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亞洲作為紀錄的方法」合製工作坊  看見韓日中台跨國交流

文、圖/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  2017-08-15

「亞洲紀錄片合製計畫」,緣起於一群在大學裡教授紀錄片的老師們,我們來自於日本、韓國、臺灣與中國等地,有的是作研究的學者、有的是影像的工作者,在許許多多正式的影展或非正式的聚會裡,基於紀錄片作為共同的話題,逐漸地形構成一個跨越邊界的社會網絡關係,同時也進一步發起了這樣的一個教育方法及其行動。

在DMZ國際紀錄片影展(註1)與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的支持之下,2016年2月,「亞洲紀錄片合製計畫」,在韓國首爾舉辦了第一次的合製工作坊,來自韓國藝術大學、日本映畫大學、上海同濟大學與臺南藝術大學的四個師生團隊,以《I’m Asian》為題,提出各自的製作構想,並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2016年5月,又假臺灣南藝大辦理第二次的合製工作坊,進行期中報告。

2016年9月,四個師生團隊分別從不同的面向切入,各自完成15-20分鐘的紀錄短片,包括韓國的〈Undercover Paradise〉(觀光現象)、日本的〈Return〉(邊緣生活)、中國的〈The Shadow Player〉(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臺灣的〈Marching for You, Comrade〉(勞動抗爭),最後再整合為一部紀錄長片,於DMZ國際紀錄片影展首映,並同步啟動了第二期的「亞洲紀錄片合製計畫」。

正如這個計畫的初衷,它是一個教育方法及其行動,在這一年的製作過程之中,參與的學生之間,建立起親密的友誼與交情,指導的老師之間,則是永遠有聊不完的影像教育經驗,代表的學校之間,逐步擴展到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對話,支持的影展之間,更是開拓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性,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一直都在不斷地在反思著:為什麼我們需要跨越邊界去關注亞洲?亞洲究竟意味著什麼?亞洲能不能作為一種紀錄片的方法論?

以亞洲作為紀錄的方法

經過2017年4月的專家會議(註2)之後,第二期的「亞洲紀錄片合製計畫」有了些許的不同:我們增加了新的團隊,包括韓國龍仁大學以及雲南藝術學院╱雲南大學;基於教育方法及其行動的理念,我們希望工作坊不只是製作構想的發表或者是製作進度的報告,而更接近於研討、課程與教學的活動;我們也把期程由一年拉長至兩年,希望透過更紮實的田野與研究,提昇影像本身的廣度與深度;同時也更鼓勵跨團隊之間的合作共構。

因此,2017年6月在臺灣南藝大,我們以「跨域/越界的歷史」(Trans-/Cross- History)為題,舉辦第二期「亞洲紀錄片合製計畫」的第一次工作坊。

 

三天兩夜影片馬拉松

為期三天的「以亞洲作為紀錄的方法」合製工作坊於6月27日至29日圓滿完結。是以「跨域/越界的歷史」為題的製作,放映的影片探討了對「歷史」不同的關照與呈現,有林欣怡的實驗錄像〈三島〉,有曾吉賢的關於白色恐怖〈囚‧島〉,有觀察韓國媒體抗議情事的〈Seven Years- Journalism without Journalist〉,也有安岡卓治拍攝核災後續的〈The will:If Only There Were no Nuclear Power Plant〉,李昕拍攝的家族回溯之旅〈My Name, My Family〉而學生的作品也不遑多讓,有關於返身的思考,也有口述歷史的採集,還有社團青春、家庭錄像的故事等等,帶來了豐富多元又別具意涵的討論,更可從中觀察到在不同的教育方法與人生閱歷下,對影片產生不同層次的思考與結構。

不同的國籍同樣的關懷,對話之時自然火花四溢,而外校學生的加入參與,更是增加了對話的深度與趣味,儘管全程英語溝通,仍是不減交流的興致;儘管三天的活動緊湊逼人,仍是不減眾人的投入。這場在臺灣南藝大紀錄所集結的韓國、日本、中國、台灣四國的教授與學生,帶來了形色各異的影片與討論馬拉松,每一場映後座談、每一回用膳聚餐,都十足是跨國的觀點交流、合製的挑戰前提。雖然「以亞洲作為紀錄的方法」合製工作坊劃下了離別的句點,但也承諾了九月份再次聚首韓國。

 

1| DMZ影展是以和平、反戰為訴求的國際紀錄片影展,每年九月在韓國舉辦。
2| 相關報導請見本刊〈大崎通訊電子報〉第6期《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拓展亞洲影像教育之多邊合作》

 

  其他閱讀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
版權所有/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出版單位/藝術推廣處