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農會友,共創永續的將來
文、圖/賴昊群(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2023-12-15
「我們無法給下一代金錢財產,但能留下富饒的土壤,讓他們能種出甜美的果實。」—津端夫婦《積存時間的生活》
談到農耕,腦海中會浮現什麼景象呢?是農民辛勤的在田埂間揮灑汗水,還是收成季節的大型農業機具、或者鄰里間相互關照的富饒農村生活?現代農業經常採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慣行農法,噴灑化肥與農藥。雖然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卻對土地造成極大的傷害。然而在嘉義縣新港鄉卻有一群人,努力不懈地以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維護自己的所生長的故鄉。不僅守護新港鄉親的健康,也留給後代一塊豐饒永續的土地。
校外參訪:二分之一自然農場
今年10月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簡稱:城實組)藉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教師專業社群實施計畫—豐壤之地:友善耕作的在地實踐)前往坐落在嘉義縣新港鄉的「二分之一自然農場」進行實務觀摩學習,邀請新港文教基金會的陳朝江導覽員為社群成員和參與學生進行解說。在一個小時的車程中,沿路可見嘉南平原開闊的農業景觀,遊覽車駛入田間小路,停在一處平實的田邊,一下車就感受到導覽團隊的熱情招呼,並以農場新鮮現採的香茅葉沖泡而成的溫熱茶飲盛情款待。
▲二分之一自然農場與城實組師生合影
人與土地共好的農場
本次參訪的二分之一自然農場是「新港文教基金會」組織中的其中一項事業。1987年10月成立的新港文教基金會,是一社區型的基金會,由陳錦煌醫生集結眾多新港鄉親之力創辦,從社區營造與關懷、藝文閱讀推廣、環境友善的社會企業等方面著手,期盼新港人能踴躍參與公共事務,齊力營造和諧、健康、美好的公民社會。在兩個小時的參訪中,首先由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張瑞隆榮譽董事長(以下簡稱:張董),為我們介紹了二分之一自然農場的理念。
新港鄉約有五成的人口務農,在過去大多以慣行農法為主,雖然能大量生產農作,卻對土地及生態造成極大的傷害。2011年基金會便在張董母親(以下簡稱:張媽媽)耕作的農田上,成立「二分之一自然農場」推行具自然農法精神的友善耕作,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個年頭。「自然農法」一詞源於日本農民和哲學家福岡正信所建立的生態農法,秉持不耕作、不施肥、不除草、無農藥四大原則,將自然環境與農業視為一個整體長期發展。二分之一自然農場則吸取自然農法的精神,堅持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改善過去慣行農法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在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農場也在去年毫無疑問地通過了有機驗證。至於農場名稱中的「二分之一」則是指耕作制度,靈感源自中國春秋以前施行的井田制度啟發。傳統的井田制將耕田分為九方塊,周圍的八塊地由八戶人家耕作,稱為私田,收成歸耕戶所有。中間的公田,則由八戶共耕,收成歸封邑貴族所有。二分之一自然農場由基金會農作組義工認養種植,義工以無償使用土地、自付材料費為原則,並將每位義工栽種的田分成兩區。一區為義工自用,可以自由選擇想種的蔬果。另一塊則需配合基金會種植指定的作物,作為「新港客廳」的餐廳料理食材。張董笑稱農場彷彿是最快樂的養老院,讓團隊裡的中高齡義工能持續在健康的環境中生產,同時也從共好的社群交流中促成了生產、生態、生活的三「生」有幸。端看現場義工團中,高齡九十歲的張媽媽硬朗的身心狀況,便能不言而喻。此外,新港客廳作為招待外地人的所在,藉由從產地到餐桌的相互聯繫,讓訪客從健康有機飲食,品味新港的樸實風華。不僅推廣新港文教基金會的理念,也吸引更多群體支持並投入土地友善的耕作。
