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嘗試影像教育——記篤加國小影像夏令營
文/林宇庭(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紀錄片製作組研究生)、黃宇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紀錄片製作組研究生)、黃柏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紀錄片製作組研究生)、張碩尹(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博士班研究生)、李博霖
圖/張碩尹(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博士班研究生)、顏子惟(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紀錄片製作組研究生) 、黃柏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紀錄片製作組研究生)、宋小海
2023-11-15
前言
2023年3月,一群對社區影像感興趣的人們,首次聚在七股共同討論對影像和地方的想像,「攝群」這個群體也就此誕生。
目前團體成員包含了七股返鄉青年、公民記者和一群南藝大的研究生,我們希望能以自身的影像專長和地方相長教學,在七股一帶透過影像教育,讓地方上不同年齡、職業、身份的人們,學習用影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團隊也向地方學習在地知識、記憶,期許透過影像成果及教育方法的累積,逐步建構出以地方為主體的知識系統。
2023年8月,攝群和七股的篤加國小合作,籌辦了首場影像夏令營,課程的四大特色為:影像尋寶、地圖知識、媒體識讀和多元表達。學員涵蓋3~6年級,共9位,分為兩組進行。
過程中,攝群收穫不少珍貴的經驗,然而我們希望這些經驗,不僅僅作為一個團體內部的活動紀錄,因此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讓教學過程的這些觀察、提問、反思,能夠成為公共討論的材料。
在七股交會的人們
李博霖(七股返鄉青年):
原本從事教育相關的工作,在七股經營餐廳之後,陸續有些有趣的合作會找上門,其中與教育相關的部分是我最關注的,尤其是合作式教育的理念推動,希望能開啟人與人互動的可能性,以追求更平權更友善的環境共構。
林宇庭(紀錄所學生):
去年觀摩所上老師帶社區影像課程,在課堂中看到很多素人分享的影像,這些影像用不同的方法訴說參與者的生命故事,有在地的農產加工過程、想把老家改造成家庭影像展場的大哥...我在這些影像中感受到純粹的生命力,也對影像可以怎麼樣和人們產生關係有了更多不同的想像。確立了想往影像教育的方向去學習後,聽聞七股有人對做社區影像有興趣,我們便自然的聚集起來,開始不斷地討論再討論。
黃宇振(紀錄所學生、公民記者):
在關注七股光電的過程中,發現如何凝聚更多在地的共識很重要,因為我們比較多的背景在影像製作,所以想說由小學生營隊開始,透過認識自己學校,學校所在的社區,培養孩子們對自己所在之處的認同,某種程度也可以說是我們透過這個過程,來認識篤加、認識七股。
黃柏淯(紀錄所學生):
我爸的老家在七股竹橋,有個平房一直放著,這是觸發我想去認識七股的動機,加上從大學到現在持續在學習影像,我想著能透過影像、攝影機與七股有連結。在一次的參訪中,認識了軒宇、博霖,他們提到想做社區的影像教育,這也和我在紀錄所的學習蠻有關聯,便馬上問了對藝術、社區影像、教育有熱忱的同學們,討論怎麼樣在這裡一起做些事情。
張碩尹(史評所學生):
一直在基礎教育這塊有著隱隱的興趣跟想法,但在日常之中其實鮮少有機會可以直接進入,這次應柏淯的邀請臨時加入,心裡非常感激,在整個過程中重新學習到一起為了一個目標努力的踏實感。因為我個人並不隸屬於原本的團隊,所以對於營隊的目標也是我個人的目標,是想讓孩子能夠重新找回丟失的好奇心,不是因為資訊獲得容易而放棄去好奇,而是透過自己的力量去找出答案。
影像教育的問題意識
相聚的開始,是希望透過影像教育來發展地方公共性的社群,終極目標是希望透過影像成果及教育方法的累積,逐步建構出以地方為主體的知識系統,這是我們認為重要且想要去做的事。我們選擇和七股的篤加國小合作短期營隊作為投入起點,團隊成員自主投入半年的時間籌備,希望建立出一套可以持續操作的教案。
營隊設計
Day1 校園大地:影像尋寶&影像拼圖:校園故事
