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思膠捲特性 以身體作為紀錄刻度

文、圖/吳宣佑  2020-05-15

  近十年來人們習慣使用手機拍照或是錄影,由於記憶卡儲存空間龐大且無膠捲的時間限制性,人們不多加思考的東拍西拍,長時間無目的、無思考性的錄影也應運而生。膠捲在當代離常民遙遠,對於出生於數位時代的年輕人來說是個陌生、遙遠的媒材。回望8毫米歷史可以知道,早在30年代柯達公司就發展出成本低廉的標準8毫米底片(Standard 8 mm film),主要用於家庭錄影領域。在60年代更出產超8毫米膠片(S8 mm film)。為了讓膠捲去神秘化,並讓更多人體驗拍攝8毫米膠捲的類比訊號紀錄與獨特的時間感,音像紀錄所特別與WIZARDENX LEE studio.的負責人李旻哲合作,開設。

  工作坊總共是分別介紹各種8毫米專用的膠捲攝影機,我們這組選用的是bolex paillard B8SL於1959年出品的機種。該機種屬機械式,特色是具備兩顆鏡頭能拍攝,觀景窗與鏡頭的位置有所落差,通常是觀景窗高於鏡頭。選用的底片感光度(ISO)為100,打開片門手動上片之後,用聽覺判斷內部齒輪是否順利接上底片。隨著每台攝影機的機種不同,快門角度也跟著不一樣,有別於數位相機全自動的便利性。計算快門速度的過程實為數學課,學員們必須以機種每秒格數(幀率、FPS)乘以360度,再除以快門角度才能得到快門速度(shutter speed)。這是有別於以往數位機種的使用,拍攝前必須要對工具透徹瞭解,熟知每道工法才得以決定光圈與對焦距離,頗為一項大工程。本小組拍攝的鏡頭分別為南藝大音像大樓、大崎村聚落與村民、鄉間小路的落日餘暉、拔林車站區間車進站、六甲夜市等等。拍攝的過程當中許多民眾對我們手中機器感到好奇,主動詢問,除了與在地產生互動之外,也透過實踐的過程達到思考拍攝主題的核心意識。

  沖印過程對大家來說相對陌生,很少人能夠完整接觸影像產製的過程。老師帶著大大小小的沖片工具領著學員進入室內進行沖片。所需要的步驟主要有顯影、漂白、清淨、定影、去斑防止液沖洗與水洗等等,步驟長達11項之多。反反覆覆計算時間等候膠捲沖洗的過程正是鍛鍊人們對於影像的堅持,控制所有可操縱的變因,進而達到掌握膠捲的穩定性。

  完成沖片步驟最後一個過程是接片,將膠捲切分為二後,重新以膠帶黏貼接合,使其成為一捲。學員們參與放映活動與座談,分享拍攝心得也聆聽老師們給予的意見、反饋。不少學員表示人生中第一次摸到8毫米膠捲,並透過此次活動更用心思考膠捲作為媒材紀錄的意義與重要性。更延伸討論到五十年後、一百年後的人們觀看這次工作坊的反應與討論為何。這一刻讓人想到30年代的鄧南光與劉吶鷗,他們兩位分別以8毫米膠捲拍下不少家庭影像與出遊紀錄,90年後的我們討論著這些具有歷史意義與文化脈絡的影像,並期許參與工作坊的學員和老師們都能夠持續反思與探討紀錄媒材的意義與內涵。

 

吳宣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