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農─台東經驗之啟發
文、圖/蔡采綾 2017-06-15
【南藝USR】近年來食安問題不停地在社會上發生,追根究底其實是人與土地的關係產生斷裂。尤在將來農業可能是文化得以存續的關鍵之時,人們對於土地、農業卻呈現一種越來越模糊的概念,對待土地的方式、食物生產的過程…等,都是急需思考的環節。建築藝術所城鄉思維與實踐組師生透過居住在大崎的藝術家夫婦同時也是音像紀錄所的校友,連結到居於台東的農人以及臺東大學〈灶空間〉主持人之一的張溥騰教授,於端午連假前夕赴台東進行三天兩夜的參訪。
五月二十五日伴隨著陰雨綿延的天氣,建築所城實組一行人往東台灣奔去,蜿蜒的山路與伴著海的公路端,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在臺東大學知本校區的人文學院後方,有一個公共廚房〈灶空間〉,此空間經由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共同開設的跨域實驗課程《空間的勞動美學》、《環境藝術行動與實踐》及相關工作坊,並與當地卑南族木雕藝術家伊命‧瑪法琉及自耕農輝哥合作,一同完成現今的樣貌,又稱「東大'avuwan」(卑南族語)。〈灶空間〉起源自104學年度由臺東大學人文學院所提出的構想計畫,希望藉由「飲食」作為與東台灣文化交流對話的起點。於是,在這也能看到一座2公尺高的柴燒白窯與周遭的環境相應,透由食物讓大家相聚並思考永續農業、土地環境資源等課題,未來以朝向能夠自行營運的目標邁進。 上圖:南藝大建築藝術研究所汪文琦老師(中)與研究生參訪國立臺東大學〈灶空間〉,由臺東大學張溥騰老師(右二)講解營造過程。
晚間應臺東大學張溥騰老師之邀,觀賞日本導演小林茂《風之波紋》紀錄片放映,並在〈灶空間〉舉行映後座談。
接著往後的兩天,我們拜訪了在當地從事秀明自然農法(註1)的自耕農輝哥與文麗夫婦。輝哥夫婦倆假日時會到台東〈鹿野區役場〉擺設市集,於是我們也一同參加市集並認識其他從事友善耕作的農家們。〈鹿野區役場〉是一棟有著九十六年歲的歷史建築,原本是屬於台灣糖業公司的土地資產,交由縣政府管理後卻因管理不易而面臨拆除;後來經由台東縣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向其承租土地後,建物才得以留存,目前由民間自發修繕且在連續假日時舉辦市集。在這市集裡頭的農作物或是加工食品其最低的標準便是不能添加任何化學藥劑,且成份必須公開標示。而在區役場圍裡也有一座由輝哥起造的白窯,現場販賣著由輝哥自製的長棍麵包,同樣希望藉由飲食串連人、土地與農業的關聯。
上圖:參訪台東〈鹿野區役場〉歷史建築,由當地自耕農文麗大姐(右)講述其保存以及修繕過程。
上圖:南藝大建築所城實組師生參與台東〈鹿野區役場〉周邊的假日市集
市集當天輝哥自製要販賣的長棍麵包
翻開台東地圖,其呈現的是南北狹長的地幅,我們在這三天的移動過程裡,深刻感受到點與點之間距離的遙遠;卻又發現,在這發散式的地理環境中,無論是對於老建築的修繕管理、農家間的彼此陪伴,這裡的人們異常團結。「食」是人類得以繼續生活下去的動力來源,從飲食可以連結許多與自身相關的課題,且能從這個面向重新建立起人與土地的良善關係,希冀從我們的台東經驗裡,啟發你我對於土地、飲食的關懷與實踐。
上圖:南藝大建築所城實組師生與當地自耕農輝哥交流農業、土地觀
參觀由輝哥起造的柴燒白窯並瞭解其運作原理與內部構造
蔡采綾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1|秀明自然農法:於1935年由岡田茂吉所提出,他在日本東北地區發生大寒害之後,為了救濟農家,自己拿起鋤頭開墾,在東京的上野毛(現為東京都市田谷區)栽培作物。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為目標,自家採種、不使用農藥、肥料,除了利用枯草、落葉製作的草葉堆肥之外,不加入其他不屬於大自然的物質,讓土壤發揮原本的力量。是 利用自然生態系循環的原理,兼顧農產品收穫、環境保護的農法。(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灣農業故事館網站)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