上午從小孩最熟悉的校園開始熟悉,進行校園特寫照片、模仿拍攝、不同姿勢玩影像、跟校園NPC一起解謎交流對校園的認識;下午從關卡中選出喜歡的照片,製作校園地圖,帶著主任導覽大人也不知道的校園一角。
Day2 認識篤加:地圖小旅行&社區大地:影像尋寶
上午在問答中了解「在哪裡」的基本概念,也回顧不同年代的地圖,認識篤加的變化。下午決定觀察主題、職務後,一起前往社區踏查,在玩樂中建立小孩自己對社區的認識。
Day3 媒體識讀&社區地圖製作
上午下午以真實新聞為原型,透過不同角色的實際重演,調查學員每次的立場轉變,有意識地察覺事件中媒體的影響力。下午討論與分工製作各自不同主題的社區地圖。
Day4 發表&讚美時間
上午持續製作完成後,在師長和社區長輩的面前,分享小孩觀點的篤加社區地圖,也透過向社區長輩提問,達成雙向交流的目標。下午結業式,發放隊輔撰寫給每個孩子的讚美卡,聊聊四天下來的感受、心得。
▲隊輔李博霖向學員們講解營隊故事背景(張碩尹拍攝)
四天的營隊,我們想要讓小孩發現自己生活的地方所蘊含的種種有趣,為了增加趣味性,除了田調蒐集的資訊外,我們放入了不少的設定,包括紀錄社區的宇宙觀、每一個資訊呈現的意義、行動開展的背景、身分加冕的儀式。
倘若教學目標明確,這些設定可以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準備的過程就是因為這些設定而能去開展各式討論。
我們在描述自己的歷史時需要透過外人的眼或筆嗎?有怎樣的前輩做過我們正在嘗試探索的事情呢?生活周遭有哪些人擁有課本以外的海量知識呢?我們怎樣去邀請到學校的、社區的夥伴參與到小孩這次的學習呢?這一切被我們放進了尋找記憶寶石的「篤加勇士」故事裡。
『在浩瀚的宇宙裡,有一個地方叫做𨑨迌星球,大家都叫住在上面的人𨑨迌星人。他們喜歡到處去旅遊,記下各地的故事分享給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只要被他們記住的故事,就會生生不息的流傳在整個宇宙。
而不同星球上的人們,對𨑨迌星人在做的事情評價不一。有些人很想要被他們記錄下來揚名宇宙,有些人則覺得不一定要透過他們來說,自己也可以說的很好。
不管怎樣,不論是想怎麼保存故事的人們,他們都共同追求一種常見卻又不容易見到的東西,這裡的人叫他──「記憶寶石」。
不同的時代裡,會有不同的人踏上尋找寶石的道路,如果找到了寶石,我們會給他冠上「勇士」的稱號。』
紀錄的觀察之眼
第一天,從學生最熟悉的校園出發,在篤加國小裡試著尋找有趣但隱蔽的小角落,試著以外星人漂浮在無重力中的各種角度重新觀看這個校園,還要找出藏在校園中的故事線索,拼湊出校園的一頁輪廓。
觀察、尋找然後記錄。
用心、探索感到新奇。
再怎麼習以為常的生活,總是藏著意外驚喜,看到珍貴之處,或許我們就會有了紀錄的動機。
▲校園關主林宇庭和學員們說明關卡玩法(張碩尹拍攝)
校園的在地知識
「叩叩叩,我是篤加小勇士,你是篤加小博士嗎?」
在校園裡,大家會設想誰是篤加小博士呢?
我們準備照片讓學員去尋找拍攝地點,這些地點又分別導向背後的問題,問題必須是「生活在學校的人」才有辦法回答得出來。而比起隊輔,老師、警衛大哥以及小孩自己,才是「學校的在地人」。
在地知識是建立主體性、認同感的基礎,透過深刻認識自己的校園,再延伸到自己的家園,慢慢長出對於自己生長環境的理解甚至詮釋,我們認為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累積。
▲下雨也沒澆熄勇士們闖關的熱忱(張碩尹拍攝)
「地圖」作為傳遞資訊的「媒體」
最初的構想是用地圖來讓孩子們理解「媒體」是什麼、包含哪些元素?資訊如何被選擇、敘述與詮釋?
但一切操作的前提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技術門檻、衡量時間限制,才能讓小孩的討論、製作有足夠的空間開展。
因此首日的校園地圖製作,我們選擇在已繪製草圖的框架下操作,讓孩子們就闖關蒐集到的故事、拍攝的照片,選擇想要分享的放到地圖上,規劃導覽的路線和主任分享。
出乎眾人意料,主任分享自己很多時候只待在校園的特定地點,所以像是校園除草機的名字、看起來像龜殼的地方原來是涼亭屋頂等,這些孩子們在地圖上的分享,真的是她過去不曾留意的。
▲組內的分工合作也是學習的一環(張碩尹拍攝)
▲篤加勇士和主任分享校園的遊玩路線(顏子惟拍攝)
媒體識讀的定位:觀點啟蒙
「我們現在哪裡?」從這個簡單的提問出發,我們得到很多不同的回答:宇宙、臺灣、臺南、海邊...,透過來回的釐清討論,讓孩子理解有些是位置相對的描述,有些則是會隨著時間的演進有不同的答案,所以一種說法正確與否,還得把它擺回時間與空間的脈絡去理解。
接著我們改編白飯之亂的劇本,試圖操作三種不同的資訊傳播方式,觀察小孩的立場是否在每一輪的投票表態產生變化?
