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

文、圖/陳姵㚬  2022-02-15

  2012年後,美食外送平台頻頻插旗進駐台灣,外送車充斥街頭的景像早已習以為常,從不合法走向合法,都市的生活愈趨方便,日夜間飲食的選擇難以盡數;回看位在台南市官田區的南藝大周邊,人聲不鼎沸,靜謐的街邊佇立著寥寥無幾的小吃店,轉眼間就與店家營業時間插肩而過,得要花上數十分鐘的車程才有外食店家。學生族群的日常飲食大多投靠校內外店家或是自行開伙,而每逢寒、暑、例假日又常碰上閉門羹,飲食的基本需求成了在南藝求學的最大困難。

  飲食的不便不只存在於南藝大校園,山腳下的社子社區面臨著相同的處境,大半輩子生活在農村的居民,年齡層普遍偏高,移動能力低下,儘管自炊能力足夠,但買菜都非常困難。如何克服生活的不便,成了偏鄉學生及居民們共同面臨的處境,而在這塊土地上乘載的不同族群,也相應發展出不同的求生模式。

走出逆境的生存之道

  社區石大姊:「上次你們桃花心木林活動結束後,我媽媽說看你們大夥每個開幕茶點都打包回去,她就跟我說沒看過這樣的學生耶,通常都是我們這些婆婆媽媽在包,沒想到這些學生這麼撿食(台語)。」

  節儉、珍惜食物的性格倒也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在疫情期間,由於校內外餐廳幾乎都關閉,建築所城鄉組僅存在校園內的同學開始自炊運動,在合乎疫情規定人數的要求下,成立LINE群組「疫起煮飯」後,彼此就是生命共同體,成員們共同集資採購蔬菜、定時輪流煮飯及分工收拾,菜單的選擇上要能兼顧吃飽,又要營養均衡,對於新手煮廚可真的是一大難題,彼此都在料理研習的路上精進自我。

  為了減低染疫的危機,每週僅限一次的外出採購,讓我們學會了食材的運用及搭配,當時首要考量是方便又便宜,洋蔥、紅蘿蔔、金針菇總不能少,便宜的選擇讓我們變出了百百種搭配。數月以來,得來不易的食材,讓同學一改以往心態,對食材的取得有更多的感激,也對生產有更大的好奇及動力,建築所一樓的平台開始出現容易種植的辛香料,盆栽裡迸出的野菜也令人躍躍欲試,只要能替餐桌的佳餚添上好風味就值得嘗試。

▲疫情初,嘗試種植得一些菜苗

  不過在社子就不太一樣了,不同於大部分食材是透過採購而來的學生,社區居民大多移動上不如學生方便,社區周邊又沒有蔬果、肉品攤販,因此廟埕每週都會有不同的小攤車輪流來擺攤,選擇非常多樣,從加工品、魚類、蔬果、小吃、民生用品等等產品應有盡有。每當攤車前來時,總會透過全區的喇叭放送提醒街頭巷尾的居民;而有的攤車則會安排固定時間前來,讓鄰近居民更為方便安排,免於舟車勞頓的辛勞。儘管攤車替大家帶來方便,卻不是人人受用,部分居民的身體狀況不利於行、居住位置更為偏遠,生活並未因此改變,但是他們卻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模式。

▲在攤車中挑選魚種的居民

 

織一片緊密的人際網絡

  在社區蹲點時,經常有機會到社區居民家中作客,也進而發現在社子具有農業技術的農民可不少,他們除了自己平常維生販售的農產田區以外,也會在家屋周邊種植蔬菜、水果,輕易摘取又能方便料理,自給自足的生活非常愜意。

  住在市區工作的潘大哥為了滿足自給自足的無毒生活,與太太倆人每逢休假就回社子擔任假日農夫,家中旁邊一分多的田地上,種植的品種卻數十種,夫妻倆幾乎都不去市場買菜,需要什麼就自己種,但是光自己吃也吃不完,所以經常邀請在市區的同事前來參與農事,一同製作加工品,共享這些天地間給予的佳餚。

  還記得有次去退休的陳大哥家中泡茶聊天,周邊環境潔淨無比,但地上卻有著數顆完好地瓜特別搶眼,它們就這樣攤平在房屋柱角邊,一問才知道逢地瓜收成季節,不過陳大哥也不曉得是哪位鄰居的好意分享,表示這樣的情況在社區也是常態,大家都會彼此互助,很難挨餓到。

  平常是職業青椒農夫的胡大哥,田間一眼望去,九成種滿欲販售到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的青椒,另外一成則是要留給自家人食用,種類非常多元,黑柿蕃茄、玉米、茄子、翼豆、南瓜等等數不盡,胡大哥自豪地說這些種來自己吃的菜雖然不夠漂亮,但可都是沒灑農藥的唷!為人熱情的他也經常邀請建築所同學到田裡同樂,控窯、烤肉樣樣來,食材不夠就到田裡摘,讓同學們體驗農村地帶特有的聚會模式,胡大哥也總是叫大家放心吃、盡量吃,吃飽了再帶一些回家分給其他同學。

 

▲社區居民的家庭菜園

▲壞掉的電器也能拿來再利用

▲大家摘完玉米共同處理

▲社區大哥與我們分享拿手料理

▲到胡大哥的田園中控窯

結語

  在台灣人口稠密、食物豐足之下,要滿足人民基本的飲食需求並非難事,但鄉村所面對的環境機能卻不同於都市的便利,儘管都市的生存空間與食物生產脫節,但取得食物卻非常容易,推陳出新的商業行為讓深不見底的慾望產生,也造成了大量的浪費。

  農村地方卻與之相反,儘管位於生產第一線,作物收成仍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天時地利人合更是困難,地理位置的偏遠導致生活機能不便,因而「共享」成了偏遠社區的互助模式,將自己親手呵護栽種、悉心養育數日的作物,與鄰近的親友分享,一同享受大地之美,重回消費時代以前的單純心思。同時,精神也延續在人與環境的關係之中,轉化成多樣的生活模式存續在農村角落。

 

陳姵㚬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