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劇場看見地方文化記憶的軌跡,進而連結大學的社會責任與在地關懷
圖、文/蔡明璇 兼任助理教授 2020-04-15
▲《戲說布袋東港》在彩頭文化祭演出(2019.09.21)
今年3月14日在草草戲劇節後山涼亭演出的《戲說布袋東港》,源自108年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計畫。擔任表演藝術學程戲劇組師資的蔡明璇老師,前往嘉義縣布袋鎮東港社區,進行地方耆老生命史調查與樂齡劇場培訓課程,進而將田野調查資料整理改編成為作品。最初的故事版本是「自己的故事、自己說」,由東港社區長輩在去年9月21日的「彩頭文化祭」,上台說演各自的生命故事。社區長輩第一次像說書人那般,對著台下觀眾展現自己的生命軌跡。這樣的嘗試背後,是一連串社區劇場培訓課程的初步成果。舉凡前東港五分車站的回憶,糖廠的甘甜滋味,運轉不停的魚塭馬達,都成為長輩們說書的題材。也因為在社區祭典上演出《戲說布袋東港》,不僅成為社區發展地方特色的重要指標,也成為社區對外促進文化觀光的方法之一。
▲《戲說布袋東港》在草草戲劇節演出(2020.03.14)
經過了去年在社區演出的洗禮,《戲說布袋東港》今年受邀來到嘉義縣民雄鄉表演藝術中心的戶外場地舉辦的草草戲劇節。由於新冠狀肺炎的爆發與布袋民雄之間的交通因素,今年的表演者是對外招募而來的素人演員。故事經過了二次的提煉與沉澱,反而更能展現東港社區的地方特色。再加上今年是第十二屆草草戲劇節的舉辦,累積了十多年的口碑,成功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不畏疫情前來欣賞,《戲說布袋東港》也再次對外打開了東港社區的知名度。經過此次的經驗,相信只要能持續對外演出,社區故事劇場的作品必然可以成功地凝聚地方情感,成為促進社區永續發展,甚至成為地方推動深度旅遊的必備節目之一。
▲《戲說布袋東港》在草草戲劇節演出(2020.03.14)
從《戲說布袋東港》的推動過程,我們看見故事劇場的發展,不僅能爬梳地方文化記憶的軌跡,更因為連結起地方祭典與社區旅遊行程,進而吸引國內外觀眾到社區探訪。若能進一步結合在地產業創生,必然可以提升地方經濟效益,成為發展深度農村旅遊的有利條件。在今年度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臺南山區地方弱勢產業振興計畫-行銷、文創、有機」,六甲、大內、官田這三個地區,將成為主要實踐場域。我們將以故事劇場的能量,串連地方(西拉雅)社群。藉由田野調查、故事改編、社區民眾與校內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拉近臺南藝術大學與附近社區的距離,進而實踐大學的社會責任與落實在地關懷。期望接下來在這三個社區舉辦的地方故事劇場培力工作坊與故事劇場發表,都能成功吸引校內學生來參與。這不僅是表演藝術課程的延伸,也是探索附近社區,更是促進個人成長與突破自我的好機會。詳細的工作坊內容與期程將在日後公告,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地方故事劇場培力工作坊的行列!
蔡明璇 兼任助理教授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通識中心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