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模樣》裝置創作展
圖、文/施友傑 2018-06-15
藝術史學系教室外的空間中,擺放著一組透明壓克力製作的魯班鎖,每一個面幾乎都寫有不同的文字,它所表現的是對於「真理」的思考──藝術史學習者對於藝術史的重新思考。假若在系上的四年當中,我們觀看了許多「經典」作品,以及各種研究方法,這樣是否形構了一種觀看世界的標準?離開學校後,我們是否有能力以此為依據,創造出自己觀看世界的視點?
▲《真理的模樣》放置於展覽空間之中相當醒目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由一層一層、許多不同的故事所累積而成,形塑出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這個世界也是由各種文化、政治、社會之結構與脈絡所形成,它構成了一種複雜的生活框架與規則。我們早已習慣藉由邏輯、慣性等線性思考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這樣的經驗卻也導致僵化或公式化的情形發生。
《真理的模樣》裝置創作展,在某種層面上就是企圖指涉出此種公式化的情形,但所討論的對象為藝術史。藝術史本身,是一套嚴謹且科學的學科,有其相關的研究方法與論述方式,透由藝術史的書寫,讓藝術成為有秩序而規則的發展,卻也讓藝術與其創作被簡化成一種風格的確立。回想我們在認識藝術時,是否總是以「風格」或「主義」做出發,如浪漫主義、印象派、抽象派等詞彙。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藝術史也進入重新反思的階段:當我們在閱覽以觀念、行為、裝置等概念為主流的當代藝術時,該如何重新定位藝術史。
策展團隊透過此作品與展覽,希望與自身所在的藝術史學系產生不一樣的對話,重點不在於強調藝術史學系的優點,或是批判本學科的不足,而是轉向對其結構重新解構與思考。《真理的模樣》藉由魯班鎖的形制,把學習藝術史的重要關鍵置入其結構當中,分別以「藝術家」、「藝術流派」、「經典作品」、「典藏機構」與「藝術風格與評價」,彼此相互對應與影響;第六根為透明無字的積木,則代表觀者/研究者的個人感知或觀點,以此構成一組結構明確、富有個人感受的真理樣貌。
▲透過不同概念文字組成的《真理的模樣》,希望讓觀眾對此展覽與作品有所省思
「真理是否有其模樣?」這是我在看完此創作展後浮現的一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有的。但其面貌不停地變動中,並依循每個人對其事物之觀點,以及自身在學術、專業領域,乃至於生活、道德層面的正確知識而有所不同。在這個展覽中,雖然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此展覽核心意識卻值得深思。每個人各自的感受,藉由自己對於藝術作品的認知、藝術史的再思考,進而理解對於藝術史真理的樣貌,如展覽中的一段文字,「人可以有很多方法看世界,不要被侷限,不要忘記這個能力。」
作為喜好藝術與藝術史的一份子,共勉之。
《真理的模樣》
2018/6/14-26 10:00-18:30
圖資大樓四樓 藝術史空間
藝術史學系103級博物館學組
施友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