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暫行分級發掘重要影視文化資產

文/呂冠瑩 圖/呂冠瑩、音像藝術媒體中心  2022-08-15

  國有文物暫行分級輔導中心的李建緯老師與盧泰康老師率領團隊於111年5月30日來到南藝大音像藝術媒體中心,訪視本中心所典藏的許多膠卷、磁帶等影音資料,以及影視相關的珍貴資產,並說明國有文物暫行分級的概念與操作流程。作為在旁紀錄參與的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本中心所典藏的物件除了本身價值之外,還要從整體脈絡中去發現文資意義,以及如何透過暫行分級去發掘出珍貴的文化資產,後續引進資源進行深化調查、文化資產的再利用與活化。

  首先由音像藝術媒體中心主任曾吉賢帶著團隊成員走訪片庫等典藏空間,說明本中心所典藏物件的多元性與重要性。項目包含台視新聞膠卷、綠色小組磁帶以及客語版《薛平貴與王寶釧》35毫米膠卷,還有許多影視產業的相關物件、器械,例如電姬戲院和新興戲院的膠卷放映機、台北影業的黑白沖洗機以及中影的光表、新光榮照相館系列物件等等。曾吉賢老師也向李建緯老師與盧泰康老師說明中心的提倡的理念和成果,包括舉辦錄影帶修復工作坊、沒有和公部門拿經費所修復《薛平貴與王寶釧》,將搶救行動結合教育教學,其中也提到綠色小組長達3000小時的影像檔案,或許可以提為世界記憶的潛力遺產。王明山老師也向團隊說明如何進行數位修復,數位不可靠的概念,以及數位檔案異地備份的重要性,在數位檔案如此巨量龐大的狀況下,盧老師也說這應該要用國家資源的力量下去協助保存。

▲王明山老師說明數位修復概念(撰稿人呂冠瑩同學提供)

  接著李建緯老師向大家說明國有文物暫行分級的操作流程,李老師在簡報中也說到,進行分級的目的是在於區分不同的管理措施,以管理角度為了有限的資源來針對不同價值的文物進行保存,文化資產的價值評估不在於價格的量化衡量,而是是否具歷史、藝術、科學的價值。進行文物暫行分級首先第一步是先製作清冊,提出文化資產價值的初步判斷,李老師也建議因本中心典藏物件眾多也龐雜,第一步可以從不同主題媒材、分期分批,或是以一案多件的方式開始階段性進行。後續盧泰康老師提出由輔導中心來協助本中心填寫十件物件,以中心主張有權利的典藏開始,找出具文資潛力的物件,後續可以申請調查研究經費。最後在本中心與輔導中心兩方熱烈的討論中結束。

▲李建緯老師介紹暫行分級執行方式 (撰稿人呂冠瑩同學提供)

  從一開始曾吉賢主任介紹本中心典藏物件,再到李建緯老師說明如何進行暫行分級作業,後續兩方也討論到或許能夠進行合作,向文資局提出關於影像資產的清查。此次活動除了文物暫行分級團隊與本中心的交流外,也讓一旁參與的學生藉由這次的對談,更加了解了本中心典藏之物件的文化資產價值,及理解國有文物暫行分級的法源依據與規範。

 

▲大合影

 

呂冠瑩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