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藝術的偏見與現象評論

文/林以薔 圖/林怡伶  2022-02-15

  講師是位當代藝術雕塑創作者,介紹「現代」與「當代」的定義,如「現代」為工業革命時期,而「後現代」(Post-Mordernism)相對於「現代」,「後」是指與以存在的理論所相對的。「當代」則是資訊發達時期,意指資訊的傳播普及更加快速流通、數位化。另外,講師提到以臺南美術館為例,建立新館時的館名定義:「現代」與「當代」所產生的爭議,來探討定義中的問題。

▲講師正在解釋「當代」一詞與其定義

  "Live In Your Head: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此展為一種觀念、概念藝術的呈現,還有隨性的現場表演藝術,作品重在超越形式的框架,脫離既定的技術及工具作為創作媒材。講師所投影的展覽畫面,讓人不經聯想到藝術史學系的許遠達老師曾在「臺灣立體造型發展」這門選修課程上向學生們介紹,臺灣早期曾舉辦過的「七〇超級大展」,展覽內容主要為臺灣早期的裝置藝術,以「物體」為主題,用「多媒體」的形式展出,總結了六〇年代跨越到七〇年代初期臺灣的複合藝術發展的代表大展。

  當代藝術的誕生,可說是現代藝術的反動,藝術家將腦中的觀念、思想、態度等抽象的概念,轉化成超越「形式」的藝術,使觀者感受到藝術家所欲告訴這個時代、社會、群眾的個人訊息。在資訊革命之後,藝術西方化的狀況日漸膨脹,趨向西方同質化的國際觀一直是當代藝術所面臨的問題。近年,即使在西方話語權仍無法忽視的情況下,全球藝術如巨浪推翻了前者以西方為主的觀念藝術,任何國家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模式。回到臺灣本身,許多傳統民俗藝術重新活躍,甚至擴及至國際,發展出更有實驗性及跨領域的創作。藝評家、策展人、觀者等,彼此交鋒的火花激躍了藝術家的發展,所謂名詞界定、形式表現所築成的高牆已不再是障礙,當代藝術將會越來越多元與本土化,所謂的「障礙」無疑已成為歷史。

 

▲演講最後,許遠達老師發表對於臺灣當代藝術的評論

 

林以薔 | 藝術史學系大學生

林怡伶 | 藝術史學系大學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