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研究方法與保存實務社群 系列講座

文、圖/陳奕婕  2020-03-15

  本次「古物研究方法與保存實務社群」計畫為了探討藝術史研究者的斜槓能力、藝術史學與博物館學的外延價值以及專業博物館人的再形塑三項問題,以此舉辦了兩場公開的講座,2019年12月20日邀請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呂淑蓉女士以「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 專業養成、應具備條件、實務工作與方法論分享」為題進行演講,2019年12月27日邀請前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專員、現任自由工作者張弘瑜小姐蒞校演講「博物館與國際合作」。

2019/12/20「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 專業養成、應具備條件、實務工作與方法論分享」

▲主講人呂淑蓉女士、劉怡蘋老師及與會學生們以代表博物館的手勢合照紀念。

  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呂淑蓉女士以她成為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的經驗談起,讓大家對於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有初步的認識,從專業能力養成、須具備的條件以及實際工作的會遇到的狀況以及方法論。呂師首先以法國的觀光人數、「法國博物館」的標籤與保護概念到古蹟文物的數量,讓大家概略了解法國近年的狀況,才進而講述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的出現是自2011年整合4種導覽員類型而形成的,其定位屬於文化資產工作者,是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媒介員/仲介員,工作目標是為了凸顯文化資產價值,提升民眾興趣,並讓民眾進而產生對文化資產保護的意識。

  對於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有基礎的認識後,呂師講述了要如何成為一名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需要符合哪些資格(導覽解說員高等文憑課程、相關專業「高級技師證照」、修畢導覽解說技巧課程、碩士資格、業界資格鑑定),接受哪些培訓課程(導覽技巧、口語表達訓練、導覽內容、校外實地操作),並通過評鑑始得獲取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證照。

▲講座時間開放與會學生提問,呂淑蓉女士邀請與會學生以導覽解說員為主題,進行師生間雙方的討論,學生們熱烈的討論提問。

  呂師更以自身導覽經歷向大家分享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需要做哪些工作,從安排導覽的相關細節到危機處理,詳細的告訴大家實際上在導覽會遇到哪些問題,這樣的工作會面臨怎樣的挑戰,並在最後告訴大家身為一名法國古蹟暨博物館導覽解說員理想狀態應該要有專業及敬業、準時、抗壓性、高EQ、不炫學,自然發光、保持熱情,慷慨分享以及提供導覽對象最合適的內容等特質與要素,最終以強調專業訓練的重要性,以及保持熱情與求知慾作為講座的總結。

2019/12/27「博物館與國際合作」

▲主講人張弘瑜小姐以「博物館與國際合作」為題,分三階段講述博物館與國際合作的關係、重要性、方法與所需的基本專業。

  講座邀請前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專員、現任自由工作者張弘瑜小姐蒞校演講,張師首先講述了本次講座三個段落的摘要:「博物館的角色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國際合作的面向與方式」、「博物館進行國際合作的基本功」,從歐美國家在博物館角色的變化開始,六、七零年代博物館意識到博物館存在的價值,為了讓博物館的角色能夠發會其功能,博物館轉為較為積極的參與者,並講述到新興國家在脫離殖民國後為了重新建立自己國家的文化認同與未來的想像,在建立博物館時仍舊是依靠歐美國家博物館的概念,建立自己國家的博物館,博物館在這個層面來說,亦是以國際合作的方式形塑國家認同。

▲主講人張弘瑜小姐及劉怡蘋老師回應現場學生提問並進行座談,補充與演講內容相關之博物館與國際合作的關係。與會學生踴躍提問。

  講座邀請前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專員、現任自由工作者張弘瑜小姐蒞校演講,張師首先講述了本次講座三個段落的摘要:「博物館的角色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國際合作的面向與方式」、「博物館進行國際合作的基本功」,從歐美國家在博物館角色的變化開始,六、七零年代博物館意識到博物館存在的價值,為了讓博物館的角色能夠發會其功能,博物館轉為較為積極的參與者,並講述到新興國家在脫離殖民國後為了重新建立自己國家的文化認同與未來的想像,在建立博物館時仍舊是依靠歐美國家博物館的概念,建立自己國家的博物館,博物館在這個層面來說,亦是以國際合作的方式形塑國家認同。

▲主講人張弘瑜小姐、劉怡蘋老師及與會學生們合照紀念,會後同學們單獨與張師問答國際合作相關議題。

  張師在演講中以自身在進行國際合作的經驗為例,講述了與外國博物館合作的方式與技巧,更強調從業人員專業的重要性,必須以專業的角度去考量事情的處理,當具備足夠的專業素養時,與對方談條件時,對方會以對等的專業與你共事,亦能取得最大值的效益。最後也強調了在國際合作的時候,藝術史專業是絕對的要求,從業人員需在短時間內,用藝術史專業將作品價值體現出來,為了要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藝術史的專業是必要的,也是要進行行銷時的基礎,同時對於專業語言以及英語的掌控亦是在國際合作工作上的必要條件,掌握這些專業、透過基本的訓練,這些將會是很大的助力。

 

陳奕婕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