會去溪流撈紅目鯽仔回家加工食用、在自鑿的埤塘撈魚等等諸多在地經驗。

  儘管蒐集到非常多元的資料,內容還是非常發散,所以我們期望透過會議的方法,能夠聚焦在單一類型上,但傳統的會議模式氛圍嚴肅,難以讓在座的社區幹部都有足夠的意見交流,剛好團隊內部有幾位同學過去工作經驗中曾採用過世界咖啡館的會議模式,認為也許可以嘗試打破過往的對話方式。

  會議前,我們也採取逐戶拜訪社區幹部或用電話邀約方式,邀約過去未曾參與訪談或會議的居民加入,期許讓會議上能有更多不同意見的多元交流。

▲南藝團隊在社子社區進行生物觀察

具有共鳴的在地記憶

  當天會議由理事長陳添財及理事石惠萍擔任桌長,並每桌配有兩位團隊成員協助紀錄及引導。從各桌成員與自然共生的個人經驗或集體記憶出發,再針對各項意見聚焦為計畫操作方向。

  討論一開始,年紀較長的理事黃月英就提到他們過去的生活都是跟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當然這些也不是刻意的,就是很自然地與生活相連地發生了,像是放牛的時候,牛會開拓道路到舊社及烏山橋溪邊喝水,他們就會在溪邊嬉戲、捕撈蝦蟹等,但是如今不再需要牛隻耕田,沒了牠們的踩踏,這些路線早已是雜草叢生且樹枝橫倒的狀況了,平常連靠近都不會靠近。

  熱愛釣魚的理事陳清風也分享過去都會在埤塘釣魚,像是鯽魚、蝦類、鱔類、七星鱧、土虱、泥鰍等都是能在埤塘見著的可食種類,甚至也會有人放養石螺到埤塘中,生長後她們就有更多的石螺可以抓回去炒九層塔了,不過後來的外來種福壽螺入侵就都被他們吃光了。儘管如此,現在還能在部分埤塘看到魚蝦的蹤影,可是誰還敢釣來吃呢?農田裡的除草劑都流下去了。

▲阿嬤表示現在要吃魚方便多了,不用自己去溪裡捕撈。

  陳添財理事長也表示過去孩童時期時,會自己去砍伐竹子自製虎皮蛙(又稱四腳仔)釣竿,放學時間於稻田間斜插釣竿,等待晚上時間捕獲,好拿去市場販售給小型攤販,這也成為他們的零用錢來源。不過現在也因為農藥的使用,讓數量大幅減少許多。

  雖然有些日常生活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有所改變或消失,但與自然共生的方式並沒有完全抹滅,種植芒果的陳啟章理事表示他們還是會隨著季節採摘野菜,尤其是在春季轉夏季時,天氣炎熱葉菜類難以存活,但此時卻是野菜生長蓬勃的季節,如鳥莧菜、龍葵、過貓,甚至是很少見的山葡萄及野草莓等,這些家家戶戶也都有獨到的料理方式。

  其中大家都一致認同非常美味的一項為雞肉絲菇,又名雷公菇,其命名原意指的就是在梅雨打雷季節出產,與白蟻有著共生關係,所以經常能在白蟻巢穴或無噴灑農藥的灌木下找到。而且因為目前人工馴化還是有非常高的難度,所以在市場鮮少有人販賣,若有販售則一斤是高達200、300元的價格。

  同為農夫的林永昌理事也提到過去因為貧窮經常挨餓,所以會砍刺竹筍、麻竹筍來做醃製料理配粥,但是現在經濟優渥,就不會想吃那些口感較差的竹筍了,取而代之會直接採買綠竹筍,口感好之外也更鮮甜。

  經過討論後,可以聽到與會者分享的經驗中,在過去沒有化學污染時,鄉間水域裡多樣物種交織的生態,以及山林間大地養成的豐沛資源,成為農村家庭賴以維生的地方,豐富餐桌上每一餐食的種類,遼闊的水與綠也變成孩童間遊玩不膩的樂園。


結語:與社區共學共作的期待

  團隊與社區發展協會決議將首年的計畫內容,落在水域及野菜資源盤點上,透過專業學者帶領的環境觀察及監測,並結合社區帶路人的在地經驗,期許交流中能迸發出不同的火花,讓後續長遠的社區藍圖有更多的成長空間,也讓與自然環境的生長經驗脫節的科技孩童們,能對自己居住的社子社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除此之外,筆者觀察到年過半百的農民深刻經歷了從化學農藥、肥料引進後,農村地景的巨大驟變,雖理解帶來的災難性變遷,但習慣仍難以改變,其背後的人情結構、年事已高、生活經濟考量等等因素,讓農民長者有太多的包袱難以拋開去進行改變,想必他們也是最感同身受地景變遷的世代。

  後續團隊將會更著重於活動規劃及設計,期許能透過持續性且長期的活動擾動方式,悄悄鬆動居民們內心的柔軟深處,開展社區居民對於腳下的土地更多元的關懷視角,使之重新正視腳下的土地資源,付諸生態保育的行動,讓友善環境成為正向循環回歸自身。

▲分享會議過程蒐集的內容

▲分享會議過程蒐集的內容

 

陳姵㚬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