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農村再生PART II——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生態

文、圖/陳姵㚬  2021-10-15

我們生活的所在

  「過去,我們都會在埤圳及溪流中摸蜆仔或是釣魚,如果釣到不錯的就可以去市場賣,賺一些零用錢。」

  「我們家根本買不起肉,所以我們平常就要自己去撈蝦,回去就可以讓媽媽煮來加菜了。」

  「我們以前哪有游泳池?都大家約一約隨便選條溪就下去游了啦。」

  猶記得五月份社子生態物種調查工作坊中,社區長輩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過去親近水域的集體記憶,霎時,時光彷彿倒流,回到那三餐經常無法溫飽、沒有絢麗畫面的電動遊樂器材年代,卻擁有著因現地地理條件的獨特性,發展而來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模式。

▲社子生態物種調查工作坊

阮作伙來做調查—水域

  本所城鄉思維組與社子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合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生態」計畫,欲透過該計畫與周邊社區居民及學生合力進行初步盤點,以在地記憶結合多方面的環境觀察及監測,使大眾透過工作坊了解環境相關議題、與作為居民能夠為環境所付出的行動,並了解環境友善回歸自身的好處。

  今年度以盤點野生植物、埤塘、溪流物種調查,挖掘社區生態潛力,累積社區生態資料庫,並作為日後社區發展資本,讓後續的社區發展有更多可能性,能夠延伸至不同層面的觸角。

  計畫的第二場活動以「官田溪」兩處樣區的支流作為調查主軸,邀請了野蓮農夫曾昭銘及蛙趣自然莊孟憲擔任講師。課程中,具有豐富野釣經驗的曾昭銘老師,從個人經驗出發,分享許多官田區或鄰近地區不同水域的相關知識及物種觀察;而戶外踏查時,也透過數日前置放樣區的陷阱,探查捕捉到的物種,並進行逐筆紀錄及生態知識的傳授與分析,讓學員理解官田溪水域的現有面貌。

▲曾昭銘老師與莊孟憲老師介紹社子的生物物種

社區居民們的集體記憶

  「西北雨直直落。鯽仔魚卜娶某,鮕鮐兄拍鑼鼓。媒人婆仔土虱嫂,日頭暗揣無路。趕緊來火金姑,做好心來照路。」

  室內課程中,曾昭銘老師唱起大家琅琅上口的童謠《西北雨》,這首反映當時農村文化背景的曲子,其中的角色就是過去在農村水域常見的物種,當天老師放置在官田溪的陷阱中也有捕撈到約一點八公分的小鯽仔魚。學員也分享她在過去三餐不得溫飽的貧困時期,都會與兄弟姊妹一同去溪邊,捕撈紅目猴鯽仔回家加菜,由於魚本身的腥味很重,於是回家都會用大量鹽巴及豆醬醃製去除腥味。

  而尾巴有著印記黑點的鮕呆(又名七星鱧)除了拍鑼鼓之外,更是古井裡的守護神。傳統農村中家戶仰賴的井水水源,若摻雜了污染物質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於是居民們會在古井內飼養水質檢測員鮕呆,透過觀察他的生命跡象,掌握水源品質的狀況,不過近年來在外來鱧魚肆虐之下,現今數量已越來越少了。

▲紅目猴鯽仔

 

難以延續的在地經驗

  室內課程中,老師講解社子附近常見的水域物種特性,讓學員有基礎的理解後,就是令人期待的戶外踏查了。浩浩湯湯的車隊就停在橋墩的邊緣,曾昭銘老師引領眾人進入官田溪東邊的樣區,這裡過去是漫天荒草,溪徑邊緣都被雜草覆蓋、遮掩,唯一的路徑還是老師前天為了放陷阱自行開闢的。社區青農表示自己雖然經常在社區走動,但也是首次踏進這個區塊,感到非常新奇。

  接近中午時分,老師下去陡峭的邊坡收取著放置的陷阱蝦籠,有外來種三星攀鱸(又名毛足鬥魚、三星鬥魚)的身影,他喜好棲息在溪流緩流區或湖沼、田溝中,並以浮游動物、小魚、蝦、昆蟲、藻類為攝食對象,這也是作為觀賞型魚種引進台灣的。

  接著老師查看其他蝦籠陷阱,發現居民們開始交頭接耳討論著:「這裡竟然還抓得到蝦子,真的是不簡單。」原來是捕捉到約一點四公分的日本沼蝦(又名水晶蝦、青蝦)。同行參與的南藝同學也對居民的反應感到好奇,一問之下,才曉得原來日本沼蝦喜好的棲息環境要達到水質良好且溶氧豐富的條件才會存活,儘管只有捕捉到一隻,但這也讓原本對於溪水水質不信任的居民們感到驚喜萬分。

▲雜草叢生中開闢的路徑

▲第一樣區水深兩公尺

▲曾昭銘老師分享三星攀鱸特性

▲捕撈到的魚苗—水紗網革條鱊鮒、大肚魚、爪哇四鬚魞、尼羅口孵慈鯛

  接著到了第二樣區—近湧泉禪寺段的官田溪,當時收取蜈蚣網及傘籠陷阱時,卻沒有捕捉到任何物種,老師說因為該段上游在施作橋墩的工程,導致溪水摻入許多泥沙,非常混濁,不利生物生存。另一原因,則是團隊在前日場勘時,曾捕捉到身長約15cm的外來物種琵琶鼠(又名下口鯰、清道夫魚),環境適應力強且會攻擊其他魚種及魚卵,嚴重地威脅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

  而講到外來種的侵害,也不能不提及目前最大的危害魚種—魚虎(又名紅線鱧),其身長最長能長到一點三公尺,重達二十公斤,早年作為觀賞魚種被引入台灣,但由於成長迅速,轉眼間就超過家用水族缸大小了,許多人不曉得如何處理就棄置於鄰近的河川、溪流。但魚虎對環境的適應性非常強、又具有繁殖力高的特性,讓他在中南部水庫及池塘幾乎是稱霸的地位,鄰近地區像烏山頭水庫、南藝南湖中都有牠的身影,性格暴烈導致本土物種逐漸消彌,是導致台灣現今水域生態的災難物種之一。

  課程中講師再三呼籲學員們若有捕到這些外來魚種千萬不要放回水域裡,棄置在旁的雜草堆讓他窒息而死即可,以免危害其他物種的生存空間。

 

▲第二樣區

▲外來物種—琵琶鼠

快速流動的地景面貌

  此次課程重返社區居民過去賴以維生的溪流,帶領著大家重新認識這既熟悉又陌生的水域,儘管每位長輩分享過去自身的相關故事都口沫橫飛,但是卻都已經是許久之前的回憶了。

  隨著工業化及科技的迅速發展影響之下,農村的產業及地景產生了巨大的轉變,追求發展的工程馬不停蹄地進行,化學肥料及農藥導致河川及溪流產生污染,外來物種的引進導致本土物種危機重重,相對優渥的經濟條件也讓食物能取得更加容易且方便,生活的面貌早已不再如同過去般與土地如此親近,上個世代的居民們多年紮根在地的集體記憶,也逐漸消失在這片變遷快速的地景之中。

  對於筆者而言,期許透過生態課程作為起點,喚起社區長者們的早已脫節許久的在地經驗,傳承下一世代的孩童認識現地特色條件,盪起不同世代價值觀的交互影響,回頭珍視腳下土地的每一塊,不被追求工業經濟發展的浪潮沖走。也許它無法完全重現過去,但卻能以另一種面貌續存。

 

延伸閱讀——

灑下社區參與的種子

青農帶路-社子野生動植物踏查

 

陳姵㚬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