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圳國家綠道—踏溯社會設計的可能性

文、圖/黃雨秦  2022-09-15

  你知道「大廟興學」是什麼嗎?山海圳步道的起源是什麼?本組(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利用「弗克思課程」計畫並結合「建築創作演習」課程,邀請到台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吳茂成執行長來為我們導覽山海圳步道,分為半天室內課程與一整天的爬山海圳步道課程,在室內課程部分,老師先分享自己在台南社大台江分校的「大廟興學」推廣經驗,而在一整天的行動課程,不單單只有爬山而已,更是一邊解說關於當地的歷史與辛苦血汗手作步道。

▲吳茂成老師室內課程分享

大廟興學

  廟宇原本就是集結了信仰、教育和公共參與的中心,出生到死亡都與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正好和社大想在社區建立學習系統的形式不謀而合。於是,台灣社區大學間首創的「大廟興學」模式,便在台江成形。「大廟興學」是以廟宇作為教室,結合社大師資興辦各項課程及文化沙龍等活動,鼓勵村民透過參與學習,培育公民意識,同時也凝聚更多在地力量。大廟文化透過參與形成社區共同體的共同意識,將這樣的文化放進社區,才會有促成參與的可能,可以理解家鄉,了解自己的生命體,提升生活文化視野。透過台南社大台江分校推廣大廟興學的課程,讓在地兒童更加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家鄉,同時也更加希望家長可以參與甚至認同,讓所有參與者相互討論。

▲台灣國家綠道倡議內容

▲台江「大廟興學」與公共領域

山海圳國家綠道

  從開台內海走到台灣高峰玉山,形成一條臺灣文化綠廊。2007年發起的愛鄉護水公民參與行動,以大廟為中心,串連45公里的「台南山海圳綠道」。經過多年民間倡議及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統籌規劃下,以台南山海圳綠道為基礎,2018年正式展開「山海圳國家綠道」串連。林務局嘉義林管處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在台南烏山嶺東西口步道,舉辦手作步道培訓課程,近30名的參訓人員包含台南天埔社區、北門地區及嘉義十字社區、屏東萬安社區人員,運用現地取得的倒木、土石等自然素材,搭建護坡、階梯等必要設施,完成156公尺的手作步道,串聯山海圳國家級綠道。山海圳國家綠道,在每一階梯與木樁上,都有著大家辛苦的汗水和手印。

▲烏山嶺水利古道

▲吳茂成老師室外課程分享

結語

  原本以為爬山,是很簡單的事情,沒想到透過吳茂成老師的介紹,把爬山介紹的那麼有趣。在邊喘吁吁的過程中,吳茂成老師將山海圳步道的歷史以及山的名稱介紹給我們,山海圳步道的由來以及手作步道,在途中,老師一直提到「身體尺度」這件事情,爬完後,才知道老師所說的「身體尺度」意味著什麼,就像是自己是個比例尺,比例尺與大自然間的關係,由大至小,去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山海圳步道與自然的尺度,是多麼奇妙的一件事情。我們非常佩服吳老師以及這些團隊所創造起來的步道,也很謝謝吳老師與他的三位山友帶領我們爬完了三小時的東西口。

▲旁邊的欄杆都是大家辛苦的汗水和手印

▲木樁手作步道

▲在一整天的課程中,大家停下來邊休息邊聽吳茂成老師講解

▲城鄉組老師們與大家的合照

▲用身體尺度去體會山海圳步道

 

黃雨秦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碩士生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