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只能存在於書面資料嗎?社區居民對於文化的冷感

 文/黃琬尹圖/黃琬尹2019年6月15日

  幾年前,因課程關係曾田野調查過善化小新營內的聚落文史,意外發現坐落在庄內的老房子 - 「協成商店」。

▲1928年建立,系李氏家族於日治時期建設而成。該建物早期曾經營中藥房、理髮廳、撞球間等商業使用,現為空間呈閒置狀態。

  據屋主所言,協成商店為庄內在日治時期少數的樓房。該棟建物為單進面寬兩間之一樓建築,仿洋樓式的建築立面,系以磚造為主並以水泥塑形及洗石子作為面材,東西兩側外牆為水泥材質雨淋板,且騎樓有圓拱門廊店門為木作構造,其門板上方繪有幾幅花鳥圖畫;而內部結構建有閣樓,樓板以木椼構築。此種混雜和洋式建築與閩粵建築風格的街屋建築,在庄內確實少見,協成商店堪為小新營聚落內的重要商業空間,是庄內頗有特色之歷史建築。

▲建築外部立面

▲門板上的花鳥圖

▲內部夾層空間

  去年在申請計畫整理空間的場勘過程中,不少居民對歷史建築文化無感,言語中說著修了要幹嘛是誰要住,那個屋頂都塌掉了沒有用了.....等,甚至在今年庄內百年毛家古厝無預警地拆除夷為平地,透露出對在地文化的忽視,現在大部分的老屋產權還是多人共有,提計畫需要全部地主同意才能進一步執行,後來提案未過而另一個提案所需條件是十年不能買賣與拆建,持分最多的地主無法同意這樣的條件,此提案也無法再進行還蠻可惜的。

  一直以來歷史建築修復與保存不容易,很多人對房子成為古蹟,歷史建築產生畏懼、文資資訊不流通等因素,有些人總說保存誰來維護?是阿,可如果產權擁有人對文化意識很陌生,也是很難推動與協調可以用何種方案來維持永續,或許該去思考說,我們如何去看待文化本質,如果利益大於文化價值,多年後臺灣會剩下什麼?

  這讓我想起楊翠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流下真情的眼淚,在自己的歷史裡,冷漠轉身離去」。

▲與協成商店緊鄰的矮房

 

黃琬尹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

 

  本期報導

   [ 各期回顧 ] [ 投稿信箱[ 藝推臉書 ]
<大崎通訊電子報>每月15日發刊,歡迎南藝師生踴躍投稿!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