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幽默者─《晚近干擾物》連苡安個展
圖、文/施友傑 2018-05-15
目前就讀南藝大造型所的連苡安,於木木藝術(MUMU Gallery)舉辦久違的個展:《晚近干擾物》。這一次的展覽,藝術家連苡安展出了她一貫以來創作的平面繪畫作品,她擅長描繪生活中的場景與物件,透過細膩的筆觸來表達對於一個物件的觀察與書寫。
▲〈麥田圈〉絹布、水性顏料,2018
若我們仔細觀察畫面中的這些物件,不難看出這些物件相當日常,在生活中常見、甚至隨手可得,透過藝術家表現後卻表現出一種不協調感,以及一種微妙的差異感,這樣的觀看經驗,正是藝術家意圖想呈現給觀眾的感受。連苡安覺得,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或東西其實有許多不協調的地方,只是我們都覺得那很正常,於是從未多放心思去留意這些不協調之處,而藝術家將這些細微的狀態記錄了下來,表現出她對於日常生活的批判角度。
▲〈黑色的汗〉,絹布、水性顏料,2018
在看她的作品時,總會覺得有一種童趣、討喜的感覺,不只是畫面的處理方式,或是藝術家所使用的媒材:絹布與水性顏料。很有趣的是,苡安是特別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包裝她的作品,訪談時她曾提到,「用批判這個詞其實有一點太絕對,有一種不贊成對方的感覺,但其實我並沒有反對的意思,我只是想揭露在生活中看見的不合理,給予一種結構性的幽默感。某方面我故意使用比較討喜的方式來進行創作,因為我不是真的要對什麼進行批判,我只是想揭露這中間的有趣之處。」
▲〈調色〉,絹布、水色顏料
這樣的幽默感正如同展名《晚近干擾物》的概念,如同考古挖掘過程中發現研究目標之外的物件:寶特瓶、塑膠袋等毫無相關的東西。本來是不需留意或沒討論的必要性,但連苡安藉由她敏銳的觀察力將這些充滿幽默的結構記錄了下來。「我過去的作品常常會讓觀者想要進一步探究其背後的故事,或是讓觀眾有自行衍生的空間,但其實那會失去原先作品想要傳達的概念;這一次我嘗試把敘事性減弱,盡量只保留圖像上的基本訊息與符號。」她希望作品如同干擾物般,阻礙我們直接地去閱讀作品其背後的故事,因為對連苡安來說,重點不是那些故事,而是故事中那些幽默的怪奇狀態,這些時刻正是藝術家的敏銳之處。
▲藝術家說,考古時最容易被挖出的干擾物就是鵪鶉蛋,因此她故意放了鵪鶉蛋在展覽中干擾觀者
藝術家期待的是,觀眾可以去思考這些答案成立的原因,或是對這中間的過程能有所思考,不該只是單純地接受某一個結果、某一個面向,或是只是探究其背後代表的意義,反而是能對這中間的結構脈絡能有更多的瞭解。連苡安以一種幽默的姿態,不停的對生活提問。
▲藝術家自畫像_藝術家自行提供
施友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碩士班
本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