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藝新鮮人迎接開學季 修習通識知多少?

文、圖/共同教育委員會通識教育中心  2017-09-15

有一句廣告詞很有名,「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賈伯斯之所以能推出廣受歡迎的iphone手機,是因為他在科技知能之外,還具備哲學素養、美學素養與人性關懷,那麼藝術來自何處呢?如何才能從藝術匠躍升為藝術家?如何才能成為有品德修養、知識廣博、關懷社會的專業人呢?

教育部規定每位大學生都要修習通識教育,為什麼呢?通識教育能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素養和知能,使學生能思考和處理複雜多元的社會問題,成為社會上有用的公民,通識教育潛在也能陶冶性情和人格,使個人找到天地宇宙中安身立命之道,在專業表現上能理解和寬容人性。

本校通識教育分為課程與非課程兩大部份。在課程部份,大學部學生應修習12學分的共同核心課程(國文、英文、第二外語各4學分)與18學分的跨領域通識課程(文史哲學類6學分、自然及工程科學類4學分、社會科學類6學分、藝術類2學分)。在非課程部份,本中心會舉辦「通識講座」及「服務教育講座」,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大學前三年應聽至少8場「通識講座」。

修習通識教育應抱持何種態度?有些人會認為通識課程只占大學畢業總學分數四分之一左右,不過是專業教育之外的補充教育,不能也不該和專業教育相提並論,期待通識課程要簡單、實用、有趣,教師要作業少而給分高。事實上,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並不衝突,通識教育是能讓專業發展開花結果的養份和土地。只要具備正確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做好時間管理,大學生都可以在發展專業知能的同時,順利修習通識課程,沒有顧此失彼的問題。

新的學年已開始,本中心期盼每一位新生未來四年都能藉由本中心所安排的課程和活動,得到滿滿的收獲,也歡迎諸位隨時提供建言,讓本校通識教育更加茁壯成長。

南藝通識教育課程強化學生的人文素養

 

  其他閱讀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