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烏山頭影展暨南澳、白沙屯巡迴招生工作坊

文、圖/音像紀錄研究所  2024-01-15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執行教育部112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期(主軸二)「善盡社會責任」,於112年10月21至22日辦理《藝務新貌-老舊偏鄉好藝術之創新與翻轉計畫》第27屆烏山頭影展暨「南澳巡迴招生工作坊」、「白沙屯巡迴招生工作坊」共2場活動,透過紀錄片,宜蘭五結鄉和苗栗白沙屯實踐多元藝術教育,突顯各族群和地域性美感。深化文化認同,豐富當地藝術風貌。

  112年10月21日,我們携帶著《翡翠少年》回到宜蘭進行放映,期望將宜蘭的故事呈現給更多在地觀眾。同時,邀請了本所毛御亘導演的《尋找失落的印記》,雙方透過各自的拍攝經驗展開深入的交流和對談。

  這兩部作品以不同的視角紀錄了原住民部落文化逐漸失落的現象,而有趣的是,兩組皆為非原住民族的導演。為什麼他們想要帶著攝影機進入部落呢?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三位創作者強調了臺灣對文化包容性的珍貴價值。「沒有人記錄的話,這些文化可能在主流的浪潮之中逐漸消失,很可惜。」這句話凸顯了他們對於文化保存的關切。

  三位創作者一致表示,他們創作的最重要目標是希望不同族群的文化教育能夠在這片土地上持續傳承下去,並透過影像紀錄,將這豐富多元的文化呈現給更廣泛的觀眾。這樣的用心創作,正是為了捕捉並保存臺灣多元文化的價值,使之得以永續繼承。

▲宜蘭場大合照

▲宜蘭場映後座談

  112年10月22日,影展小組隨著導演秉芸回到他的家鄉—白沙屯。一踏下火車,白沙屯的海風、雄偉風車,以及眾多媽祖意象迎接而來。

  導演秉芸自大學時期開始參與白沙屯拱天宮廟宇文化,這次回鄉,他反思自己與白沙屯的情感連結是如何建立的。映後,以影片作為引信,我們和白沙屯居民暢聊,挖掘到更多關於地方、家族的故事。

  白沙屯拱天宮的王城阿伯和楊天興大哥也鼓勵他:「進香文化僅是白沙屯文化的一環,其實白沙屯還有更多在地的生活光景與人文歷史,期許他能夠持續的深度紀錄!」這次的回鄉之旅不僅是尋找故鄉的足跡,更是啟發對於地方文化深層理解的契機。期待導演秉芸能夠繼續用心紀錄白沙屯的多元面貌,讓這片土地的故事得以廣為人知。

▲苗栗場大合照

▲苗栗場映後座談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