但媒體識讀的論述層次如此多樣,該引導到什麼程度?又要如何不流於理論的灌輸?這是團隊在準備教案的過程中相當頭痛的問題。
最終達成的共識是,我們希望這次的營隊能往接近「合作式教育」的方向推進,若是在操作教案的過程中,能引導孩子開始在接收資訊的時候,開始會思考「看到的都是真的嗎?我要馬上就相信這個說法嗎?」這樣似乎也就足夠了。
▲隊輔們總是在觀察現場的狀況(黃柏淯拍攝)
社區影像地圖:編造與觀點的辯證
進階的地圖製作環節,是不同主題的社區影像地圖,設計教案時,我們一方面希望對社區的好奇與觀察,是出自小孩視角的觀點,一方面又擔心「從自己出發」是否會延伸成為編造和想像,那這是我們希望透過營隊達到的效果嗎?
不論在籌備還是執行過程中,我們反覆釐清這個核心問題。希望孩子們的視角能真正被看見和理解,同時,也希望他們可以實際體感——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因為這就是民主社會的日常。
關卡任務的設計是為了趣味性,分組是為了針對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調整操作的引導。這些細節設計背後反應的是,我們不希望小孩透過競爭比賽的方式爭「高下」,也不要他們從大人的回答中摸索「正確答案」。
▲篤加勇士用獲得的道具來認識社區(張碩尹拍攝)
玩耍與記錄
四天中,偶爾會出現因為玩樂而擱置任務的時刻,身為隊輔的身體會下意識的想阻止這件事,但意志會慢慢把身體拉回來,因為籌備期間早已討論過,我們希望和小孩的相處方式可以盡量地平等。
於是,現場反應不好的時候,我們開始學著反向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不想投入呢?是太陽太大不舒服嗎?是關卡不夠有趣嗎?是因為沒有分到喜歡的工作嗎?這個過程讓我們強烈體認到有意識的練習是必須的!
地圖主題的設計上,每個隊伍分派指定主題和自選主題各一組,在指定主題的框架下,小孩仍保有觀察、詮釋的主動性,而自選主題也出現了讓團隊相當開心的結果,其中一組孩子直接把平常在社區遊玩的路線變成地圖主題,製做出結合自身經驗的篤加小孩遊戲地圖。
▲下課時玩攝影機的孩子,背後是放置「讚美卡」的「讚美牆」(張碩尹拍攝)
那些練習「說」的時刻
到了要發表的時刻,或許因為緊張、不好意思、擔心說不好,多數孩子很難在臺上展現平時自然的樣子,儘管表面上對上臺說話有所排斥,但我們也觀察到,當看到其他人在臺上侃侃而談時,他們還是會心動的。
而不劃設過高技術門檻的前提,或許不僅限於影像拍攝和理論背景的門檻,也包含成人早已在一場又一場的練習中,習以為常的表達:上臺發表、寫文章、做簡報…。
團隊成員作為輔佐的角色,我們找到的方法是用問答的方式讓孩子們口述,隊輔代為抄寫文字,也透過相處的互動和觀察,引導小孩找尋自己擅長的領域和感興趣主題。
有個孩子常被手機吸引而失去注意力,但他對宮廟文化相當感興趣,他比任何時候都有耐心的,地圖上細細的描繪地方的信仰中心,貼上彩色玻璃紙裝飾屋簷。過程中我們好奇詢問他為何選用綠色玻璃紙,他說因為關公的代表色是綠色啊!
▲正式上課前的閒話家常,也是建立關係的一環(張碩尹拍攝)
讚美:自己的模樣
是什麼時候意識到信任關係的建立呢?以這次營隊經驗來說,應該是孩子們終於不會在桌子下偷滑手機,開始在桌子上玩遊戲、看影片,因為他們知道在約定好的時間內使用手機不會被大人責罵。
隨著時間的推進,孩子們逐漸展露出原本的樣貌,負責穩定、充滿好奇心、早熟聰穎、細心包容…每個都是那麼的獨特,但是,該如何傳達我們的想法和觀察讓他們知道呢?
隊輔在午休時間透過「讚美卡」的方式,寫下對每個孩子的觀察,等待營隊的最後一天,連同精心設計,繪有每個人名字的紙盒一併交給他們。
這個環節的操作讓一位隊輔特別有感觸,在他過去的成長經驗中,讚美是很難獲得的回饋,他認為這樣言之有物的即時稱讚,會讓孩子更有自信去挑戰接下來的任務,而隊輔們也能在書寫的過程中,重新省思和小孩相處過程的種種細節。
四天的時間也許不長,卻真切的讓我們彼此都看見了更多「自己」不同的面相。
▲邀請師長、家長、社區長輩,共同參與社區地圖發表(宋小海拍攝)
近半年的準備,很快在四天中落幕了。正式結束前有幾個小孩反覆詢問「下一個暑假還會來嗎?」讓團隊成員們既感動又苦惱,確實,下一步會在哪都還是未知,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仍持續在七股醞釀著下一個行動的發生。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