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建築迎來AI的時代其建築的思考與生命的企見

創世紀-AI之魅「未竟之城」

文、圖/王昱傑、蕭湘穎、黃茗宏(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創意創作組碩士生) 活動辦理/建築藝術研究所、藝術推廣處  2024-02-15

  這學期(112學年度第一學期)本校迎來第27週年的校慶,以「創世紀_AI之魅」為主題,由各系所舉辦各式展覽及其系列活動,共同呈現由AI所帶給人們的轉變及對未來無限的想像。其中,由建築藝術研究所-創意創作組師生,112/11/16-113/01/20共同於本校漢寶德紀念館二樓舉辦「未竟之城」建築展,其核心主要探討一種「關於建築的形成」。

一座空有的建築,一座新建構的建築

▲未竟之城建築展覽一景(黃茗宏拍攝)

  建築藝術研究所,漢寶德校長對臺灣建築學術帶來最大的禮物,給予建築自主藝術帶來的哲理以及早已存在建築本體的自性,在早已存在建築的「藝術」,還給這裡的建築,作為思考的建築,學生創作上不再只是思考好用的建築,或者建築所帶來的效益,而是身為建築本體自身的實相加上對於生命本體的哲理。

  如無法被看見其新建築的思維,必須依賴既存(既有)的舊思維,那麼再像建築的建築也很難成為新建築真正自主的思想,因此建築的形成,就是一件獨立思想所體現出一種新的建築見識,或是新的生命企見。

  而當建築的作用不再依循人類既往的需求,並退居現行所見之樣貌,那麼殘存的遺跡也只會淪為一處曾經的信仰,並用以一種建材建構下的建物,存於一處疑似有過靈魂的構成。

  建築的思維轉變是一場獨立思想的探索,新建築的形成需要超越既有的框架和思維。當建築不再僅僅迎合人類需求,而是展現出獨特的自主思想時,它才真正成為新建築。然而,若無法擺脫既存思維,即便再像建築的建築,也難以實現真正的創新。遺跡在這樣的變革中,可能只能作為曾經的信仰遺址,成為建物的殘影,存留於一種疑似有過靈魂的構成之中。建築的新意象,正是在這種獨立思想和生命企見的交融中誕生,為我們帶來全新的建築見識。

▲未竟之城建築展覽一景(黃茗宏拍攝)

AI主題的展演

  藉由此次AI的主題,試圖將建築的思維與人工智慧融合,促使我們回過頭重新思考建築的本質與功能。AI不僅為建築帶來計算力的飛躍,更深層次地影響了設計思維。

  透過建築的偶然生成,開啟了一種必然的AI哲學,看到對於人與空間互動的深入研究,AI幫助我們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習慣,進而打破傳統建築的框架。這種新型建築哲學不再只是物理結構,更是一種與人共演進的智慧體驗,將空間塑造成能感知、學習、應變的生機體。透過AI,建築不再僅是靜態的存在,而是與人互動、演進的有機體,將設計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

未竟下的並列與省思

  在建築未竟中找到了共鳴,建築不僅是一種物理空間的存在,當我們將這種觀點與AI建築結合時,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AI的出現,讓建築的創作過程更加活變。它不僅可以分析大量的數據和趨勢,還能夠模擬各種場景和可能性,為創作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可能的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建築就像是一個不斷演變和進化的生命體。AI通過不斷的優化和學習,將不完整的概念轉化為更完整、更符合需求的建築形態。這種融合了人的創造力和科技的智慧的建築,正是生命中不斷追尋完整的一部分。

  然而,正如生命中的起承轉合一樣,我們無法預知建築的最終樣貌是在這種不確定性中,建築才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驚喜。我們在省思中追尋,探索著建築的完整,就像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尋找自己的真正存在一樣。

  總而來說,人與建築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共通之處。兩者都是不斷追尋完整的旅者,在獨立存在的同時,通過奇特的並列和起承轉合的省思,逐漸形成更加完整而豐富的狀態。而AI則為這個旅程注入了新的力量,為建築的演變開啟了無限的可能性。

▲本次校慶邀請了來自玻多黎各的藝術家Jorge I. González Santos(右一)以及荷蘭策展人Sasha Dees(右二)在本校教職員的陪同下來到紀念館參觀建築所展出展覽,由現場導覽人員講解其建築創作(王昱傑拍攝)

▲企業界的貴賓蒞臨參觀本展,並深入理解本組學生對於建築藝術的創作理念(黃茗宏拍攝)

