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樂揚南藝」活動報導

文、圖/吳玫玲  2019-04-15

  來自日本的「公益社團法人北之台雅樂會」(以下簡稱北之台雅樂會)受本校學務長施德華之邀,於2019年4月11日抵達本校國樂系演出,這是一場自去年就開始籌備的演出活動,帶來的日本傳統音樂盛宴十分精彩且難得。

  「北之台雅樂會」由日本宮內廳式部職樂部前首席樂長安齋省吾老師指導,與團長井口陽一郎夫婦偕團員共二十二位抵台,攜日本雅樂傳統服飾、樂器、演出道具等大陣仗,如此悉心準備就為將傳統悠揚的雅樂在視覺與聽覺上完整呈現,讓純正雅樂之聲飄揚在優美的南藝。

  雅樂意指「雅正之樂」,中國雅樂源於周公制禮作樂,於歷朝天子祭祀、朝賀、宴會之用,起初唐傳至日本的雅樂為中國宴會時所演奏的「燕樂」。爾後奈良時代自中國及朝鮮等亞洲國家逐漸傳入日本,興盛於平安時代,為「歌」、「舞」、「樂」合一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經流傳融合後演變成為具有日本風格及崇高的社會地位的傳統音樂,於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享有國際盛譽。

▲日本「北之台雅樂會」抵達南藝–參觀圖書館。

  「北之台雅樂會」致力於日本雅樂的宣揚與傳承,推動青少年品格教育及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時常舉辦海內外的演出活動、雅樂工作坊、體驗營、推廣教育等活動,對於雅樂的宣揚不遺餘力。因此對於本場音樂會亦是一如往常地慎重,抵達國樂系合奏廳演出現場隨即細心勘場佈置,並進行嚴謹的彩排。

▲日本「北之台雅樂會」對於舞台佈置相當嚴謹與細心。

▲日本「北之台雅樂會」彩排。

▲陵王面具搶先看(由團長井口陽一郎擔綱演出蘭陵王,攝於後台)。

  本次音樂會安排內容豐富,包含器樂曲三首、舞樂曲兩首與雅樂樂器介紹等三部分。音樂會開場由學務長施德華與音樂學院院長鄭德淵致詞,並特邀音樂系陳俊廷老師擔任節目主持人及現場翻譯。一開場由管絃《雙調音取》拉開序奏,緊連著節奏輕快、旋律柔和與清新風格的管絃樂曲《柳花苑》。隨著《柳花苑》樂聲收尾,接著進行雅樂樂器介紹,依序樂團編制的器樂位置逐一講解演奏的傳統樂器(如下圖)。

▲由雅樂團演出畫面觀察其演出器樂編制。

  打擊樂器:鞨鼓、樂太鼓、錚鼓,演奏位置位於第一排,由左至右依序排列。鞨鼓為雅樂團指揮,樂曲開始與結尾均聽鞨鼓之指令,曲中奏擊變化性及裝飾性的細小節奏,豐富並增加樂曲的律動感;樂太鼓具有沉穩的聲響,在樂曲中擔任穩定、平衡的作用;錚鼓為金屬打擊樂器,類似中國小鑼的聲響。彈撥樂器:樂琵琶、樂箏,演奏位置位於第二排,由左至右依序排列。樂琵琶與樂箏為唐傳時的形制,就琵琶而言較現代國樂所使用的琵琶大上許多(如下圖)。

▲樂琵琶,為唐傳琵琶。

  吹管樂器:鳳笙、篳篥、龍笛,樂團第三排之後均為管樂聲部,演奏樂曲的旋律聲部。鳳笙由竹管組成,吹奏簧片共鳴發聲,演奏旋律及和聲;篳篥因音量較大,擔任主旋律吹奏,為雙簧樂器;龍笛吹奏音域較廣,擔任裝飾奏主旋律。吹管樂器的共通點為竹製樂器,因此聲響上更顯和諧與融合。

  第三首管絃樂曲《陵王》描繪中國北齊(550~577年)蘭陵王帶上肅穆面具與士兵迎戰殺敵獲得勝利的故事。樂曲為4/4拍,大鼓在每四小節第一拍正拍給重擊鼓聲與第四小節第三拍給輕擊鼓聲,有如軍隊規律的行進聲,曲風肅穆莊嚴。

  緊接著進入音樂會的高潮,舞樂曲《甘州》與《陵王》。樂團樂師移至舞台後方,主舞台區為舞者之舞區。舞樂《甘州》為中國甘州的民族舞樂。本曲由四位舞者著紅色傳統服飾,頭帶鳳凰形狀冠帽,依序出場,行走路徑為方格步,步伐沉穩緩慢的靜舞。

▲舞樂《甘州》,由四位舞者穿著襲束裝(武官裝扮)演出。

▲舞樂《甘州》演出照。

  舞樂《陵王》是相當著名的雅樂曲,同為左方(中國舞系)的走舞,由一人獨舞,有別於常見四人舞者之舞樂。樂曲描繪北齊蘭陵王長恭,樣貌俊美,為增顯戰場威武風範,便戴起肅穆的面具領兵殺敵,贏得最終勝戰。

▲舞樂《陵王》,由團長井口陽一郎飾演蘭陵王。

  「北之台雅樂會」團員在音樂會結束稍作整裝收拾,隨後由學務長施德華的帶領下,參觀國樂系館編鐘教室、甘美朗教室等,無不對其樂器充滿新鮮與興奮感躍躍欲試,紛紛拿起樂器專屬棒槌「試奏」起來,相當有趣!

▲日本「北之台雅樂會」參觀編鐘教室。

▲日本「北之台雅樂會」參觀甘美朗教室。

  此次「北之台雅樂會」受邀來台,除在南藝演出之外,在4月13、14日於台北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展開售票演出。本場演出與台北內容相同,為南藝的師生們帶來豐厚的福利,享受這場近千年歷史的音樂饗宴,在精采的舞樂《陵王》充滿震撼的畫面所帶來內心的衝擊,乘載著歷史的聲響不斷縈繞在心中。

 

吳玫玲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班

 

  本期報導

 

   [各期回顧]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