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檔案:訊息與噪音工作坊

文/鍾淳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碩士生) 圖/袁子賢(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2023-06-15

  面對檔案,尤其是戰爭檔案,究竟什麼是訊息?什麼是噪音?在工作坊中兩位國外講者,也是來自俄羅斯的流亡藝術家,迪娜.卡拉曼(Dina Karaman)與弗拉基米爾.納登(Vladimir Nadein)拋出這兩個問題讓工作坊中所有的同學們,接著兩位講者便帶領著我們進入樹林口美軍基地檔案龐大的世界裡,重新思考我們觀看檔案的方式,並藉此學習以檔案作為創作的手法。

▲工作坊講師迪娜與弗拉基米爾

  能夠有幸見到兩位藝術家,是在檔案、記憶、影像與近代戰爭課堂所舉辦的工作坊,才剛踏入工作坊的我們,在自我介紹結束後,便人手一封英文信件,寄信人是當時駐台在樹林口美軍的長官,收件人則是美國學員們的家長,大意是通知學員家長自己兒子入伍來到臺灣駐軍的消息,而這封信件就像是兩位講者的一封邀請函,帶我們進入樹林口駐台美軍的檔案資料庫內,接著兩位講者便請大家用幾分鐘的時間,閱讀資料庫裡的檔案與影像,思考在這份資料庫裡所想傳達的訊息與雜訊是什麼?但面對資料庫裡琳瑯滿目的文字,滿滿不同的分類與主題,又或是一張又一張的照片,我們早已喪失在龐大的資料之中,什麼是訊息?什麼是噪音?在此時,只能確定透過這份資料庫,看到駐台美軍在樹林口活動的冰山一角。

▲工作坊授課

  面對我們的不確定,迪娜與弗拉基米爾展示出自己在工作坊前兩星期,用同樣檔案資料庫,整理出來的影像資料,打破了原本資料庫內的敘事,這時的一系列照片雖然也經過了編排,卻僅僅只是依照時序,但兩組影像順序的不同,便帶來了不同視角的觀看,在資料庫內我們遵循著某人的指示觀看,不過在依時序編排的照片中,影像與影像間,原本被資料庫建立的關聯性卻被打破了,給每個人都帶來不同的思考與觀看方式。

▲工作坊同學聽講

  在觀賞完新編排的檔案後,工作坊進行了第一次實作演練,以愛森斯坦蒙太奇的方式,運用檔案庫內的影像,創造出原本影像之外的意義,有趣的是,在我們自主有意識下去進行編排的這個行為,與資料庫對照片進行的分類與挑選,其實相當的類似,我們都成為了圖片的編輯者,對所擁有、所理解的照片依我們知道的方式進行排列,但這樣我們之間的差異真的只存在於照片的相關性(大部分資料庫內的照片都是同一個建設的今昔對比圖)嗎?

  在這之後,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延伸創作,而在每一次也都會收到樹林口駐軍不同時代的照片,不過兩位講者在大家創作的同時記住「戰爭」這件事,戰爭以何種形式呈現在照片內?可是照片中的笑容、歡快以及在泳池嬉戲的美軍,都有別於照片中不時在背景工作的臺灣人,呈現一個強烈的前後對比,當進行到第一天實作最後一環,我們所收到的新照片裡不管我們怎麼查閱、怎麼檢視都不見過往提及戰爭影像的悲傷,此時弗拉基米爾提出了相同的問題,在這些照片中什麼是訊息?什麼是雜訊?而戰爭又在哪裡?工作坊到此時,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想法,在第一天課程最後一一分享,有人帶著批判的觀點審視這些照片,有人則提出戰爭的多面性,最後在大家的相互討論中,結束了當天的工作坊。

▲工作坊同學創作時間

  在第二天的工作坊裡,兩位講者則請大家閱讀當時樹林口駐軍基地的菜單與學員的習作本,要我們從這之中提取要素創作一首詩,而隨著講者們的講解,我們也看見了戰爭的另一種表現的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在那些常見的食品與酒水之中,像是自由古巴、M16……等等,當我們寫著詩,每個人也帶入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有人開著戰鬥機飛翔在樹林口的上頭,有人正在作戰基地上發送訊息,有人在思念自己的父母。

▲工作坊第二天檔案-美軍學員練習本

▲工作坊講師授課

  來到工作坊的最後,也是我們最後一次檢視樹林口駐軍的新照片,當時駐軍已經要結束,美軍們用相機拍攝下的內容中,也開始出現國軍訓練的畫面,同一個地方也慢慢轉型,與過往的拍攝角度、拍攝位置都不再與過往相同,同樣在最後兩位講者問了同樣的問題,在這短短的兩天中,同學們從樹林口美軍進駐為開頭,一直到駐軍結束,再回頭重新思考最一開始我們所看到檔案資料庫裡,什麼是資訊?什麼是雜訊?這個問題並沒有絕對標準的答案,卻讓大家各自以不同的角度檢視檔案與資料。

▲工作坊同學成果發表

▲工作坊結束合照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