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

2023年教師聯合音樂會—「編織臺灣的多樣故事」

文/辜宜沛(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大學生) 圖/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 主辦單位/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  2023-11-15

▲「編織臺灣的多樣故事」音樂會海報

▲音樂會全體演出人員、導聆、編織團隊合影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2023年教師聯合音樂會「編織臺灣的多樣故事」已分別於112年11月6日與10日在國家兩廳院演奏廳以及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圓滿落幕。

▲音樂會全體演出人員與觀眾合影

臺灣多元文化—跨領域的結合

  此次音樂會適逢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成立20週年,更擴大以跨藝術領域合作方式辦理,特別邀請本校應用藝術研究所與藝術史學系共同發想。音樂會演出者為鋼琴合作藝術研究所四位專任教師群,並邀請國內知名聲樂家—黃世欣、林孟君、張麟彥、林義偉共同演出,希望呈現臺灣文化、音樂、藝術的多元性。

  「編織臺灣的多樣故事」音樂會以臺灣本地音樂為基礎,透過四大主題詮釋「中文、原住民族語、客語、閩南語」四種語言歌曲,將經典曲目經過重新編曲,結合聲樂與鋼琴合作,同時由演奏者配戴融合傳統的新創樹皮編織配飾,串起臺灣過去到現代的聲音與畫面,展現臺灣創作的多元包容與強韌生命力,可謂為聽覺、視覺及觸覺的多重饗宴。

  此次音樂會舞臺視覺設計,以及演出者配飾由本校應用藝術研究所吳佩珊老師,帶領三位編織團隊創作者共同完成。使用臺灣原生的構樹樹皮為編織主軸,結合螢光色系材料,創作出融合傳統的新創編織配飾。

  吳佩珊老師提及之所以選擇構樹樹皮作為此次創作主要媒材的動機,是因為構樹不僅為臺灣原生植物,更是與人類生活、文明發展息息相關,從樹皮到果實皆可供利用,例如:構樹葉可以供作眷養牲畜的飼料;樹皮可做造紙原料,同時也可以經加工製成布料及衣物;花朵可入菜;果實亦可直接食用或製成果醬……,其在人類文明發展中乘載大量的共同記憶,如同語言與音樂之於我們亦是。

▲構樹樹皮前置處理

▲此次音樂會可憑票根兌換編織材料包,讓觀眾親自體驗臺灣傳統編織創作

▲吳佩珊老師與編織團隊布置舞臺

「編織臺灣的多樣故事」—四大主題

臺灣新曲意象—中文

  選擇四首與「風」相關的經典中文歌曲:《戀戀風》、《因為風的緣故》、《昨夜狂風今夜雨》、《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透過女高音林孟君與鋼琴吳明靜兩位老師的演出重新詮釋原曲當中風與情感、回憶、遺憾的交織。

  並且配戴由創作者陳秋竹,以風作為發想的原創配飾進行演奏,該組作品中將構樹皮反覆捶打並乾燥化,縷為細絲後相互擰為線,或與螢光線條相互交織,讓現代的人造線條與天然的樹皮纖維相互結合,其自然垂墜的編織線條與柔軟發散的螢光毛球則會隨演奏者的動作而擺動,隨著風的吹拂而交織、交纏、交錯。

  以聽覺、視覺帶出舊與新、粗燥與精緻、內斂與亮眼的衝突與結合,傳達多元文化融合的彈性與可能性。

▲臺灣新曲意象—女高音林孟君、鋼琴吳明靜

臺灣原民新聲—原住民族語

  此主題帶來五首原住民族語歌曲,分別為:泰雅族組曲《泰雅之歌》、布農族《月光》、排灣族古調《黃昏之歌》、兩首阿美族古謠《水璉情歌》與《醉人的鬼湯》。五首曲目經過傳唱流傳至今已成為原住民部落承載共同記憶的載體,不僅是原民部落中親密情感的體現,更希冀對族人彼此的祝福。

  此次重新編曲後經由男高音張麟彥、鋼琴蘇俐方兩位老師共同演奏,並配戴由創作者廖安珺以傳統原民服飾與樹皮的連結所發想的原創配飾。以未經加工且自然捲曲的構樹皮結合西式黑色禮帽,展現不規則曲線的同時也呼應傳統原民尊貴服飾當中的裝飾性,禮帽的結合不僅是傳達文化的多元可能性,更是讓樹皮得以成為日常服飾的一部份,重現原民文化中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習習相依的關係。另一作品使用編織的多色螢光彩線垂墜而下,隨演奏者的呼吸、走動而垂墜飄逸,就如同原民舞蹈中靈動的生命力與活力,在每次的舞動中搖曳、綻放。

▲臺灣原民新聲—男高音張麟彥 、 鋼琴蘇俐方

臺灣客家山歌—客語

  臺灣客家山歌源於田間勞動時人與人之間的呼喊,立基於特定的曲調與旋律架構,而演唱者可以變換虛字與聲韻轉折,是客家文化中源遠流長的獨特歌體,演唱以音色明亮且唱得深遠為主,詮釋客家族群於田間相互吆呼,空谷傳音,迴腸盪氣的聲響。

  此次演出的四首曲目《老山歌》、《後山山歌》、《上山採茶》、《高山嶺頂唱山歌》皆為描述山間採茶之情境,創作者王世慧便以採茶勞動過程中所配戴的斗笠、以及腰上的墊布作為配飾發想的載體。

  將樹皮經過反覆的敲打與曝曬,成為如蕾絲般的鏤空紋理,再透過編與織,將其塑形為斗笠與腰布,並且以螢光色的緞帶在樹皮孔隙中編織、穿梭,相互融合,又各自保有獨特的紋理,同時樹皮之上緞帶的突起則與茶園的丘陵地形相互呼應,彷彿帶著聽眾穿梭回那座忙碌的大山,在清晨的薄霧中辛勤且歡快的忙碌著。

▲臺灣客家山歌—女高音黃世欣、鋼琴潘怡儀

臺灣傳統風貌—閩南語

  這個主題當帶來四首由許石作曲的經典作品:《鑼聲若響》、《安平追想曲》、《風雨夜曲》、《南都之夜》。許石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著名的臺灣歌謠作曲家,從日本學成歸國後便投入歌曲創作與音樂教學,致力於運用交響樂形式提升臺灣民謠地位,並組織具有臺灣特色的合唱團進行環島巡迴演唱,可謂為開臺灣流行音樂風氣之先河。

  此次四首演奏曲目經由應用音樂學系劉聖賢老師重新編曲,不僅為重現當年經典,更是期望透過編曲將流行音樂藝術化、精緻化,使演奏速度更具彈性,並透過不同鋼琴音域的音色重新詮釋原曲當中的歌詞與情境,期許透過此次改編與公開演奏,在保有原曲獨特韻味的基礎上,能夠再重現且提升閩南語流行歌曲的藝術層面價值。

  演出者配戴由創作者吳佩珊所設計的貝殼串鏈,以貝類能承載回聲的意象作為發想,呼應四首曲目中對愛人的思念以及孤獨之情;項鍊當中的貝殼片是以反覆搓揉而又攤開描圖紙所置換,與構樹樹皮相互交錯,不僅在視覺上交織成美麗的飾品,更是蘊含紙與造紙原料,也就是構樹皮間的緊密連結,傳達出此主題中「承繼」的核心概念。

▲臺灣傳統風貌—男高音林義偉、鋼琴洪珮綺

▲音樂會後與副校長黃翠梅、編曲家劉聖賢老師合影

▲演出前播放手作編織影片

▲導聆藝史系老師潘昌雨與學生辜宜沛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