▲二分之一自然農場景觀,由左至右劃分為三個區塊,兩側供義工自用,中間則為共耕田
▲張瑞隆榮譽董事長向同學們介紹農場的自然農法精神
▲導覽員「二師兄」解釋二分之一自然農場的名稱由來
走訪農場與食農體驗
參訪的下半場,我們跟著充滿活力的資深義工兼導覽員「二師兄」(本名:陳朝江)實際走訪農場。農場介於兩條馬路交錯的夾角處,呈現三角形狀。抬頭環顧四周,可見一畝畝已收割的自然米田。將近十分地的自然米田同樣屬於新港文教基金會所有,聘請專業經理人管理,不使用農藥與化肥耕作稻米,以此保護農場不受到周遭干擾而影響作物品質。而農場本身雖然耕作面積不大,但仍能感受到義工們對耕地的細心照料,並不會因為公私田之分而怠惰馬虎。然而,許多人應該會好奇,義工們平常是如何施肥的呢?二師兄接著帶我們來到農場一角的堆肥場一探究竟。由於堆肥在發酵的過程中會形成高熱,若直接將落葉果皮鋪在作物周邊,容易傷害作物的根系。因此,義工們將廚餘、葉菜、樹葉集中處理,依照發酵程度,將堆肥劃分成集中槽、初發酵槽、中發酵槽、後腐熟槽、堆肥槽五個區塊。每隔三個月左右就會進行翻堆,讓堆肥能均勻地發酵。義工能從最終的堆肥槽取用耕作所需的腐植質,形成取之於地、用之於地的養分循環。
▲城鄉組師生跟著二師兄實際走訪農場
▲二分之一自然農場將堆肥劃分為五個發酵槽
▲二師兄透過觸摸與嗅聞堆肥的方式,帶同學認識自然堆肥的好處
參訪的尾聲,導覽團隊帶著參訪的同學們體驗擔水澆灌及九層塔蛋製作。透過簡單的體驗,將「勞動—收成—飲食」連結再一起,不僅體會古人耕作的辛苦,也看見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系統性地認識農場的食農精神。雖然自然耕作已不是新鮮事,但新港文教基金會不僅凝聚了地方資源,透過一群有熱情、有感染力的義工讓家鄉變得更好,也立志推廣出去,吸引更多人投入,這樣的精神與行動力著實可貴。
▲同學們從挑水澆灌體驗中,體會古人耕作的辛苦
共好的農耕實務交流
時隔兩週的10月30日,城實組非常有幸能再次與二分之一自然農場合作,邀請團隊利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前來本所,針對本組這學期的可食校園計畫給予寶貴建議。在和義工們分享了可食校園的願景後,本組師生帶著團隊實際走訪本所空間,一起討論不同區域種植的可能性。義工們首先從耕地著手,建議若要在雞舍旁建立菜區,應採空心磚圍砌加高的方式,解決土讓排水不佳的問題。若遇到有坡度的土地,則可以改用兩層式梯田耕作。同時搭配棚架種植番茄、皇帝豆、佛手瓜等適合秋冬季生長攀藤作物,來應對畸零地的使用限制。在堆肥方面,本組製作的廚餘堆肥箱,以回收的木棧板製作,希望能減少資源的浪費。但熟悉木工的義工大哥仍提醒我們,由於木盞板的品質較不統一,仍需注意每塊板材的狀態,選用耐用性較高的木料,才能在長期的使用中發揮最大效益。至於未來若想效法二分之一自然農場設置落葉堆肥區,為了方便管理,可採日字形劃分兩個回收區輪替使用。除了收集校園中的乾燥落葉,也可以混合山區半腐之落葉,來加速堆肥發酵循環。
▲二分之一自然農場義工團來訪南藝大,針對建築藝術研究所的菜圃給予建議
展望永續共好的將來
在當天的交流中,義工們從作物挑選、適合的栽作方式、田區工法,針對現場的土質、日照、氣候,仔細地說明。甚至直接拿起鏟子進行示範,將長年耕作的知識精華傳授給同學們。整個上午,兩方人馬不約而同地以一種富有節奏,且不斷重組的人群聚散,在本所的各個角落進行資源與知識的交換,過程中有驚嘆、有好奇、有歡笑,也有滿足的喜悅。回歸到本組可食校園的初衷,其實並不在於作物的豐收與否,或打造出多麼精緻的農業景觀。而是以此凝聚校內外的有志之士,一同創造共享、互助、友善的人文景觀。
▲義工團示範一般土壤與培養土混合的種植技巧
▲「二分之一自然農場」活動海報
參考資料:
1. 阮英閔(2021年12月10日)。世界級的自然農法倡議者:福岡正信。有機農業推動中心。https://www.oapc.org.tw/2021-1210_masanobu-fukuoka/。
2. 新港文教基進會(無日期)。社會企業:1/2自然農場。新港文教基進會。https://www.hkfce.org.tw/tw/social-enterprise/12自然農場。
3. 新港文教基進會(無日期)。社會企業:新港客廳。新港文教基進會。https://www.hkfce.org.tw/tw/social-enterprise/新港客廳。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