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霧社歷史現場 再看《沙鴦之鐘》

文、圖/吳宣佑  2021-03-15

  本活動由音像紀錄研究所課程《研究方法》、《電影資料館學三》、《跨文化影像製作:影像紀錄與文化保存》之教師群協同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館長井迎瑞,於110年1月8日、9日在霧社春陽部落聯合舉辦為期兩天一夜「2021重返霧社田野調查」。活動過程邀請李立劭導演、李展平老師、郭明正老師(Dakis Pawan)、鄧相揚老師、Skaya Siku老師等等分享自身部落經驗與文史觀察。藉由與會來賓分享與討論,讓師生們能夠從不同的歷史脈絡理解事件本身,也得以從嶄新的角度理解部落之文化與歷史事件。

▲Skaya Siku分享自身求學歷程

 

如何觀看《沙鴦之鐘》

  2021年由電影蒐藏家博物館館長井迎瑞帶隊,同行的有紀錄所吳永毅老師、曾吉賢老師、謝侑恩老師等人與同學們進行重返霧社田野調查。該調查背景是1943年時於春陽部落拍攝的《沙鴦之鐘》,由台灣總督府、滿映、日本松竹公司出資製作。在霧社事件後,日本政府為了宣傳皇民化的成果與效忠報國、奉獻的精神。特意挑選了1938年宜蘭南澳一名泰雅族少女Sayun協助日籍教師搬運行李時,因大雨導致溪水暴漲而溺斃的故事改編成電影。該新聞刊載於《台灣日日新報》,標題為<蕃婦落溪,行蹤不明>。內容簡述Sayun為了送別田北正記,搬運其行李下山經南溪時,失足墜落而導致下落不明。1941年長谷川總督頒贈一座刻有愛國少女サヨン(Sayun)之鐘字樣的銅鐘給家屬與相關人員,該事件藉由媒體與官方之間的競逐,最終變成「愛國行為」。

▲部落民眾與紀錄所師生們一同觀看《沙鴦之鐘》

 

賽德克國寶級耆老獻聲

  第一日頂著濛濛亮的天光於音像大樓前集合,一行人上了巴士浩浩蕩蕩往霧社前進,低溫特報令大夥兒著厚重衣物上山,絲毫不敢馬虎。原計劃至仁愛鄉衛生所高點以底片攝影機16mm SR3、16mm BOLEX、SUPER 8拍攝,無奈霧氣濃厚能見度不佳,一行人只好先行前往春陽天主堂商議後續活動。稍晚南藝大團隊拜訪賽德克族部落耆老巴淦.那威(張胡愛妹女士),她於1936年出生,熟悉日語,春陽部落的鄉親、鄰居喚她作張媽媽。身為國寶的她,不僅精通賽德克族傳統織布、更不吝傳承傳統織布工法及原住民歌曲。於拜訪的過程中她獻唱賽德克族傳統古調,也分享小時候於部落成長的故事,現場參與成員莫不為之動容。

▲張胡愛妹女士獻唱

▲張胡愛妹女士之個人簡介

 

以電影作為招喚 與歷史記憶對話

  由於天候不佳無法在仁愛鄉公所高點拍攝,於是團隊移至春陽國小操場,也就是《沙鴦之鐘》拍攝的場景之一進行重返拍攝。過程中成員們討論著如何以電影作為一種招喚的方式,除了拍攝的影像能夠回部落放映使地方耆老重新回憶攝製電影當下的情況之外,電影場景中的地景不斷改變。而地景僅僅是顯而易見的一環而已,其中更有地方生活、傳統信仰、生活環境、歷史記憶、文化脈絡與地方經濟等面向不斷變遷。

▲春陽國小操場一隅

▲李展平老師分享自身經驗

 

反思紀錄媒材 創造主體紀錄性

  傍晚時,紀錄所教師群帶領學生們於春陽部落鄰近之墓園以底片攝影機BOLEX H16 SBM紀錄地景風貌,以對比《沙鴦之鐘》內拍攝場景之地貌變化。現場分工合作,攝製組分為導演、攝影、收音、場記等等,一同齊心合作完成短片攝製。數位攝影當道的現代較難有機會機觸底片動態攝影,藉著重返霧社的機會,學員們躍躍欲試。除了紀錄媒材的改變,拍攝習慣與常規也受到挑戰,學員們成為以底片為出發點思考的紀錄者。

▲春陽天主教墓園

▲學生們持底片攝影機拍攝

▲學生們構圖取景拍攝

  而第二日的座談會中邀請了前任村長潘春堂、現任村長施宜宏、李立劭導演、李展平老師、郭明正老師(Dakis Pawan)、鄧相揚老師、Skaya Siku老師等人進行微型論壇(圓桌會議)。李導演回憶與井老師於1993年於霧社史努櫻基督長老教會拍攝傳統祭儀練習,並分享《邊城啟示錄》、《那山人這山事》的拍攝脈絡。李展平老師則分享由南投信義鄉地利國小布農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銅牛前留下一幅照片,藉此談部落經驗。而郭明正(Dakis Pawan)老師提出霧社事件中,六個部落都是對抗日本的英雄,而不僅是單單一個人,不可盡用二分法看待歷史事件與詮釋史實。曾經對自我身份認同感到混肴的Skaya Siku 分享從大學時期參加原研社選擇成為原住民後,開始意識到自己身份的珍貴與重要性,並覺醒不要再有任何人需要為自己的所屬族群感到羞愧。

  在精彩的活動與討論過後,紀錄所團隊也提出正著手進行的工作要項,如以社區影像培力為出發點開啟社區公民對話、無牆博物館的設立與推廣非作者電影的廣泛多元作品呈現。此外,以一位台東卑南族孫女,發現阿嬤生前錄製的傳統歌謠搶救過程為例,分享家庭錄影帶搶救工作坊的歷程。紀錄所團隊希望透過重返能夠紀錄歷史的變遷、環境的改變、累積歷史知識與再生產歷史知識。透過活動也傳授志同道合的夥伴們know-how,建立地方微型電影博物館、培養在地人才,進而建立自我主體性,不仰賴他者書寫自身歷史與記憶。

 

吳宣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