▲創作者向本校樂齡大學學生講解AI與建築的結合,並且說明創作作品理念 (蕭湘穎拍攝)

▲向漢寶德校長千金與令夫共同說明AI與建築的的雙向操作下的成果(黃茗宏拍攝)

學生建築創作作品

▲至然於間 一牆之隔修道院(王昱傑拍攝)

歸返格相的寓所 「讓位」集合住宅

未真正進入建築前的建築外圍,建築像是開始對人類釋放出一種共融般的模糊意識,引領著走向建築的路徑。於是建築對於人類的使用一直是處於「等待」、「相讓」的狀態,而空間的存在本來就是等著被使用。當人離開釋放建築的所存,不僅使用,建築也是建構及虛構的思維。

▲復返之間 修道院(黃茗宏拍攝)

即使建築仍然以圍離、 複層呈現,而這裡建立了屬於移動的行走方式。

創造屬於自身的複層空間做為彼此間的界線存在,卻又介於之間,延伸平面之外的復返所在。

▲復相之像 墓園(蕭湘穎拍攝)

空間複相,透過人的再次行走感知空間的不斷被穿越的行為所形成,不斷再現把可以直接言喻的事物模糊至不可言喻的事,最後又再次將以重現言喻。「顯現」、「再現」、「後再現」…空間透過不斷的再引述在,像是這樣的空間成為是。

思考的建築

  建築起初,建築之存在。

  人們無法脫離相信建築的存在,或者從未思索建築是否為一種前人所假設下的虛像,而我們加以去言喻他,並且充斥信仰者他。

  當我們脫離車子的殼,我們還依循因為那外在殼下所建立的規則,建築亦是如此。

  建築,猶如社會的靈魂,承載著歷史、文化與人類信仰。即便我們解脫自車子的殼,仍不免受建築所約束,彷彿外在的殼下存在著一套無聲的秩序,引導著我們的行動。這樣的存在感,使人們難以超越或遺忘建築的存在,好似在探索著建築是否只是前人心靈的虛構,抑或是一種深層的信仰。在起初,人們只需一處葬身之地,然而,他們卻走遍整個範圍,彷彿在尋找更深層次的歸屬。

  在未真正進入建築前的建築外圍,建築似乎就已開始對人類釋放出一種共融般的模糊意識,引領著走向建築的路徑,然而卻不為真正進入到建築的本體,僅是走向建築下方的底盤,那是信仰空間的所在,每個進入的人們都代表著一個獨立的個體,當不同各體的集聚之處,便是信仰現形的所在。直到走入一處被空間圍塑的領域,卻有別於一般人所認知的建築內裡,而是一處如建築內圍般的戶外,透過似是山谷的凹凸輪廓,以薄殼般的實牆,隔絕了建築的內與外,模糊了空間的兩界,直至牆體之間的虛空,才是駐留的歸處。

  於是,建築之於人類的使用一直是處於「等待」的狀態,而空間的存在本來就是等著被用。 回到居所的本質來說,住宅是一座等待的建築,等待著人進入也等待人離開,當人進入時遮蔽人們的所在,當人離開時釋放建築的所存。不僅如此,建築亦是一座建構及虛構的思維,也是人們對建築整體的觀念,不然能遮蔽人的建築,又如何釋放出人的靈魂?

  空間的聚合呈現出群體的樣貌,而建築的自明性定義自身的所在,同時顯現彼此之間性,成為移動和行走的路徑,使所有前往自己住處的過程,皆轉化為一處重疊的過道,透過路徑的交疊體現了一種「歸返」的意識,並藉由人類歸返的行為,使空間「不斷被經過」,而這種「復返」的流動狀態,使原本模糊的路徑不斷確立自身的邊界,更使空間更加界定了自己的界線,因而確立自我的存在。

  總結而言,這不僅是空間的物理層面,更是情感和記憶的交匯處,構建了一種深厚而持久的人與空間的連結。結合AI建築的理念,未來建築將走向更智慧、感知和互動的方向。AI建築可以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更深入地理解人類對空間的需求,提供更具個性化和智能化的建築體驗。這不僅僅體現在更靈活的空間設計和智能的建築,還體現在建築將更好的適應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一種更為貼近人性需求的使用空間。AI建築的應用將推動建築設計走向更具創意和可持續性的未來,實現建築與人類更為緊密的互動,進一步豐富人們在空間中的生活體驗。結合AI與創作,是一種科技與藝術的相互結合,同時也象徵建築藝術走到了一個更深更遠的階段,不只是生活體驗,而是開啟了更廣泛的可能性。

 

 ▲展覽海報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