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表達策略與美學思辨-從冰點到水路

文/郭家齊 圖/音像紀錄研究所  2021-06-15

  2000年之後的紀錄片仍維持著1930年代Grierson規範的紀錄電影類型,隨著科技發展與電影思維的更替,內涵已千變萬化。一直以來,紀錄片的論述觀點常與美學形式一起被討論,爭辯著創作者如果要求論述觀點清晰、詳細,常會因此削弱拍攝時的美學考量,使紀錄片淪為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式影片,抑或創作者非常重視拍攝時的美學設計或是抽象概念的創作,則得忽略強力論證的要求才能達到抽象思維的表現,但,論述與美學必然不可並列嗎?

▲講師分享創作環境對於創作過程的影響關係

  為了提升學生對紀錄片美學思辨的能力,音像紀錄研究所邀請盧昱瑞導演擔任主講人,首先介紹自己生命經驗中各階段的創作環境,並說明創作環境對於創作者與創作過程會產生的交互作用,創作環境的陳列方式是與創作者的美學風格、創作過程的美學思維的關聯性。

▲問答時間講師回覆提問

盧導演依序分享三部作品《北堤漫遊人》、《冰點》、《水路-遠洋紀行》的創作經驗。

  《北堤漫遊人》的創作從對海堤邊的釣魚者的觀察出發,先廣泛拍攝許多不同的釣魚者和周圍的小販,再進而鎖定其中一位持續釣不到魚的釣者跟拍紀錄,因為使用手持DV,所以在影像畫面的穩定度上顯得太晃,但這樣的手持搖晃正是一種自然的美學,再者,作品中有許多畫面來自於創作者的抽象概念創作,後來的作品因為許多考量做了一些調整,《北堤漫遊人》的作品風格仍然是盧導演最喜歡的風格。

  《冰點》是對於一群在碼頭冰庫工作的勞工的紀錄,拍攝過程中遭遇一些阻饒、被攝者要求不要再被紀錄,害怕許多的拍攝會影響到工作,所以盧導演強調拍攝倫理的重要性,並分享了拍攝冰庫工作時,同時採取攝影與照相,讓《冰點》的拍攝過程保留了照片與影像,影像用於紀錄片的創作,但因為同時有照相,所以紀錄片的畫面可以比照平面攝影一樣,顧慮畫面的美學設計,相片後續也陸續用於不同的展覽展出。

  《水路-遠洋紀行》同樣採取攝影與照相並行,有兩位攝影師,故在拍攝過程中兩人會分工,一人負責拍攝遠景與特殊器材的拍攝,另一人負責拍攝貼近的中景與人物特寫;《水路-遠洋紀行》也比前兩部片多嘗試了不同的拍攝器材與拍攝角度,除了攝影機和相機外,還使用GoPro拍攝水下與空中,還有將GoPro架設在漁工身上拍攝漁工爬上漁船桅桿的工作畫面;《水路-遠洋紀行》是跟著漁船前往南美洲漁場,故拍攝過程非常的長,船上的拍攝環境對於創作者也是一大考驗,創作者如何兼顧畫面穩定度與畫面自然風格就必須多加思考,並且,講者分享自己歷年來的創作理念都是重視人和環境的關係,並非只紀錄發生的事,因此影片論述會先考量如何說清楚人物,並非先考慮如何陳述事件;漁船與漁工的紀錄目前仍是少數,講者鼓勵與會的創作者在未來可以多創作關於臺灣的海洋影像。

▲講師分享作品公播後的觀眾回饋經驗

  盧導演的分享內容雖無法直接解答『紀錄片論述與美學如何平衡?』這樣一道創作課題,但盧導演所分享的關於自身的創作理念與創作經驗,對於創作人都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收穫,盧導演也不藏私的分享自己利用拍攝過程的影像與照片參加影展與平面展覽的經歷,提供給與會者更多種影像器材使用與影像創作的可能性,論述與美學的平衡當然取決於創作者的創作理念,沒有標準答案,也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選擇題,或許更像是在一道可左可右的移動光譜。

▲講座結束合照

 

郭家齊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