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來玩土,雕塑自己的房屋 - 與自然共築

文、圖/林美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3-05-15

築回過去 – 土團屋

  土團屋並非新式的建築建造方式,過去祖先們就已經代代相傳的智慧。土團屋使用的材料皆為自然材料,如:糯米糊、沙、土、茅草、稻草、竹、木、石、灰燼、麻、藤等等,依照不同工法、建築需求與建築強度等會使用到不一樣的材料造屋,常見的工法有竹編夾泥、夯土、土團、土磚等等。

  祖先們用自然材料造屋大致原因有三:材料易取得、可塑性大、適應力強。農村中最易取得的就是土,在稻米收成後會留下成堆的稻草,將土與稻草和一和,等稻草的纖維將土團緊緊拉住時,就是一個最在地的建材了。現在的建築物建材不一定取自在地,除了台灣本島的建材外,也有來自世界各國的進口建材,從地板、玻璃、磁磚、門板、壁材等等,若是皆為進口材料,一棟建築物建成後的碳足跡(人事物造成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將非常可觀。

  蓋一棟自然建築,不需要像建築規劃設計一樣需要經過繁瑣的程序才能建造,也不用先等建築師畫好設計圖,取得建照才能開始建造,只要有適切材料、心中有一張你想像的未來生活設計圖還有強健的身體就可以開始自造房屋了。非工匠的每一個人都能夠探索自然建築,用自己的雙手揉捏、堆疊、雕塑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與空間大小。在建造房子時,長時間的待在基地上,可以感知到環境的變化,得以建造出與土地、氣候都契合的房子,使居住的生活品質提高。

  現在新建的土團屋因氣候變遷與居住品質的提高,除了牆體結構更厚實,也結合永續性材料去做運用。過去搭配土團屋結構,常見的有木頭與竹子做為搭建構造的自然材料,現在結合鋼構、鐵構等材料與自然建材組合使用,雖然這些鋼鐵非自然建材,在需要拆除房屋時,還能夠再做利用,是永續建築中常被使用的建築材料。生活中隨手可得的一些二手材料,像是玻璃瓶、廢紙漿、廢棄輪胎等等,都能隨自己的創意與材料的特性融入土造空間中,打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土造空間,也延續了這些原本可能被丟棄之物品的使用時間。

▲土團屋(南投埔里桃米生態村)

為何要做自然建築?

  自然建築對於環境來說,其建造的耗能較低,自然建築也非永久性的建築,經過風吹雨打與時間更迭有其生命週期,在房屋不能使用時能夠回歸於自然,不會造成環境的負擔。對於個人而言,親自動手去做出適合自己生活的空間與適應環境的建築,實踐自然簡單的生活。

  以身體勞動與精神上的創意作為生活的活動,傳承祖先們自然造屋的智慧,將自然建材與回收材料結合創意的發想與環保的技術,透過自力與協力的營造,用人人都可以簡單上手與施作方式,不只創造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空間,也開拓一個人與人關係連結的橋樑。當大家都參與與投入一起造屋時,一點一滴的堆砌間,也建立出對房子的情感,人與人共同施作,相互協力合作之下感情也會更加深厚,在過程中凝聚參與的人,建立屬於他們對土地與空間硬體的認同感。

稻田中飄著麵包香氣的土團屋

  今年4月6日,城鄉思維與實踐組曾旭正、汪文琦兩位老師希望透過參訪,認識在各地深耕的人們,對於現存的農村議題能了解在地工作者們不同的見解與做法,以拓展學生們的視野,也能讓學生們對未來從事社區事務有更多想像。

  其中一站我們來到位於雲林縣斗南鎮的老園丁窯烤麵包,老園丁張文瑲先生與妻子曾經經營耕讀園餐廳,後決定在雲林落腳後與朋友們一起將這裡打理成一個幽靜的美麗園地,專門販售不使用蛋、奶、油的手工窯烤麵包。

▲老園丁窯烤麵包的其中一面牆

  老園丁窯烤麵包被落羽松圍繞,園區內也有許多植物,植物們都生長得極好,看得出主人們用心維護,老園丁張先生的妻子會用園區種的花草泡成茶與客人們分享。我們與張先生碰面時,他正在鷹架上夯土,大約已完成一層樓了,牆面尚未粉刷可以看到土牆一層一層,不同顏色相當美麗,張先生告訴我們會有這些色彩變化是因為有不同的土還有和一些天然礦石粉、沙等等進去,關於這些土、砂與石灰等材料的調配比例,每個地區每個人的作法可能都不一樣,張先生透過自學,運用網路與書籍文獻資料的查找,慢慢探尋出製作土團屋的方式。

▲老園丁張先生正在夯的土牆

  麵包窯後方是張先生與家人們的居所,張先生帶領我們進去看看這棟土團屋。張先生說這棟房子他一人耗時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完成。房屋內的空間配置、動線規劃、水電位置等等都被張先細心的安排過,在建造房子時,手挖一團土想放在哪就放上去,如果做好覺得不好再挖掉,可塑性非常大,張先生家有一堵牆,就被挖出了一個小區塊,裝上燈,擺上一個物件,就是一處陳列的小角,燈光下顯現出牆面手作的質感非常有生命力。

▲土牆上的一處展示處

  張先生帶我們看一處樑,那木樑上有許多一個一個的洞,是天牛吃的,若是不做防蟲處理,之後那根木樑就會被蛀掉。張先生的態度是保留現況,若是之後壞了再來修整,他不想殺生(防蟲處理),完全順應與接納自然,現在建材只要塗上一層防蟲藥劑或塗料就可阻絕蟲蟻侵蝕,化學的塗料也可能造成我們身體上的危害,像張先生這樣與自然共生的態度很難得,也需要有一定程度了解房屋構造結構的基礎才可以在安全的範圍下與自然共生。

▲右邊的橫樑被天牛啃食

▲製作土團,踩踏泥土與稻草的步驟

用雙手造屋吧!

  自然造屋的技術對於現在已不是大問題,透過工法的演進與結合可回收材料,可以做出滿足現代生活美感、機能與安全的房屋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被討論,像是臺灣常面臨的氣候環境有颱風與地震,在結構形式上如何合法呢?建築法規基於安全的理由,在建築的過程中有許多限制,而自然建材構築方式缺乏相對應的規定,這些自然材料的構築方式多是一代一代師徒傳承累積,現代建築法規中技術規範並沒有傳統建築工法,使的自然建築無法取得建照。

  這些過去祖先們經驗累積的智慧,雖然沒有被歸納於現行建築法規中,其歷史脈絡比現代建築更深遠,在建築的過程中,人與人互動連結,人與空間環境共築故事,賦予場所與建築的意義。

  從一個念想開始,一邊造屋一邊修改設計圖,像跳舞一樣踩踏泥土與稻草,將土與草融合,握起一球球的土團,慢慢堆疊自己心中理想空間場所的樣貌,創造出能讓人樂於居住空間,更加親近自然與土地,取之於大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自然造屋讓人們有機會能夠回歸於一個自然對環境友善的建築方式,選擇一種永續簡單生活的方式,也許這是一種未來面對氣候變遷回歸自然的解方。

▲製作土團,踩踏泥土與稻草的步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