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帶路-社子野生動植物踏查

文、圖/邱婕琳  2021-09-15

  農村再生計畫緣起於60、70年代,因工業化發展伴隨人口移居都市,造成農村人口外移,尤其以青壯年移出為多數,農村也因此面臨高齡化的問題;都市化使得區域發展不均,農村除了失去活力外,軟硬體也相較都市不足,農業生產提供糧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而農村的永續經營便顯得更為重要。

  因此政府希望透過「農村再生條例」制定,投注經費協助農村經營,讓農村能夠有計畫及系統性來做整體發展。

  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便與社子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農再」牽線結緣,開始共同討論社子農村的發展課題,盤點社區資源,協會也希望透過引入學生的創新思維,讓社子過去的人文地產景,透過設計、轉譯存留給下一代。

▲公民科學講解

  為此,本所學生在109學年度便深入社區做家戶訪調,透過了解在地居民的組成及生活型態,爬梳地方的脈絡,從一個居民牽著另一個居民,人際網絡逐漸擴散,就像大樹開展枝葉,我們的田野就這樣展開。

  從過往產業開始了解社區,透過辦理活動與居民分享田調的成果,居民用更多的故事回應我們,同學們也在互動的過程中,了解到更多長輩們的智慧、植物的多種運用方式、如何釣四腳仔等,取之於自然與環境和諧相處,簡樸生活卻是我們當今所追求的永續,也反映出追求速成的當代,在快速、方便的追求中消耗了多少土地的能量。

▲社區居民操作iNaturalist APP

▲南藝同學指導居民下載iNaturalist APP

  透過前期的資料收集,以及計畫的執行方向,與社區討論出農村再生的第一場活動內容「青農帶路-野生植物、水域生態觀察」。為何選定野生植物及水域主要是在田調的過程中,居民時不時會提及關於抓魚,以及採集野菜烹調的日常情景,而這是一種與當地產生連結的途徑,現代社會因為購買的便利性,取得食材逐漸變成一種金錢交易的行為,與產地其實是疏離的狀態,更遑論對於野菜的採集知識。因此,藉由農村的下一代-青農作為引路人,辦理踏查活動讓居民直接親臨現場,透過親身與地景接觸,觸發過往居民對於地方場景的記憶片段;透過青農簡單的講述個人的採集經驗,結合城實組學生對該植物的知識性蒐集,以導覽方式帶領居民親臨現場,期待從不同世代對野生採集的不同詮釋,產生深入的對話及交流。

  另外,為了讓居民有生態觀察及物種紀錄的參與感,本組結合課程所學引入iNaturalist公民科學,此軟體主要結合社交網路及公民科學,透過數位平台將專家學者、教師、學生、以及愛好自然的業餘觀察家等連結在一起。居民上傳動植物相片至iNaturalist平台後,軟體會透過照片粗略辨識物種,幫助居民了解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動植物。甚至在填寫相關資訊後,還會有國外的專家學者和其他普通使用者進行協助鑑別,透過數位資源協助記錄地方上的物種。藉此讓居民運用隨身攜帶的手機,透過簡易的拍攝與上傳動作,參與社子的生態觀察紀錄。

▲戶外踏查-觀察溪溝植物

▲社區大姊示範古早掃帚做法

  活動當日居民十分踴躍,前半部南藝同學透過簡易PPT介紹iNaturalist的應用與公民科學究竟為何,能帶給社區什麼樣的資源幫助,社區長輩對於手機軟體相較生疏,需要個別說明及教學,所幸APP很好上手,也看出長輩對於現代科學應用的興趣。後半部活動便帶路前往社子里的舊社進行戶外踏查,前往定點的路途中就有許多野菜,生長在十分不起眼的馬路邊、水溝蓋旁,當青農開始導覽介紹時社區居民便你一言、我一語加入,滔滔不絕地訴說過去是如何使用此植物,甚至開始交流自家的料理方式。筆者不禁愧於過往幾十年的體制教育,生活現代的我們,從學校的教學中或許了解知識,卻不如居民將常民知識融入生活運用,透過使用與生長的土地交流。

  踏查路程中,居民不時告訴我們過去的地方樣貌,話語中隱約想像以前的地景及生活型態,每到定點社區大姐便會從周邊找到過去使用過的植物,抽出身後的鐮刀左劈右砍進到草叢中,為摘取可以使用的枝葉,先人的篳路藍縷在大姐身上再現,大姐說過去的掃帚就是用這種植物做成,甚至有製做掃帚的工廠在附近,在工業化後便逐間關閉式微了。

  戶外踏查的最後一個點來到官田溪,過去只要下雨低窪處便會淹水,溪水氾濫便無法過河上學,社區長輩們也笑著說自己是讀官田溪畢業的,彼此談論著以前沒去上學都躲在哪處甘蔗田吃便當,誰家小孩曾被氾濫的溪水沖走,看著整治當中的官田溪,河川的地貌跟過往截然不同了,目前還撿拾得到些許石螺與河蚌,出生就沒經歷過「撩溪」上學的我們,這些人生故事聽起來都好遙遠。

▲社區大姊親身示範採樹薯

▲青農向居民請教月桃的用法

▲居民討論過往樹薯的用法及料理方式

  此次的活動過程中,對於身為學生的我們其實每位居民都是講師,雖然是為了農村再生舉辦的社區踏查活動,我們一心想著如何才能讓社區更好,踏查過程中收集到的每個故事,都是在地方生活的他們經歷數十年所累積的生活智慧,甚至有許多是源自於他們的上一代,但經歷快速社會變遷的我們這一代,對於這些土地智慧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呢?活動過後筆者思考著過去生活與現今的差異,為了生活而產生的智慧,到了現在已經用不著後要如何延續保存呢?刻意的去模仿以及留存難道不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嗎?

  在社子社區實作的過程中,同學也從社子的現象中觀察到關於地方的課題,而身為外來者的我們能夠對社區帶來什麼樣的擾動,過程中常反思與懷疑,而接續本次的踏查,接下來還有水域及植物專家學者的戶外觀察,期望透過不同面向的資源進入社區,讓社區去發現地方其實存在著很多珍貴的東西,再進而開始進行規劃,或許學生的角色就是從中協助、整合資源,在實作的過程中回應進入研究所時,給自己所下的課題。

▲官田溪生態觀察

▲居民使用iNaturalist APP上植物觀察

 

邱婕琳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