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協力農業」在南藝
文、圖/蔡采綾 2019-05-15
▲南藝好菜基地樣貌。
日本漫畫《孤獨的美食家》中,主人公井之頭五郎曾說過:「人類真是可悲啊,不管再怎麼受氣、忍辱,肚子還是會餓。」由此可知「吃」或「食物」這件事與我們密切相連,但我們知道吃進了什麼嗎?知道食物是怎麼被生產、種植出來的嗎?甚至,我們了解農人的處境嗎?自1960年代以來,政策長期以農養工,農村、農業、農人成了為提升工業產值而被犧牲的一種體系,土地也在大量農藥、化學肥料的作用下消耗。於此,人與土地乃至人與人之間皆產生嚴重的斷裂。而我們仍該慶幸,危機就是轉機,近十年來仍有不同領域之人士在臺灣各地試圖幫助農業走出寂靜的春天。
▲南藝好菜基地施工中。
▲每週菜色與訊息。
臺灣各地的農業實踐運動有一共通性——「連結」,連結土地、人群,透過此共通性而發展出不同的農食網絡如農民市集、共同購買以及本篇主要想介紹的「社群協力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社群協力農業」起源於日本,盛行於美國,爾後來到了臺灣這座島嶼,以「北美洲社群協力農業」創辦人羅萍‧凡恩(Robyn Van En)的話來說明CSA即是「食物生產者+食物消費者+每年對彼此的承諾=社群協力農業」,更簡單明瞭的說「社群協力農業」即是一群具有共同理念的人找尋如何共同合作的一種模式。
▲南藝好菜上菜!有蘆筍以及果醬!
▲南藝好菜上菜!有果乾與菜脯!
如今,CSA的理念也開始在臺南藝術大學悄悄萌芽,從107學年度上學期開始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協同六甲的農家院子推行「藝釐米」自然農法稻米集資計畫,希望藉由此計劃能讓南藝大教職員師生與六甲形成社群關係。而這學期也在建築所館的二樓平台開始一項「南藝好菜」的實驗計畫,期望能藉由這個基地串連南藝大周遭友善耕作小農與校內教職員師生,目前計劃剛開始啟動,持續探索社群內合作的各種可能。在此,也向外募集對於農業、食物、社群經營有興趣的校內師生一同加入,讓我們一同為土地貢獻一己之力,一同好好吃飯、好好生活!
備註:如有興趣加入南藝好菜計畫,歡迎透過藝釐米粉絲專頁或臉書直接搜尋-蔡采綾聯繫,感謝!
▲南藝好菜另有設置冰箱維持葉菜類新鮮。
蔡采綾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