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雜誌 你看了嗎 ?
不只是材質創作與設計系7位同學的課堂作業
文、圖/施友傑 2017-07-15
《戳》記錄了台南六甲的各種日常,從在地的趣事、景點照片,到生活在其中的六甲藝術家和南藝大編輯群的隨筆內容。她,源自於一堂課的作業,如今卻是一手可讀的雜誌書,這中間的過程,彷彿是一場藝術創作的冒險計畫‧‧‧‧‧‧
《戳》,是由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廖奕如、李薇、黃冠雯、林倍妤、許良謙、陳伯函與王詩婷七位大四學生所共同編印的雜誌。這整本雜誌從編輯、企畫、攝影到美編,甚至後來決定出版及印刷,都是7位同學相聚討論、親手規劃和實際執行。
《戳》雜誌設計了閱讀雙封面,一面是臺南六甲地幅,一面是 〝Lak Kah〞嘴型。
從課堂走入生活
這,原先只是他們一堂課的作業,課程老師希望學生們能實際做出一本雜誌來當作期末成果。課堂上以一本書《尋百工》(註1)為方向,希望學生們去找尋有關學校附近相關的工藝設計等元素。兩位負責編輯的同學,廖奕如與李薇,在與他們訪談的過程中提到,團隊在研擬企畫的初期,曾討論到若只是以《尋百工》為方向去思考和執行的話,其實無法跳脫出其框架,只是成為另一本《尋百工》而已。於是,他們開始思考,究竟有什麼題材是和自己所在區域息息相關的?在這過程中,他們也參考了許多不同雜誌的企畫方向與排版設計。很快的,他們決定以南藝大學生經常活動的六甲地區為主題重新發想。
成為南藝師生的好鄰居〝Lak Kah〞(六甲台語發音)
駐在南藝大師生的我們,經常會需要去其他地區補充物資,尤其六甲市集最靠近學校,因此對於六甲我們一點都不陌生。六甲也一直以來都是南藝學生們重要的活動地點,不論是飲食、購物、逛夜市,甚至還是唯一能打工的“重鎮”,有許多求學階段的回憶,都與此地息息相關。
然而,就如同《戳》及其團隊所企圖傳達的,我們是不是其實一點都不認識六甲?似乎與六甲的關係只建立在貨幣交易上而已,如同發刊詞上所寫,『對於六甲人瞭解多少呢?六甲人的三餐吃什麼?生活日常是怎麼樣?』。《戳》希望能夠打開我們對於六甲的好奇心,而不是只在單純的消費行為上,希望作為南藝大師生成員的彼此,能夠關注六甲正在發生或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戳》雜誌團隊之廖奕如(右)與李薇(左)接受筆者訪談,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102級學生。
以「戳」的形式來深入
《戳》雜誌之所以取名為戳,是因為他們認為,「戳」其實是比「撫摸」更深刻,卻也比「刺」更加溫柔的一種動作。「戳」也表現出了這本雜誌的目的,他們希望能夠以更深入的方式去探索在地,在過程中也非僅單一或深刻的去討論某種議題。他們以這樣的方式、透由他們的好奇心,給予讀者從沒注意過的六甲。因為這樣的原因,《戳》中的內容其實都相當地生活化,例如六甲有名的豆菜麵與越南小吃,還有一些奇聞軼事。另外也訪談了生活在地的藝術家,以及邀請當地的居民,共同進行攝影計畫,透由居民的視野來呈現我們不知道的六甲。
除了幾位同學自己對於六甲的情感之外,在編輯雜誌的田調、詢問、訪談的過程中,團隊也開始更深入了六甲,逐漸陷入其中而有所感受,也對該地方產生特定的情感。『戳,比摸還要深刻,但還不至於刺穿。』
回應承諾的創刊號
源自於這項課堂作業,他們開始和六甲居民有了更多的交流,跳脫了貨幣交易的他們,和居民之間開始多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於是,受訪者與居民對於雜誌的期待,使得他們決定不再只是單純地為了課堂作業製作雜誌;正是因為這份期待,他們才希望將此《戳》真正的發行回饋居民。總編輯廖奕如說,「在訪談時對方都會問說『什麼時候會出刊?他們也很想要一本。』也因為對於他們的承諾,所以願意把《戳》作出來。」
出版一本刊物,原本就有許多需要處理的環節,儘管材創系的同學們基於過往學習策展時製作導覽專刊或系刊多少有些經驗,然而7個人就要完成所有的部分著實遇到不少困難。執行編輯李薇提到雖然有根據工作內容進行分組,不過因為《戳》團隊人數少,且大家都有本身其他的課業或外務,所以其實大家都不計較組別地協助彼此的工作事務。而在經費上,本來只是一堂課的作業,沒有想到後來決定印刷出版,因此並沒有事先規劃相當的預算,而短缺的費用便需要由他們自己籌募。他們透過市集販賣自己的藝術作品,以及採行「預購行動」進款的方式,以此籌得他們需要的費用,其中費心設計了特殊的試讀本,希望可以引起大家的索取來獲得預購支持,另還獲得六甲商號及個人贊助。從原先預計4月初要出刊,但為了回應這些大眾的期望,進行了許多品質上的要求與調整,其中也遇到送印上的問題,但他們仍堅持要完成這份對於大家的承諾。
在籌備《戳》雜誌期間,團隊特別設計的試讀本,盛著大家發刊的心願。
讀者手上別具一格的《戳》雜誌包裝,都是編輯團隊一道道工序親手完成。
《戳》雜誌 你看了嗎?
最初翻閱時,儘管內容或文字仍有些許青澀之處,不過內心卻是滿滿的感動,就作為一位在南藝讀書有段時間的學生之一,六甲是經常會活動的地區,因此裡頭有許多內容是那麼的有印象。在自己這麼多年求學的時光,鮮少看見校內有類似的刊物,似乎我們都只把自己關在山上,很少在意周圍的環境,而這本學生實驗性質的雜誌,給予了一個新的視野。
《戳》雜誌,除了七位極其用心的編輯同學之外,也凝聚了許多人的意志而完成,篇中存在許多無法僅憑他們一己之力而成就的故事。編輯們與《戳》就像幫在南藝的我們開了一扇窗,窗外的景色是過路的我們鮮少瞭解的六甲,一個貨幣交易之外的Lak Kah。
施友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戳》雜誌讀者回響請上粉絲專頁:《戳》雜誌 | Facebook
1| 完整書名:祁台穎、林品儀、紀岱昀、廖祿禎,《尋 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臺北:遠流,2010。
其他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