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藝術工作坊—信仰與實踐、傳統與創新、策展與研究

文、圖/李珮誼  2020-02-15

  配合課程設計,於108年12月20-21以「基督教藝術工作坊」之課程模組的形式進行並與學期課程相互結合。工作坊由四場講座:「藝術為宣教:基督教視覺文化亞洲篇」、「藝術道路與主同行­—進階段與遠旅行」、「聖與俗:基督教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處境」以及「藝術需要翻譯­—基督教藝術的現代特質」­­­所構成,分別自神學詮釋、創作者、藝術史學研究者與策展者等領域與多元角度去剖析基督教藝術。落實該課程中,學生對於藝術作品的分析、解讀、論述與評論之能力,以及實質面上將面對的困境與其解決策略。

▲首場講座12/20 10H-12H30「藝術為宣教:基督教視覺文化亞洲篇」

▲第二場講座12/20 14H-16H30「藝術道路與主同行­—進階段與遠旅行」

  首場講座由臺灣神學院助理教授林書琦老師以「藝術為宣教:基督教視覺文化亞洲篇」主題進行講演。當藝術作為宣教媒介在亞洲國家(印度、中國、韓國、臺灣等國家),嘗試透過視覺圖像在地化的轉譯後,即在母題、形式與風格上融合當地文化元素,藉以達到其宣教之目的。

▲首日師生座談12/20 16H40-17H30

  當日下午由淡江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戴佳茹老師就其訂定主題「藝術道路與主同行­—進階段與遠旅行」、同時身為創作者身份進行分享其在義大利留學時的學習歷程,同時介紹許多位於佛羅倫斯的教堂建築與藝術作品,以及講述作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如何將自身追尋的基督教信仰與創作結合,最後以藝術創作為本業的她,也使這份專業轉往基督教藝術推廣工作發展。

▲次日首場講座12/21 10H-12H30「聖與俗:基督教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處境」

  第三場講座於隔日(21日上午)由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陳貺怡老師針對「聖與俗:基督教藝術在當代藝術中的處境」,並作為藝術史研究者的角度進行演說。陳老師在開頭便跟與會同學說明,傳統的西洋藝術史就是一部基督教藝術的發展史。在前半段,陳老師說明傳統西洋藝術史在19世紀與現代藝術彼此的對立與碰撞,而這樣子的狀況在WW2戰後,由於人類自知猶如螻蟻、和解氣氛瀰漫等,導致人類對於宗教又重新有了熱情;而戰後被毀壞的教會建築也需重建,在這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調和角色:大量挹注金元給教會重建,故此階段教會對於現代藝術進到宗教藝術較為開放,而與17世紀在教會建築裝飾上的極盡奢華,二戰後重建則以低限主義(Minimalism)建築及內裝為主。最後說明,直到現在其實藝術家還是會製作具有宗教性的藝術品,而這些宗教藝術品跟早期以教會為終點不同,現在則是將終點轉向了美術館及博物館。

▲第二場場講座12/21 14H-16H30「藝術需要翻譯­—基督教藝術的現代特質」

  最後一場講座「藝術需要翻譯­—基督教藝術的現代特質」­­­由東海大學美術系講師羅頌恩老師以策展者、藝術創作著的觀點進行探討。主要的觀點即為「藝術作品」和觀眾的「理解」之間,需要經過一個,「翻譯」的過程方能有效的理解作品。演講過程區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透過藝術從學院體系出發,告訴聽眾學院派藝術的典型創作過程包含了大量的歷史性思考,甚至包含了神話系統的思維,如果不經過「翻譯」解釋給觀眾知道這些內涵,觀眾只能看到華美的外觀而無法理解其內涵,故藝術需要翻譯,講題中舉了普桑的作品,《牧羊人在阿卡迪亞》、《撿拾瑪娜》等等作品說明這項觀點。第二部分重心為「宗教改革」,主述於宗教改革前後,新教派與天主教派對於藝術圖像之間的觀點差異,把講題正式帶入「基督教藝術」的範疇,並且暗示了第三部分針對「藝術作品」、「神學觀點」以及「現代性」的交錯複雜關係。最後講者把重點放在三件作品的闡釋:蘭伯格《墮落與救贖》、佛列德里希《海邊修士》以及畢卡索《格爾尼卡》,三件作品乍看之下與「宗教」議題似乎並無直接聯繫,但透過作者的創作經歷以及該社會氛圍,都可以找到其與神學詮釋相關的脈絡,並且三件作品分別為16世紀、19世紀、20世紀,亦作為一個時序發展脈絡回應了宗教改革後「基督教藝術」產生的「現代性」脈絡。

▲終日綜合座談12/21 16H40-17H40

  二日工作坊尾聲皆以綜合座談作為結束,座談除了師生互動,除了對於講授內容的討論與回饋之外,讓與會學生受益匪淺的是四位講者從不同角度觀:何謂基督教藝術?出發所激發的火花,進而引導在場的所有人思考對於「基督教藝術」從定義到發展以至於其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李珮誼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暨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