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考古趣.學習與樂齡

文/陳詩雨 圖/藝術推廣處 採編/ 藝術推廣處  2019-05-15

  每期樂齡最讓人期待的非校外教學莫屬,這次校外教學邀請到曾信傑副教授帶領學員參觀走跳南臺灣館舍,甚至還有神秘嘉賓──邱宗成副教授突然現身陪同,兩位副教授各自用各自專業領域講述臺南的歷史、博物館興建的狀態、考古史等等,真的是收穫滿滿。

▲第六期樂齡學員於南科考古館前合影。

  第一站先到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雖名為考古館,但建築整體裁切上卻是十分俐落且具現代感,例如場館內特地規劃一區域,使用大片玻璃落地窗環繞,可以讓觀眾透過玻璃窗直面正前方的高鐵鐵路高架橋,這樣的設計讓所處的空間開啟了古今交會的對話,彷彿踏入時光機器的穿梭和科技感。

▲南科考古館外觀。

  展覽開始前,先觀賞了一段人類五千年歷史的動畫。首先講述距今5000-4300年前的菓葉期,雖是在南科出土的古物,但這些石斧等器具卻跟澎湖的岩石材質相同,由此回溯,幾千年前的澎湖跟台灣本島的船隻往來是非常頻繁的;依次是史前3800-3300年前的右先方期,此時期代表文物為甕棺,裝載已是孩童的甕型棺材;1800年前蔦松文化的鹿角刀柄,由鹿角製成,是非常珍貴的文物;西拉雅文化中以獸骨刻製的骨骰,是在新市社區內出土的文物。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南科國小遺址「穿孔下顎」以及三抱竹遺址的 「甕棺」,穿孔下顎是生存在當時的人類的勝利的象徵,擷取人類的下顎來展示戰績,學員不禁笑稱:「還好我們不是生存在那個年代。」;再來是三抱竹遺址的甕棺,此甕棺跟前段所述的右先方期甕棺不同,其獨特性在於館方特地保留甕裡的骨骸,小小的牙齒及骨頭碎片,充分感受到歷史文物直接展示於眼前的衝擊與深刻。

  館內最獨特的空間莫過於建築中直接穿透天際的黃色中庭,走道螺旋式的繞著中庭往下走,透過在建築內不同的位置、角度,伴隨著太陽的移動和光線讓眼前的黃色中庭產生各式各樣的狀態,學員們忍不住拿出相機記錄眼前的美。南科考古館也特別設計了一個類似觀景台的展區,透過觀景台的玻璃往下看,就是研究員們清理、包裝、分類、拍照古物的工作室,學員們不僅可以觀察研究員的工作內容,還能透過對講機提問,透過雙向互動的方式讓民眾能對考古的細節更加瞭解。

  最後,在館外看到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其中引用了「臺灣第一犬」來進行設計,紀念在南科考古遺址(大坌坑文化)發現距今4800年前的犬隻飼養證據。透過展館各種典故與歷史脈絡的梳理,能夠讓觀眾因循漸進走入歷史,也藉由古物碎片的還原,親眼見證歷史刻畫的痕跡。

▲學員聽講皆十分認真。

  下午緊接著來到樹谷科學園區,再次瞭解從古至今的演進,自生命之原、恐龍時代、冰河時期、哺乳類,直到人類的出現。館場內大量哺乳動物的骨骼模型,從恐龍的屬性與來歷,並能透過骨骼的型態來分辨草食肉食、水生陸生,甚至從地緣去分類恐龍類型,例如亞洲的暴龍別稱為特暴龍,其形態與電影中常見的暴龍些許不同。

▲感謝邱宗成副教授特地前來跟學員分享。

  接續來到眾人熟知的冰河時期,劍齒虎、長毛象便是其代表,而在臺灣也有發現長毛象的遺跡;第二個展區講述人類與環境廳,從猿人進展成人類後,進化成巧人、匠人、直立人、尼安德塔人等等的人種,不同人種其骨骼、長相也有不同的變化。藉由骨骼的模型,從骨盆的大小、眉骨的凹凸來判斷性別、骨骼的長相來判斷他生前是否有疾病等等。第三展區則是與科學魔術有關,透過鏡子的折射造成視錯覺、利用身體能量來發電。護理師退休的學員秀惠也透過現場展示的早期醫療器材分享80、90年代的醫療情況。

▲觀察入微。

  校外教學最後一場展覽,曾信傑副教授帶領學員到「雀斯派倫特˙費雪的秘密」─透明魚特展。基於研究,研究員們透過各種化學反應與技術將肌肉透明化,並注入色素使骨骼呈現藍色及紅色,令研究員與觀者能更清楚觀察魚類的各種型態與構造。學員甚至主動提及道德問題,在科學進步以及人類發展過程中,科學家與學者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其中道德底線為何,桃莉羊、複製人等等話題不斷,不禁佩服南藝樂齡班學員們的學識淵博。

▲齊聚討論透明魚的各種狀態。

  這次校外教學,從博物館於地域性的變化、考古去透析人類史的沿革、科學與道德的界線等等,文物遺址雖是千年前的遺物,但卻能透過考古去還原,並重新藉由古物設身處地思考古人的智慧,時代的變先與知識的傳承總能讓人收穫滿載。同時,亦能從學員身上吸收到不同時空場景下的人生智慧,學員的學習態度更是令人讚嘆與感動,希望有機會能再與樂齡持續創造美好的回憶!

 

陳詩雨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