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資料的圖像化與空間化—平埔族歷史社址及社域分布圖

圖、文/凌妲  2020-01-15

▲活動海報

  在講座的一開始,講者李宗信副教授告訴聽眾,舉凡對空間資料進行各種處理、應用、分析的系統,皆可稱之為地理資訊系統,並具有整合空間資訊及協助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決策支援能力。而近年來,許多學者將地理資訊系統(GIS)應用在歷史研究上,並整合成一個系統工具,而「歷史GIS」這個新名詞也隨之出現。這也要歸功於GIS對歷史研究的助益,它可藉由空間位置,整合一些表面上不相容的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來呈現資料、利用座標位置進行空間分析等,這些能力讓學者能處理許多至今尚未獲得解決的問題,甚至是作為提出新問題的方法,讓歷史研究進入一個新的層次。

▲于主任為講座開場並介紹講者李宗信副教授

  台灣史應用GIS較為深入的議題為族群與地權、水利、宗教活動,早期的研究員多為中研院學者,而近年來個人研究論文也漸漸增加。GIS在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視覺化工具,用來處理圖像並建立資料庫,並在原始資料中加入文字、數字等輔助說明,讓研究更能全面整合大量的資料。而歷史GIS應用最廣泛的史料為—地圖、歷史統計、古文書及戶口舊簿,藉由GIS在空間及座標位置的整合,以及多圖層的使用,讓研究能比較不同時間、同個地區等的多項資料,讓歷史學者能從熟悉的時間思考跨足空間思考。

▲講座進行中

  講座的最後一個部分,李宗信副教授實際帶領聽眾操作應用到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的程式,讓聽眾更能了解「歷史GIS」到底是如何運作,並且講者讓我們搜尋的資料,便是自己現在戶籍地的古代地址,充分將日常生活與科學研究融合。

 

凌妲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