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長出來的房子─傳統匠師(土水泥作類)人才培育計畫工作坊
文/嚴立容 圖/邵慶旺 2018-05-15
為避免臺灣土水泥作之無形文化資產失傳,延續其傳統技法及培訓新一代匠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一場為期七天的工作坊,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邵慶旺老師帶領其學生承辦,傳授施作技術與實務。這場結合理論知識基礎以及實務操作的課程,吸引來自全台各地的土水匠師學員,其中不乏入行數十年經驗老到的師傅,也有很多新興初投入此領域的青年。當老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學員間也彼此交流不同做法與經驗,切磋成長,三月間每個周末的密集訓練,無論是對學員或是協助的工作人員都是相當充實的課程。
臺灣位處地震頻繁的板塊交界處,1950年代大地震頻繁,故厚重磚牆造屋逐漸被較輕量的木褶壁、編竹夾泥牆取代,蔚為風潮。過去運輸不便,沒有如今網購隔天到貨的快速,營造經常就地取材:土埆磚從地取土、安平沿海附近含有蚵殼的灰泥,一切緊扣著土地,但隨著交通發展,材料慢慢脫離地域限制,是好是壞?各有不同見解。當時的人力來自於人與人溫暖緊密的農業社會,人們趁農暇工作之餘互助合作,傳統建築所散發的那份溫潤感正是來自於此吧。
土水匠師們總是在大太陽底下搬重物曬得黝黑,容易給人做事大喇喇不在意細節的刻板印象,經歷這段時間與學員的相處,發現匠師中不乏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即使水平儀顯示水平,仍會搖搖頭糾結那偏斜的毫釐之差,想想也對,若匠師們對此沒有更嚴謹的要求,便無法蓋出安全方正的房子。近代以前沒有所謂的紀錄、沒有科學方法檢測,人類文明的記憶依附在匠師們身上代代流傳下來。
▲木摺壁下苧麻釘定
▲灰泥牆面塗施作
▲土埆製作
▲直角處磚塊堆砌
灰泥施作是工作坊的重點課程,基本上就是建立在石灰循環的工法,材料簡單無毒,對比現今因應發展過度而生的環保趨勢,有些古人的科技其實甚至是走在我們之前。養灰從調漿配比至拌合浸置,看現場匠師們如何滔滔不絕的述說自己流派的技巧,多少經驗正在此刻交會,工作坊最後在大家盡興中完美落幕,期待經過這次的培訓課程,撥動文化技藝傳承上的正向漣漪。
嚴立容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