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生」-兩岸藝術院校聯展:參展報告

文、圖/余虹申  2019-10-15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曾說 : 藝術家和政治家這兩種職業,面對不朽的存在,有毋庸置疑的可能性。這次的展覽,不見得能留在不認識的那些人的心理,但對某人的回憶來說,小小的不朽是肯定的。 

  兩岸藝術院校聯展由國美和臺藝主辦,指導單位國務院灣灣務辦公室交流局。依照Milan Kundera的說法藝術家和政治家都能創造永恆的不朽,想必這兩種職業都擁有某種共同的方式達到不朽,只是方法不同。政治常常與眾多事務連結,藝術也不例外,筆者認為身為年輕一輩,不該避而不談,而應借力使力,但最重要的中心思想,不可動搖。

  活動簡介一開頭並是一連串的精神標語,「海峽兩岸同宗同文,同根同源 共同凝聚生發為葳蕤壯觀的中華文化」、「青年是兩岸關係的未來,文化是兩岸共生的土壤」、「為增進兩岸青年了解,加深情感融合,携手推動兩岸文化創意設計事業的發展」,只是讓筆者感到格外弔詭的是,到達當地的7天並無接觸太多大陸參展同學,大陸同學參與者寥寥無幾,即便有工作營,接觸的同學也是低年級的學生,很少能夠有藝術或其他方面的交流,導致參展也失去了真正交流的機會非常可惜。這樣一來如何能達到「促進青年藝術在當代人文精神的碰撞融合中煥發時代新輝」,有的只是老師和老師們的交流,在2天的教育論壇裡,老師們展開對藝術教育的分享和交流。

▲交流展開幕儀式

▲藝術教育論壇

場地介紹

  象山藝術公社作為藝創小鎮的一個門面,兼具展覽廳功能,藝術小鎮由西湖區人民政府聯合國美及浙江音樂學院共同打造。想藉由兩校的名氣,結合產業打造出國際文創中心。但就如中國其他地方一樣,先有了美輪美奐的硬體,軟實力方面暫時沒有表現出來。一個地方能吸引民眾一再光臨,主要還是要靠文化內涵,讓人流連忘返。一整體廣大的建築群,就像一個殼一樣,在7天的參訪當中,我想對於空間的感受是諾大的展覽場域卻只有一處廁所,這樣配置上的差異。

▲藝創小鎮展覽廳象山藝術公社

▲象山藝術公社周邊地圖

▲兩岸藝術交流聯展入口

▲展間規劃

此展覽共分8個展間

  策展規劃以創作媒材分類,1號廳繪畫,2號廳錄像及裝置,5號廳設計,6號廳書畫,7號廳錄像及立體類,8號廳複合媒材。

  展覽空間由數個白盒子組成,白牆面配上頂上鋼梁結構。唯有7 、8號展廳空間較為特殊 ,7號展廳為Z字形斜坡,策展人的佈置方式是將電視螢幕掛於牆面,播放其錄像作品,中間則放置單面觀賞的雕塑作品,以比較平和的方式展出。

  立體類通常能360度觀看,如果可藉由這空間的特殊性,將作品放置轉角處,可遊可觀,藝術家對於空間敏感度,適時的調整展品擺放方式,更可進一步增加其作品可看性,配合這特殊空間,增強作品和空間的互動性,放大其作品的力度,才能和展覽空間有所互動、發生關聯,為比較理想的空間利用方式,只是單純的擺放,無視場地特殊性,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佈展方式。

 

▲7號展廳,佈展前後比較

▲8號展廳佈展前後比較

  8號展廳,這是一個非常親近大自然的展間,是非常適合放置和光和熱有關的創作,只可惜當時作品並無這類作品。這間展廳的特色是將無法使用傳統分類法分類的作品歸類為此展間,無法被界定是當代中的一個特殊現象,入此展間的作品某方面比較偏向於當代創作,當然作品當代藝術創作的比例有待商榷,但可以保證的是此展間的作品都熱力四色。

 

▲展場內當代的傳統繪畫

 

▲台灣繪畫風格與弱繪畫藝術家許尹齡比較

  整個展覽占最大宗的是繪畫類,在兩岸14所藝術學院聯展中,也許未見得是年輕一輩最好的作品,但卻可以看出整個中華當代年輕人的繪畫方向。在整個會場中的繪畫作品,傳統繪畫大約占3/2,包含台灣,那些作品一眼就能辨識並喊出傳統技法的名稱,四平八穩的構圖,內容多為花卉、飛禽走獸等,濃濃的文人畫題材。不可否認技術大多非常的熟練,一筆十年功力大有人在,筆者認為可學習古人精神、技法,承先啟後是必要的,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一樣的語言、說法。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故事、流行,畫出我們這時代該有的繪畫面貌,才是合時宜的,在現今當代創作中,所有的作品都是當代「的」繪畫,但卻不一定是「當代繪畫」,能成為當代繪畫的,必然需畫出時代精神。

  隨著科技的進步,壓克力畫材已普遍成為畫家常用的媒材,有別於傳統油畫的厚重感,輕薄平塗似乎成為一種標準的畫面呈現。隨著世界扁平化美學的流行,普普藝術安迪·沃荷、日本村上隆,這些藝術明星的帶動,展場裡的繪畫作品似乎也淡淡的罩了一層。這也許也是學院派的通病,大多人畫畫都是學來的,身為藝術家的個人色彩大大降低。畫面常見為一種邊緣感、環境氣氛、敘事性、獨立物件等…不知所以然、無以名狀成為了一種氣質,甜鹹濃淡成為了唯一的差異。

  兩岸交流,能我們知道未來面對的什麼。重點如果可以放在「交流」而不是「兩岸」,我想大家都樂意參與。在大中華當中,台灣就是邊緣,邊垂地帶,但轉個身,台灣也能面對太平洋的「多元」。 

▲南藝國際長陳泓易接受採訪

「叢生」-兩岸藝術院校聯展
※地  點:杭州象山藝術公社
※展  期:2019年9月20日(五)至10月11日(五)
※參展學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

  

余虹申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