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鄉村之眼:社區影像教育行動研究工作坊

文/黃威凡、吳佩妮、黃繼賢 圖/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2018-10-15

  非營利性組織“卡瓦格博文化社”致力填補年輕一代與自身傳統文化的空白,並著重向民間推行漢化中曾被遺忘的傳統藏族文化;文化社17年的努力讓更多藏族人萌發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有意識地為有形的自然資產、無形的文化資產進行維護與保存,亦與“鄉村之眼”協力舉辦過地方影像培訓,留下了珍貴的大量地方影像。

  本次「2018鄉遇」之行與鄉村之眼合作,除了與文化社成員對談,我們也到了雲南迪慶州三個村莊拜訪幾位參與過鄉村影像培訓的學員,看村民紀錄的地方舊有影像如何在這變動的社會環境中產生其價值,此外,學生們也全心投入拍攝的實作、思考紀錄下的影像如何與地方人民產生交流。

  7月14日在昆明雲南大學舉辦了行前工作坊,郭凈老師分享研究十多年的卡瓦格博神山體系及人類學田調的經驗;蔡慶同老師說明本次「鄉遇」的重返意義;李昕老師呼應重返,提及過去與當今影像所開展的歷史脈絡;陳學禮老師談到雲南鄉村影像資料庫未來如何建設完善與開放的可能性;潘朝成老師分享平埔族影像資料庫建設的範例。

  而幾天的行程中我們陸續拜訪了各個村莊中的影像培力學員,在小中甸的老村中我們首先拜訪了學員羅小平,而他40年的老家同時也是「來者文化有限公司」的工作室,該公司是卡瓦格博文化社為順利推行與發展更多文化傳承的產品而登記成立,帶領我們行程的此里卓瑪過去便是文化社的重要幹部;後續亦在香格里拉古城見到學員斯南尼瑪,他們分別拍攝了<青稞>、<蟲草>等作品,以及德欽古札拍攝的<弦子的故事>,都鎔鑄了對家鄉土地的情感以及文化傳承的意識,感知自我身分認同的餘波盪漾產出了這樣的紀錄行動。

▲此里卓瑪正於來者文化工作室2樓為大家解說羅小平的拍攝故事

  而17日我們作客卡瓦格博文化社社長斯朗倫布的居所,與詩人札西尼瑪進行對談,除了瞭解文化社成立的發展,幾位老師亦進一步談論如何將所累積的影像建立資料庫並且能夠被看見,蔡慶同老師提出可開展鄉村影像特有的平台,以梳理影像的體制與運用方式,呂賓老師認為更能開展資料庫的體系;王明山老師則提到保存條件與影片原件的保存年限成正相關,應盡早歸納簡易的表格提供至已有影像的地區,可有效整合各地的需求。

▲於卡瓦格博斯朗倫布社長家的工作坊

  接下來的行程我們走訪了古水、羊拉薩榮村,學生們在這兩個村莊也實際投入拍攝。古水的李衛紅大姊也是影像培力的學員,她拍攝的<葡萄>一片紀錄自己以生態農業的方式種植葡萄,不僅反映藏族人對自然的價值觀,也影響了許多村民加入無毒農業的行列;而我們拍攝的對象是古水村的一群農家婦女,他們透過做手工藝的活來賺取一些外快,雖然僅僅是一個下午的拍攝,但用攝影機進入村民的生活,確實讓我們看到許多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同樣的,在薩榮村我們也經過了一個下午的拍攝,我們看見更多的是這個村落正在經歷的改變;居民的生活與居所配合扶貧政策的遷村行動而產生非常大的變動,現在正在把新的村子建立起來,而我們的拍攝短暫地參與了整個過程。

▲古水村婦女與手工藝作品

  兩個村子的拍攝行動其實都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角色以及拍攝意義,也許我們停留的不夠久,來不及看見他們的生活更多,但多少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對村民而言我們留下的影像也許能夠提供他們一種觀看自己生活的方式,而透過這樣的放映不僅是村民與外人接觸的平台,也希望讓村民意識到影像的可能,重新回看過去發生的事、思考現在的生活,能夠聚在一起觀看這件事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古水村放映現場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由村民自己所拍攝的影像是多麼珍貴。除了前述李衛紅大姊的紀錄影響了村民的種植方式,在薩榮村我們也帶著過去由村民安吾農布夫婦在遷村前所紀錄的影像「重返」放映,那些舊有的生活歷史在遷村後看來彌足珍貴,對現階段的薩榮我想也是凝聚村子很重要的媒介。

▲薩榮村裡的小朋友對影片剪輯感到好奇

  未來到訪雲南將不再僅是地區性的走訪,更需迫切著手於地方檔案的系列梳理工作,這趟旅程可歸納於自己如何看待所屬文化,可見身為這世界的公民都有職責採取維護的使命,以面對變遷中的社會。

▲於薩榮村的放映圓滿結束

 

黃威凡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吳佩妮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黃繼賢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資料來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