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葉上的凌波仙子

文、圖/林美秀  2022-07-15

  在小小的台灣產業與生態環境環環相扣,不同的產業環境中,都蘊藏無限生機。這些稻叢間、水田中、潮汐裡,不僅滿足了人類的味蕾,也打造了各式各樣的環境,吸引不同的生物以田為家。本組(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利用「弗克斯課程吧」計畫並結合課程,邀請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莊孟憲老師與官田區隆田里稻菱輪作的農夫劉建福先生。他們將帶領我們走讀稻菱輪作的農田,了解種植的過程與環境的關係以及面臨的難題。

▲出發前,兩位老師簡單說明菱角的歷史以及友善與有機農法的差別

友善與有機

  在兩位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葫蘆埤自然公園,劉建福先生分享了他自己對於稻菱輪作的想法。他務農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能給生物棲息的地方,還有種植菱角。栽種上用友善農法,劉建福先生笑說他可以說是一位比較懶的農夫,讓雜草們自然生長。提到友善農法,兩位老師也分享了有機農法。「有機」除了不灑農藥、不施化肥、不用抗生素、不破壞生態等生產過程之外,也須經過驗證認證。台灣的土地小,田靠得很近,自己的田沒有使用農藥,還是有機會被鄰田透過灌溉水或是風吹等因素而造成農藥汙染,讓土壤及作物產生農藥的殘留。

  因此有機農法也會有農藥殘留,在農委會於公布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施行細則」中,也規定了有機農產品之農藥殘留標準,並非鼓勵用農藥而是將受環境與鄰田影響的有機農產品被檢驗出有少量農藥殘留,不會因此被罰款或取消驗證資格,甚至斷了生計。

  莊孟憲老師提到台灣氣候與東南亞相近,容易有病蟲害,在土地小又追求產量的情況下只能倚靠農藥解決。劉建福農夫說如果種植一些需要連續採收的作物(像是:番茄、四季豆、甜椒等等),在部分果實成熟可以採收時,其他花果容易受到病蟲害的攻擊,此時為了保護未成熟的花與果實,可能會噴灑農藥,成熟的果實就會被汙染到,且農藥殘留含量會極高。如不施藥,犧牲花與未成熟的果實,將會衝擊到產量。

▲劉建福農夫解說菱田環境

▲劉建福農夫解說菱角生長過程

菱角與葉行者

  接著,我們前往葫蘆埤自然公園的一塊菱角田。劉建福農夫告訴我們這裡田梗比較高的就有可能是稻菱輪作,是稻菱輪作的話,稻子也會比較早種(約是冬至到明年五月),會選用耐寒的品種栽種,其他的田則是配合水庫放水或是種植期從冬至到明年六月。

  劉建福農夫跟我介紹菱角的種植過程,菱角一般不用自己從果實開始育苗,而是有一區苗田育苗,待育苗差不多時就會3~5蔓綁成一束(莖條約40公分)也無須施肥,讓其自然生長即可。有同學看見水上飄著菱角,劉農夫就說這種菱角裡面是空殼的。劉農夫拿過一顆菱角就捏下去,果真是空殼的。看我們驚訝的樣子,劉農夫接著說這是在下面有長出芽的菱角,因為養分已經給小苗了所以才會變成空心的,以後如果看到飄在菱角田上的菱角不要太高興,覺得這是不用採的菱角喔,因為應該都會是空的。

  我們很快便從望遠鏡中捕捉到水雉的身影,牠踩踏在菱葉上梳理羽毛。莊孟憲老師說水雉是重要的保護傘物種(指本身具有保育價值,並且透過對該物種的保育行動,也能連帶保護到許多其他生物的物種。),只要菱角田可以用友善的種植方式,不灑農藥、不放炮驅趕、不施放毒餌等等,甚是是保留一些水生植物,讓這裡的環境能夠水雉有機會棲息於此。對環境友善的菱角田,透過保護水雉也連帶保護農田生態裡的其他生物,可以保有環境生物多樣性,也能讓人吃菱角能夠食的安心。

  關於水雉的環境保護方案,兩位老師也分享說若有公共工程,可以選擇縮小、減輕、迴避、補償,這四者其中一種去做。這裡之前的公共工程就選擇了補償機制,因此有了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另外,若農田有水雉蛋在田中孵化就可以領取水雉生態服務給付,也讓農民能夠慢慢轉變心態,與鳥共存。

▲菱角植株

▲劉農夫解說稻菱輪作的種植狀況

未來的田種什麼?

  最後我們來到劉建福農夫的田,稻子已經採收完畢了。我們發現稻子的長度比一般的要長一點,劉農夫說從烏山頭流到葫蘆埤的水,經過許多農田,也帶來許多養分,這樣的水是能再利用的回歸水。因為回歸水有其他田的養分,所以稻子會比較高,稻子太高的話會容易倒伏且不好收割。

  劉農夫分享官田農業狀況,他說到官田有許多小農,多為二代(上一代也是務農),跟著家中長輩學或是為了作物不受病蟲害侵擾,大多都使用慣行農法,也才能夠有錢賺。

  除了使用慣行農法也有友善農法的農夫,這些做友善農法的農夫出發的角度各有不同,有些人是為了友善生物與環境;有些農人是因為年紀老了,想要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所以不噴藥了;也有些人是為了在銷售上可以用「友善」去做行銷的方式。也因為大家做友善農法的的立足點不同,因此比較難有共同的目標可以一起做事。

  菱角是純手工的行業,播種、育苗、栽種、採收、剝殼等等,在生產上皆須仰賴大量人力,目前還在菱角生產上的人力只剩下年長的婦女了,缺工情況將會日益嚴重;現在人也很少再吃菱角,如果家裡有長輩買來吃,從小才會有習慣認識與食用菱角。同學也分享他的經歷,說他到官田這裡才吃到菱角,以前從未在家吃過,雖然外面有賣,但不會特別注意到。劉農夫也特別呼籲說,要多吃菱角,有人吃就有市場,有人買就有人會種,就不怕菱角產業漸漸的式微了。

  菱角若持續缺工的話,可能未來就沒有人種菱角了。沒有菱角田這樣的埤塘生態,水雉或是水鳥們與其他生物也將失去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少。

  另外也有一些農人會因應政策補助而休耕,或是老了沒有心力再繼續耕作,將田地賣掉或是租給電商種電,甚至是種出一棟棟的農舍。缺工、休耕、種電等等,都會讓菱角產業與埤塘生態慢慢消失,最好的方式還是有人繼續將菱角種下去。劉農夫也說雖然有這些因素讓菱角產業與文化漸漸消失,但是無論是繼續務農或是休耕種電種農舍都是一種選擇。

▲同學拿起望眼鏡觀察埤塘生態

▲同學用單眼望遠鏡觀察菱角葉上的水雉

來嚐一個菱角吧

  透過此次的探索可以觀察到菱角田的生態與水雉,了解到環境與產業文化相互依賴的關係。友善耕作的農田可以讓生物有地方棲息,讓土地涵養水分而不下陷,在天氣熱時水田的環境可以調節氣候,值得深思的是這些農田所產生的附加價值從未被計算與考慮在成本中,往往只針對農作物去判斷其價值,如果能重新計算農田的附加價值,農業也許會有新的型態發展下去。

  正在看此文章的你也許不是農夫也沒有田,但不妨可以多吃菱角支持菱角農,去菱角田走走觀察生態,看看水雉都在做些甚麼,或是體驗採摘菱角深入了解菱角產業文化喔!

▲劉農夫分享他在種植過程所遇到的瓶頸與經歷

 

林美秀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