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景視覺語言的觀看:當紀錄片遇到VR
文、圖/陳姿吟 2020-07-15
VR(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以「沉浸、互動、構想」著名,強調人在虛擬系統中的主導作用,在VR元年的2016年以降,VR的應用領域從遊戲擴增到虛擬展覽、街景地圖、模擬訓練、影視體驗等,更有威尼斯影展增設VR單元、高雄電影館設置VR體感劇院及徵件獎助等,視VR為深具潛力之視覺媒體,探索新科技於內容、題材、體感等交織下的嶄新敘事。
本次VR+Documentary工作坊邀請到吳蹦影像工作室吳柏泓蒞臨音像紀錄研究所,從設備、後製、到實際操練,從經驗中擷取並分享VR的諸多可能性。
從Story-telling 到 Story-living
VR和傳統影視(包含電影、紀錄片等)有極大的不同,譬如前者乃有「框」的方形敘事,視覺範圍是導演和攝影機安排好的觀看領域;而後者則是「無框」的圓形敘事,觀看者可透過轉身、抬頭,看到多角度、甚至是感覺到視覺以外的敘事。亦即,從被動的「聽故事」,轉變為主動的「感受」,身處在故事情境當中,自行發現並產生對該體驗的經驗。這樣的差異,導致產製端在速度感、鏡頭語言、場面調度及配樂聲響的設計上,需要打破慣有的影音思考,挑戰新媒體的可能性。
▲講師帶領學員攜帶設備到教室外進行拍攝實驗
硬體及軟體的百花齊放
作為新媒體,VR不論設備、產製、應用等,尚處實驗開發的階段,一方面各軟硬體革新速度快,功能日漸強大健全,一方面也嘗試多方的跨領域,包括實驗聲響、互動、動畫等的效果,或是將目標對象設定為幼教、社區、文化保存等,可說是站在已發展一百多年的影視文化基礎上,挖掘環景視覺的新語法及新疆域。譬如講師便有拍攝非洲土著、台灣燒王船、敘利亞難民等的紀錄/劇情VR作品。
不過,對於多鏡頭攝影機、高運算能力電腦、複合剪輯平台、大容量儲存媒介、更迭快速的體驗接收器等的需求,也使得製作成本增加,產製環境也尚未規模化、系統化,導致各團隊得要克服經費、設備、人力等阻礙,這是目前使得VR仍較難貼近常民生活的主因之一。
▲VR除了拍攝設備有別於一般攝影機,於後製剪輯步驟也有不一樣的轉檔、剪接邏輯
當紀錄片遇到VR
工作坊的最後,講師帶領學員實地操作,於不同的空間場域體驗VR攝影機的收音、變形範圍,也介紹了當前可觀賞VR作品的線上平台等,期許學員能發展VR劇本,用不同於傳統影音敘事的結構及視角,嘗試VR製作。
VR與傳統影音敘事的差異,使得製作端及觀看端在處理及理解上,都需要做概念上的轉變。作為嶄新且前景看好的新媒體,VR自然是備受期待,然而回到創作的本質,要怎麼結構出一個好故事、傳達出怎麼樣的目的或思想,或許是該優先於工具的考量。
▲學員於下課時間仍向講師請益,並體驗VR影片
陳姿吟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