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與再生-消逝地景的採集與創造:地景幹細胞計畫(麻豆)

圖、文/施友傑  2018-01-15

  「遷徙與再生—消逝地景的採集與創造」展覽,目前與麻豆總爺藝文中心舉辦。本展覽是原由於「遷徙與再生—消逝地景的採集與創造」一計畫,計畫主持人為畢業於南藝大、目前在中原大學建築系授課的陳宣誠,並協同地景史學家蘇孟宗主持,同時邀請策展人邱俊達;這個計畫是為了2019年將於麻豆舉行的實驗性大地藝術祭所進行展前展之研究與籌備工作,延續了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6年籌畫由龔卓軍老師主持的「總爺‧429番地計畫」,此計畫主要在整理台灣近百年與糖業相關的文史資料,尤其以麻豆總爺及周邊相關糖廠為研究起點。

  到了今年的計畫裡,以「地景調查」研究為主軸,從糖廠鐵道,以及周圍水圳做出發,由內部性的鐵道、構造、廠房等方面進行了縝密的田野調查,由中心延續到外部地景、逐漸向外擴張,如同展名的副標一樣「地景幹細胞計畫」,從核心概念之中,一層一層的推展出許多不同面貌的調查研究與展示成果。

  本計畫邀請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與創作者共同參與,包含括藝術史學家、植物學家、攝影家、社區藝術家、建築師與景觀建築師等,藉由各領域之間的跨域合作,希望從不同角度重新觀看麻豆。在此研究展覽中,不同於一般的調查研究成果展,將成果單純的呈現,策展人及研究團隊則轉向以「地景」為核心的考察,從該地域中相關的史料、資源為依據,進行資料的爬梳與相關物件的蒐集,並以這些資料與材料作為檔案,來進行多元的藝術創作。使得藝術創作可以明確地結合了地景場域的脈絡。在整個研究與創造的過程中,和在地居民、場域及其發展的脈絡,諸如糖廠、蔗田和居民生活空間、農作物等內容產生連結,進一步地紀錄與積累,將蒐集的資料轉化成文獻檔案,為日後史料研究與藝術創作進行蒐集。

▲展覽主視覺

地景A細胞

  這一次的展覽,延續了龔卓軍副教授與獨立藝文工作者賴依欣與2016策畫的「總爺429番地──可見與不可見的糖業地景」一展的基礎,進一步的開展以麻豆地區為主的糖業鐵道遺址以及嘉南大圳溝渠所進行的田野調查、研究採集與製圖,藉此更深刻地建構出麻豆地區的糖業歷史與人文記憶生活。在主題上,研究團隊挪用了具「修復」機能的「幹細胞」(stem cell)的獨特性,以此構想一系列跨領域、跨地域的「地景幹細胞保存室」,一共分成五個展區,分別闡述地不同作品與重點。

▲A1區說明牌

  A1區為主要的展示區,以木板架出橢圓形的空間並使用手染布串聯。此區域以一份關於麻豆糖廠的事件年表做為出發,再藉由各種「地景」面貌來呈現麻豆地區的地景研究,有植物學家楊宗愈和藝術家胡湘玫的採集成果的「植物地景」、有文字工作者黃薇芬與藝術家張靖驩的對在地居民訪談的「人文地景」、有景觀建築師王文心藉由步行探索的「體感地景」,以及藝術家陳黎恆青與張景宏藉由攝影所拍攝的「城市地景」。作為此展覽重點的一區,在這一展區中,展現了研究團隊的嚴謹、縝密的研究與創作手法,讓觀者能夠從不同的面相中去觀看麻豆之地景面貌。研究團隊有意識的希望引領觀眾進入到這些研究材料之中,透過平面的檔案來建立起觀眾對於麻豆地景的空間思維。

▲本次主要的展區A1區

  A2區則是建築創作家蘇弘,以及交通大學研究所的合作,兩者均透過大量的檔案資訊,在「沒有親臨現場」的狀態下開展出各種實驗性的地景設計;A3區則是延續A1區中,王文心和陳黎恆青的兩人研究成果創作。王文心的《量測地方經驗:身體感知的地圖索引》藉由景觀地圖的描繪,配合自身的身體行走來進行感知經驗的踏訪;陳黎恆青《可見與不可見的地景敘事》,以二戰時遭受美軍轟炸的歷史出發,運用空拍機與Google Earth的技術,帶領觀眾重新形塑這段歷史與空間的記憶,同時讓我們明白研究與創作過程中的樣貌。

▲A2區建築創作家蘇弘的「沒有題目的不設計」

▲A3區王文心「測量地方經驗:身體感知的地圖索引」錄像影片

  A4區、A5區延續了「總爺429番地」的展示基礎並加以演展。在A4區「檔案劇場室」中,和南藝大博士生蕭伊玲合作,藉由原先對於麻豆區研究之檔案,並以此為劇場腳本,製作了一部錄像短片。蕭伊玲以一名日本女性─西田系子及其配偶蔡柿作為發想,透由影像以及聲音,引導觀眾重新回到當時的時空脈絡之下,感受麻豆糖廠當時遭受轟炸的情境。A5區的「實驗花園」則承襲了原先「總爺429番地」的糖業檔案室,將這些檔案看作為被遺落的種子,研究者們的調查則像是不停地鬆動沃土。挖掘、灌溉,使其萌芽,再透由大眾的參與、觀看,如同豎起圍籬般,讓這些看似無生命的檔案,得以藉此重新與當前的歷史社會脈絡重新有所連結。

▲A4區展場一隅

▲A5區「實驗花園」

  這次的展覽,除了使用之前的研究基礎,也持續進行許多田野採集與田野調查資料,來加強對於麻豆糖廠與地景歷史的厚度。在整個展覽當中,展覽團隊積極地在展示田調研究的成果資料,在觀看展覽時,發現此展有別於部分的成果展,僅單純的呈現、或展示既有的成果,觀眾只是單方面的欣賞研究成果。但在這個展覽中,策展人運用各種領域的研究與藝術創作,將蒐集而來的材料,進一步的延伸;同時,有意識地去揭露研究、創作,或是田調過程中的經歷。觀眾所接受的不只是成果,而是展覽團隊一步步建構的視野,希冀帶領觀者回望麻豆區所擁有的歷史地景景觀,讓觀眾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居民,能夠產生更緊密的聯繫,並深刻的省思自己與該環境的關係。

 

施友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公開徵稿】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大崎通訊電子報〉於每月15日發刊,歡迎本校師生踴躍投稿!編輯室信箱:em1122@tnnua.edu.tw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