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碰真實的感動,與文化親密連結

文/許珉佑  圖/藝術推廣處  2020-05-15 

  有時不禁好奇,什麼是獲取知識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有,那大概就是:親身經歷,實際體驗吧!

  這學期的樂齡課程裡有一堂課名為:「在地生活與創意」,講述著人們在不同地域的文化發展與居住特色,為了讓學員們更深入體會,這次安排了校外教學,由邱宗成老師帶領樂齡學員前往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禮納里-脫鞋子部落與蜻蜓雅築珠藝工作室,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站來到了位在屏東的原住民文化園區,等待著我們的館內工作人員,身著各自部落傳統服飾,哼唱著他們的自創歌曲,用舞蹈迎接我們的到來,也邀請大家站起來,一同隨著節奏舞動,感受他們的熱情與活力。欣賞完表演,學員們欣賞著候車亭的原住民族圖騰彩繪,並準備搭乘接駁車前往園區內下個地點──排灣族的石板屋。

▲(左)入園合照(右)表演者以舞蹈迎接我們到來

  邱宗成老師向我們介紹房子的特色以及作用,為什麼要在房子上放石頭等緣故和來由,也詢問眾人能不能察覺哪一棟是首領的房子,經過老師解釋,原來首領家前一定會有一塊方便招集族人的空地,作為集會商討事情使用,而且坐落在部落的中央,戰略位置上是能夠被周圍的房屋所包圍保護。進來內部之後,發現屋內空間比想像中來的大且寬敞,可惜平時還會有租借傳統服飾的服務,因為疫情關係暫不開放。大家坐在狹長的房子內,一邊聽著老師訴說這裡的故事,一邊想像著自己居住在石板屋內。就算是現代,不同的人文風情、環境和氣候仍舊影響著我們的建築氛圍,好比在台灣為了因應多雨的生活,便發展出了騎樓;又好比在地狹人稠的都市裡,雖然不能夠獲得太大的坪數,但是卻還是會希望擁有一塊陽台能夠放鬆身心,可看出現代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

▲(左)接駁車被我們包下(右)老師講解房屋特色

  參觀完房屋後,我們來到了一座廣場,坐在廣場的石階上欣賞著表演者的歌舞。每個族群都擁有自己的故事,但在外來文化及世代交替的影響下卻逐漸流失,這也是為什麼政府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再生,因為那便是我們建立起身分認同的重要因素。但單純將文化資產保存是不夠的,我們更要用行動去讓記憶流傳,於是這群人便在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歌曲的節奏,讓人更能夠在接觸的同時,不會感到太過陌生,這就是所謂文化的創新吧。

  午餐過後,我們前往下一個地點──禮納里-脫鞋子部落,這裡是98年莫拉克風災的受災原住民部落,政府協助搭建的永久屋部落,聚集了瑪家鄉瑪家村、霧台鄉好茶村及三地門鄉大社村,涵蓋了魯凱族與排灣組。當時居民們希望夠以自己的力量建築房屋,但是政府礙於政策及安全考量而拒絕,創造力豐富的部落同胞便從建築外觀下手,不管是木雕、圖騰彩繪甚至是象徵地位的圖案,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也讓我實在佩服這群人的傳統工藝技術,可不是我這個小菜鳥能夠觸及的。在欣賞這些建築特色的同時,也別忘了尊重當地居民,可別打擾到別人了!

▲步行走過社區

  說到原住民的工藝之美,怎麼能不提到琉璃珠呢!來到蜻蜓雅築工作室,從踏入庭園那一刻,便能看見彩虹灑落在大地的眼淚,在陽光照射下格外動人,不僅僅是步道,連洗手台、吊燈都以琉璃珠做構成,跳脫了以往飾品的既定印象,而跟生活有了更親密的連結。這一次要來讓學員們體驗做琉璃珠,先選想要的圖案,然後用白色玻璃管製作內核,再將不同顏色的玻璃條以高溫融化,就能像麥芽糖一般附著在表面,最後只要插進沙子裡降溫,手工製作的琉璃珠就完成了。這間工作室的二樓就是咖啡廳,能夠讓體驗結束的學員在此稍作休息,同樣被琉璃製品包圍著,在了解製作過程之後,相信學員們就能用嶄新的眼光去看待這些藝術品了。

▲學員認真學習的模樣

▲琉璃珠製作

  夕陽餘暉下,旅程逐漸來到尾聲,我們能夠從課堂上聽取知識,但唯有觸碰過,實際去了解,我們才能夠對這樣的文化產生情感的連結,並著迷於其中,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努力的續存這些文化資產,讓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夠體會到我們的感動。

 

許珉佑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本期報導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